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老人社会保障问题与探索论文

农村空巢老人社会保障问题与探索论文

农村空巢老人社会保障问题与探索

李贞怡,徐思倩,石家磊

(成都理工大学 法学院公管管理系,四川 成都 610059)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得到一定发展。然而,传统大家族聚居观念逐渐改变成为以小家庭模式为主。农村劳动力流动快,人口逐渐步入老龄化,农村大量老人留下。如今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存在差异,乡村空巢老人作为社会弱势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各方各界关注和重视,解决乡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成为提高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社会保障;农村空巢老人;老龄化趋势

1 农村空巢老人存在问题

1.1 农村空巢老人现状

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老年人数量不断扩大,比例不断增加。当下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由东部地区带动西部地区,由沿海带动内陆,由大城市带动小城市、农村。根据这个经济状况,我国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小城市转移到大城市,由西部转移到东部,由内陆转移到了沿海地区,整个城市化过程相当迅速。经济在发展,城市在扩建,法律上对于前往大城市、大地方的劳动力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强。然而,前方“建设”搞起来了,后方的“基础”却未得到相应的稳固。在各项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信息相对落后的小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有大量与子女离开自己后独自居住的空巢老人家庭存在。加上当下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寿命延长,老年人口不断扩大。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状况来看,全国空巢老人占比已达32.64%,而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比达到了30.77%。研究表明,中国老龄化水平到2020 年将达到17. 8%,到2025 年将达到21%。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1]

1.2 农村空巢老人经济状况

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收入为三部分:一是自己土地上耕种的收入;二是子女定期给付的赡养费;三是政府发放的养老金。据研究表明,参加养老保险和参加医疗保险与农村老人总劳动参与、农业劳动参与显著正相关;养老金水平与农村老人总劳动参与、农业劳动参与显著负相关。由此说明,养老金低,子女赡养费少的农村空巢老人主要部分的收入是自己耕种,或者是土地流转获得。而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的支出主要为两部分:一是吃药看病;二是日常生活消费支出。但他们大多崇尚节俭,所以日常生活消费并不会很多。不生病也就将就能过,但是一旦生大病,他们并不能从医疗保障中获得很多。而且大多数都存在对于医疗保障的不了解。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他们生活需求不高,但他们的生活缺乏物质保障。

1.3 农村空巢老人心理状况

多数空巢老人生活简单,精神生活空虚,心理脆弱,由于长期缺乏心理慰藉,易造成心理疾病[2]。而子女不在自己身边,平时生活圈子小,更需要子女对自己更加关注。这种现象在农村空巢老人身上也尤其明显。如果伴侣尚在,互相还可以相互照应,但如果一方伴侣丧失,更容易造成精神的孤独。

2 导致农村空巢老人的因素

2.1 传统家庭伦理淡化,家庭养老模式功能减弱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以“农村居家养老”为主。由于长期在农村生活和居住,对于故土的依赖,几十年的生活圈都在农村周围,同时对于城市新生活的不适应等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绝大部分过惯农村生活的老年人更愿意在农村居住。再加上传统家庭伦理淡化,传统养儿防老方式有所转变。而城乡二元因素导致城乡差距,大部分青壮年都选择在城市工作和居住,导致了子女与老人生活的分离[3]

2.2 社会保障水平低,范围不足

农村的社会保障主要是以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为主的,对于其他保障涉及不多。而当下的养老是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在社会保障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家庭养老对其进行补充。而农村经济条件差,对于家庭养老补充社会养老的部分并不够完备。加上农村青壮力大量外流,这就更使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缺乏保障。

从计划生育实行起,传统家庭结构有所改变,人口年龄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而当下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人口寿命延长,从而导致了老年人口逐渐变多而青壮年劳动力增加缓慢。

2.3 计划生育政策导致老龄化趋势加速

这件事情翠姨是晓得的,而今天又见了我的哥哥,她不能不想哥哥大概是那样看她的。她自觉地觉得自己的命运不会好的。现在翠姨自己已经订了婚,是一个人的未婚妻;二则她是出了嫁的寡妇的女儿,她自己一天把这个背了不知有多少遍,她记得清清楚楚。

Assuming that the transconductance of NMOS and PMOS is equal, the input noise power of the integral phase is:

强调句不言而喻自然是起强调作用的句子,一方面,可用于表达情感和意愿,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句型之一,通过认知视角研究强调句构式“do/does/did+v.”,有助于了解本族语者如何通过该构式表达认知;另一方面,构式是通过习得获取的,构式搭配是语言产生、语言理解、语言学习的重要方面。从构式搭配视角研究该构式,有助于学习者掌握好该构式的正确用法,掌握好目的语中该构式的搭配习惯,理解它们的语义内涵、文化内涵;同时也旨在为中国外语学习者写作或搭配知识习得提供建议,帮助学习者有效提高灵活使用英语的能力。

3 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的对策

3.1 鼓励组织志愿者,定期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探望,加强对老人的社会关怀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简单,每家住户或远或近。志愿者可以定期组织探望,组织安排文娱活动,丰富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防止心理疾病。甚至政府可以组织建设乡村公共文娱场地,提供活动场所。

3.2 乡政府培养乡村医生,设立乡村医生服务点

建立以村队为组的“医疗+养老”服务工作站,定期免费为农村老人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进行体检,检查身体状况。一来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防止其有病不敢看的情况,确保身体健康。二来减轻乡镇医院乃至大医院的服务压力。

3.3 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居家养老

一是乡政府鼓励培养村官,由村官带头振兴乡村。提高农村整体经济水平,吸引一部分外出务工青壮力回村建设,带动当地产业同时关注家中老人,减少农村空巢老人数量。二是政府应出台人才计划,鼓励优秀青壮年回本地以及农村建设,降低农村老龄人口比例,同时保证老有所养,提升养老质量,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

【参考文献】

[1] 王晓凤,龙蔚.社会保障二元性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24(12):134-135

[2] 刘欢.社会保障与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J] .劳动经济研究 ,2017,5(02):97-112

[3] 姚宝丽.谈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N]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9(3):46-48

[中图分类号] C912.8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09-0239-01

标签:;  ;  ;  ;  

农村空巢老人社会保障问题与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