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不足点分析及解决措施论文_王浩

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不足点分析及解决措施论文_王浩

(杭州西湖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3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电力行业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就我国当下的水电站发展而言,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电气自动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度的开发,从而保障了水电站的发展质量与实施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由于水电站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综合性需求较高,不仅仅需要对自身的发动机组合做好监控工作,同时需要进行操作流程的把关,避免操作失误而导致的发动机受损,在进行信号的传输时提前做好警报信号的拟定。电气自动化程度需要实现在无人监督、管理与控制时,保障机械按照所编写的程序运行。因此,对于水电站的安全问题,电气自动化程度是保障其重要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对水电站现代化程度的判定。本文将分析我国当下水电站的电气自动化程度,并分析出哪些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分析;解决措施

【引言】随着我国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水电站的自动化程度要求变得越加严格,因此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对其的开发,直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对于当下的电力技术发展状况来分析,当下水电站的现代化水平电气自动化是重要的衡量依据标准。从电源结构模式来看,我国主要使用的是水电、火电等能源,但是这种能源的使用对于当下的社会发展状况是极为不利的,因袭为了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水电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是极为迫切的。因此对于水电站的电气自动化程度也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需要加强对电气自动化的开发与研究,确保其稳定安全性。就我国当下的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发展状况来看,其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需要加强对电气自动化的开发与研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解决,保障水电站的稳定运行。

一、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意义与不足点的分析

1.1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意义

水电站作为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综合性工作设备,需要保障多种电气设备的正产运行,为其提供运行基础。当下水电站的电气设备主要是由以下几种组成:励磁系统、高压开关柜、一次拉直流系统、保护屏与真空断路器。由于我国对于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也使得水电站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增,水电站的电气设备不断增加,这与以往相比,水电站的自动化程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进而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对水电站的实时监控,保障了水电站的正常运转。水电站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的引入使内部设备更加稳定,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转,进一步对水电站的工作效率做出了保障,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保障水电站正常运转提高经济效益,以此电气自动化对水电站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2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存在的缺陷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水电站建设也变得更加完善,其中所使用的多种技术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技术发展较晚,因此在水电站的电气自动化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我国当下的水电站,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电气自动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我国目前许多的水电站已经采用了电气自动化运行方式,但是由于技术与操作问题,导致了实际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我国大型水电站的投资量较高,因此其自动化程度要远高于一些中小型水电站,在管理方面,基本可以实现在无人看管的条件下,进行设备的运转,同时在值班时,只需要投入较少的人员对其进行看守,有效保障设备的预转。但是在中小型水电中,所投入的资金、人力等方面远低于大型水电站,因此为了保障水电站效益而降低了对其的管理工作,导致了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漏洞。除此之外,在进行一些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起电气自动化的管理效用,导致在建设完成之后,电气自动化与设施之间不能形成对接,这也是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不利于整体设备的正常工作。

1.2.2电气自动化水平不高

随着电力行业的大力发展,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使用,虽然基本保障了水电站实现了电气自动化,但是仍存在电气自动化水平不高的问题。许多水电站虽然引入了电气自动化,但是在进行某些具体操作时仍然需要人工控制。除此之外,由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严重阻碍了设备的稳定运转,从而降低了整个水电站的生产效率。

二、提高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的解决措施

2.1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

通过对我国当下水电站电气自动化的运行状况分析,设备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与操作能力较差导致的。因此,加强对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也变得更为迫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1)鼓励各个管理人员岗位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互帮互助,相互学习;(2)对新进员工及时进行岗前培训工作,新员工需要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流程尽快掌握,同时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进行工作;(3)实行轮流换班制度,使各个岗位的人员都可以对设备做到充分的了解,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2.2构建完善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体系

计算机系统实现了对水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完全控制,因此需要明确监控对象,保障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与信息传递性,同时需要进行配套系统的建设工作,降低计算机对其的控制力度,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有针对性的进行数据记录与分析,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同时一旦发现问题,操作人员及时进行排障工作,保障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水电站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电气自动化的稳定性、安全性建设,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加有效的保障水电站的安全运转,在推动我国水电站发展的同时,为电气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谈洋洋.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不足点分析及解决措施[J].科技风,2020(07):190.

[2]谈洋洋.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不足点分析及解决措施[J].科技风,2020(07):190.

[3]谢菲菲.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不足点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9(24):205-206.

[4]周检保,胡松军.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不足点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9(16):191-192.

论文作者:王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不足点分析及解决措施论文_王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