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论文_冯喜华,易玲,王存成,邱荣元,余飞跃

岳阳市二医院消化内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探析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本院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90例,利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90例,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7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77.78%、25.56%;观察组止血时间、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可以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获得更佳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生长抑素;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我市为血吸虫疫区,血吸虫性肝硬化比例相对偏高。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处于末期的肝硬化会因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肝源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而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存在较高的死亡率[1]。临床对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须进行有效的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具体分析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1.资料、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之间180例因上消化道出血入住我科,并经腹部影像学(彩超或上腹部CT)、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病史回顾确定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排除上消化道肿瘤、胆道出血等出血性疾病。随机分为2组,90例观察组患者中包括男52例,女38例,年龄平均为(50.2±6.3)岁,42例肝炎后肝硬化,8例酒精性肝硬化,18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6例肝炎后+酒精性肝硬化,6例不明原因肝硬化;90例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54例,女36例,年龄平均为(50.5±6.1)岁,46例肝炎后肝硬化,7例酒精性肝硬化,19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4例肝炎后+酒精性肝硬化,4例不明原因肝硬化;2组间在年龄、性别、基本病情(临床并发症、Child-Pugh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禁食、补液、补充血容量处理,予以抑酸、护肝治疗;有适应症者予以预防感染、输血;同时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观察组选取100μg生长抑素(江苏扬子江药业)实施静脉推注,接着选取400μg生长抑素溶入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者实施维持性静脉滴注,等到患者出血停止后36小时慢慢降低药物使用剂量一直到完全停药。对照组首先选择10U垂体后叶素实施慢速静脉推注,接着以0.2U/min的速度对患者实施持续静脉滴注,持续48-72小时,另外给予适量硝酸甘油服用。两组均持续进行3天的治疗。

1.3疗效评价

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出血停止,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处于正常水平;好转:治疗结束后出血停止,但是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存在轻微异常;无效:治疗结束后出血仍未停止。总有效率以无效以外的患者比例计算。

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和输血量;比较两组心悸胸闷、头晕、恶心呕吐、腹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止血时间和输血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采取t检验;百分比表示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对比采用卡方检验X2,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结果分别为97.78%、77.78%,对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下表。

3.讨论

肝硬化会伴有多种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出血后患者会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呕血、黑便等表现[2]。药物是除内镜干预、手术治疗以外的主要方法。生长抑素属于激素类药物,为多肽类,可以对生长激素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形成良好抑制,使曲张静脉血压力、流量下降,实现内脏血管平滑肌的直接收缩,从而发挥迅速止血效果[3]。同时,生长抑制还可以提升食管括约肌的收缩功能,对胃蛋白酶的分离以及胃酸分离形成抑制,对胃黏膜起到明显保护作用,降低胃蠕动速度,促使消化道括约肌张力提升,因此有助于形成血块,并且可以避免形成后的血块发生脱落[4]。与垂体后叶素比较,生长抑素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可以使肝脏血流减缓,缓解肝动脉压力,特异性减少出血[5]。

本研究观察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选择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78%,较对照组有效率77.78%显著更高;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较对照组发生率25.56%明显更低;同时观察组止血时间、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选择生长抑制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能够更迅速止血,减少治疗不良反应,提升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Zhao Z J.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f octreotide combined with pantoprazole in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2016.

[2]聂军,吴伟民.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33):4656-4658.

[3]Yihan L U. The Study of Application of Esomeprazole Magnesium Enteric-coated and Somatostatin Treatmento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6.

[4]陈新贵,许勋良,段礼兴,等.生长抑素及凝血酶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2):307-310.

[5]祁伯祥,朱磊,商磊,等.生长抑素治疗新生儿术后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11):1065-1068.

论文作者:冯喜华,易玲,王存成,邱荣元,余飞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论文_冯喜华,易玲,王存成,邱荣元,余飞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