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及改进措施论文_杨建松

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及改进措施论文_杨建松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水文地质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工程区域内的水文地质不仅是工程区域内岩体的重要组成,还能够反映出工程建设区域内的环境条件。在实际工程中,水文地质环境会对土体工程特性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工程的耐久性与稳定性。但结合实际经验来看,水文地质调查是工程勘察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为了确保工程水文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必须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意义;勘察要点

一、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和意义

在正式的工程建设前都需要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以做好对施工区域内地质情况的勘察分析和研究。具体的勘察项目有:工程建设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工程和水文条件;土层及岩层物理理特性;在工程施工区内,有无特殊地质现象;地址材料对建筑材料的应用等。工作环节为:首先,需要做好对工程施工区地址的勘察,以查验其是否满足既定的工程建设标准。具体项目包括:对工程施工现场内的地质资料和建筑经验进行全面细致的整合;做好对相关地质信息资料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具体的工程施工要求和标准,对其进行评估,如果发现地质条件不达标则需要及时反馈给相关位,由其来进行对工程方案的调整。其次,初步设计勘察,在此环节需要结合相应的地质报告来完成对工程项目的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最后,详细勘察,该环节需要结合施工图设计来完成对相关参数的准确测量勘察。

二、水文地质问题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

2.1地下水动压力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常规状态下,地下水大产生的动水压力相对较小,一般不会形成较大的危害,但在大型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地下水动力平衡会被破坏,而因其产生的动水压力也会随之出现变化,这就会严重危害到岩土工程,从而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液化与管涌等严重问题。

2.2地下水位下降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地下水下降现象对岩土工程的影响非常大,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通常在于采矿过程中的矿床疏干,或大量集中抽取地下水。此外,在上游區域建造水库时,筑坝截流施工活动常常会造成地下水补给不足,从而造成地下水位发生下降现象,严重情况下会导致部分地质灾害或环境问题的出现,最终对工程建筑等造成安全威胁。

2.3潜水位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条件,若工程周边有河流、水库以及湖泊等水体,将会造成工程所在区域地下水位的上升,从而对潜水位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引水渠、工厂废水管道等排水工程,在潜水位持续上涨的过程中,其地基就会受到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岩土的压缩性能,使粘土含水量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工程地基发生变形或沉降现象,造成工程一定上浮,最终对工程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三、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的改进对策

3.1 强化理论知识研究

第一,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需要做好对工程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勘察,而水文地质勘察的关键则在于地下水研究。所以,作为勘察人员必须做好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关于地下岩层水理方面的内容,这对于地下水研究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下岩层水理指的是地下岩层和水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特征。此外还需要充分掌握地下岩层物理特性方面知识的学习,并将其与地下岩层水理进行结合,以实现对施工区域内水文地质的全面评估。第二,制定合理科学的地下水勘察体系。作为勘察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勘察要求来进行相关勘察工作,对地下水勘察标准进行统一,制定明确的勘察目标。同时还需要做好对地下水勘察风险评估工作,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方案,以为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勘察数据支持。第三,专业人才对工程地质勘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下工程地质勘察企业需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勘察人才,做好对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使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样才能够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保证地下水和潜水位在合理范畴

地下水位所出现的波动,比如水位下降和提高多数都是因为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所以在具体工作中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做好对排水管道、水污染等方面的建设管理工作。安排专门人员来做好对地下渗透状况的检测,以便于及时掌握和处理异常情况。作为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必须及时对水文地质检测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科学的处置,比如对于地下水位降低问题,需要迅速找出具体原因,如果是人为因素影响,需要将其上报给相关部门由其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并要求其恢复原水位。

3.3加强对水理性质的研究工作

岩土水理性质与地质勘察工作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水理性质会直接影响与其相接触的围岩性质,所以相关地质勘察人员必须重视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做好对相关水理性质数据的深入分析,准确掌握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从而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充分保证地质勘察结果的准确有效。

3.4 致力于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优化和完善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与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以及勘察结果的准确性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地质勘察单位必须重视对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优化和完善,以促进勘察结果准确度和地质勘察效率的提高。同时还需要在进行勘察技术方案的制定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充分保证勘察技术方案的合理科学。我国的水文地质勘察技术虽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其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因此当下可以考虑结合自身状况,引进一些先进的水文地质勘察技术,以促进自身地质勘察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此外,在工程地质勘察行业内部也应该积极开展一些技术交流活动,以实现技术的交流共享,从而促进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加快。

3.5 强化对当地水文地质的评价工作

在以往的工程勘察中,并没有进行对基础设计和地下水文地质危害方面的考虑和勘察,因此在具体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出现因为水文地质危害而导致的建筑质量问题或者工程质量问题。此外,在部分地区由于位于山区或者降雨比较多的地区,所以易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情况,这也会影响工程的建设和质量。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必须做好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具体可以从下述几方面入手:(1)强化地下水关于岩土和建筑等方面的影响勘察,并评估其所可能产生的危害,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理措施;(2)根据具体的工程地基基础要求来开展水文地质勘察以及资料收集分析工作;(3)对地下水的具体状态和发展规律进行勘察,以便于预测地下水在今后的水位、水压等的变化,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4)结合具体的地下水文地质危害来确定其需要进行重点评估的问题,比如地下水位和水质对于工程基础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地下水对于钢筋混凝土的腐蚀等,以便于更好开展相关工程设计以及施工;(5)充分发挥施工勘察的现实指导作用,利用施工勘察结果反馈验证前期勘察设計的成效,同时总结评价本地区类似勘察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水文地质问题,利用施工勘察成功解决的先进案例,为本地区其它后续勘察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水文地质问题提供技术案例指导。在具体水文地质评价时,需要做好地下水对于岩土结构所带来的影响,比如软化、膨胀、侵蚀等。同时,如果工程基础地质中存在不良地质区域,比如沙质土、粘性土等,则需要考虑地震等所带来的流砂等问题,只有充分考虑各个方面所潜在的水文地质危害影响,才可以确保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科学,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工程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较为突出,会对具体工程质量和安全造成极大影响。而分析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成因,与人为因素具有较大关联,因此,要求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水文地质对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在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开发与应用时,应合理控制地下水资源使用量,避免由于地下水抽取过量,对地下水环境和地质结构造成影响。在后续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也应注重对水文地质问题影响因素的分析,严控施工行为,保障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增强整体工程的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峰.岩土工程勘察中关于水文地质问题的相关研究[J].城市地理,2014(16):39-40.

[2]聂书斌,张立伟,纪迎超,等.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44-45.

论文作者:杨建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  ;  ;  ;  ;  ;  ;  ;  

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及改进措施论文_杨建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