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建设生态环境论文_陈广泉

关于市政道路建设生态环境论文_陈广泉

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国土城建和水务局 528100

摘要:笔者通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着重提出了加强市政道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总结出了相关有效的改善措施,以此来不断提高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促使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建设;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对策

0前言

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数量越来越多,有效的推进了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工程项目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破坏,造成大量能源的消耗,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作为现代化的市政工程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对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深入的 探索分析,从而采取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我国市政道路建设逐渐向着生态化方向而发展。为此,本文就以市政道路建设生态环境为重点研究课题,并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1、市政道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施工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可以防止原有坡面排水沟渠受到破坏和避免原土层、岩层出现面蚀、溅蚀、细沟侵蚀等土壤侵蚀的情况发生,同时能够通过及时有效处理施工弃渣、降雨泥沙、弃土等,防止水土的流失。市政道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掌握水土流失规律和原因之后,进行公路建设,才能避免水土流失带来的生态破坏。另一方面,市政道路施工诱发的地质灾害常见于平地、丘陵和山谷之间,在这些地带进行施工,必须通过夷平、填充、削切等手段改变坡面、断面,从而给道路施工提供穿行条件。

2、市政道路施工建设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2.1生态设计理念滞后

就我国当前市政道路工程设计现状来看,其中很多设计人员缺乏一定的绿化生态意识,在对道路路线进行设计时,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并未充分的考虑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终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破坏。其次,部分施工单位虽然在施工之前已经对生态施工进行了认真全面的研究分析,但由于采取的生态施工方法不合理,或是采用了错误的生态管理观念,都将会使得公路生态建设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严重的制约了市政道路建设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植物材料选择盲目

在实际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因为选择植物资源的方式不科学,并未切实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植被等方面的情况,致使植物很难适应与生长环境,大大降低了植物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其次,由于盲目性的选择,使得一些侵略性较强在生长过程中严重怕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极大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

2.3施工管理问题

施工单位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并没有严格遵守相应的道路生态规范标准要求,在、再加之一些施工单位缺少丰富的施工经验,施工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素质的监理人员和环保人才,导致其道路生态环境设计不合理,常常忽视了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偏移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发展理念的初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道路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

3.1科学的规划设计

第一,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工程设计人员在对市政道路工程进行设计时,必须坚持生态环保的基本的原则,尊重生态环境,顺应生态环境的自然变化规律,充分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将市政道路建设与其更融洽的结合在一起,并对周围的建筑物结构、地下水位分布情况进行全面的勘测分析,通过得到的勘查数据来制定出最终完善的施工方案,以此来避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植被的破坏,并且,通过将大量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应用于施工中,加强对道理整体的合理布局,促使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第二,路旁景观设计作为市政道路工程生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与作用。因此,笔者建议在道路用地范围中安全的地带栽种一些绿色植物,以此来提高驾驶过程中的速度感。对于高速公路来说,可以栽种一些带刺的灌木丛,起到一定的围栏保护作用。其次,如果是高陡坡路段,由于其自身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通过在该路段不安全的地带种植遮蔽式树丛,增强防撞性。另外,驾驶员在架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道路两侧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最终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所以,设计人员可以通过采用更多有效的绿化手法来对道路两侧进行修饰设计,阻挡驾驶员的视线,尽可能栽种灌木、宿根花卉这类数量较多的植物。

第三,生态恢复设计。结合道路的特点,并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充分发挥植物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防止灰尘、降低噪音等作用。生态的恢复要选择生长能力较强的植物,并采用工程措施,使得植物生长基质量附于坡面,保证植物生长。另外,生态恢复应该将植被护坡技术和污染防护工程结合起来,保证边坡的稳定和实现植被的快速恢复生长。

3.2施工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首先,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科学施工。市政道路建设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环保专业人员,并进行科学施工,一方面是减少道路的占地和防止植被被破坏,一方面是借鉴国外先进的生态修复经验,采用补充机制,避免或者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道路施工过程中要按月召开工地例会,邀请各代表方参加,听取各方汇报,结合项目负责人是项目进度、质量、环保等的汇报工作,监理人员要定时检查和汇报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确保工程的科学施工和如期竣工。

其次,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减少施工污染。市政道路生态环境的施工污染主要有噪音污染、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首先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必要的环保制度,健全环保机构,配备专职的环保管理人员,将环保责任落实到人;其次是要求各施工单位切实加强施工期环境的保护工作,合理规划施工场地,一是要采用低噪音 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譬如在居民区采用降噪措施,控制噪音污染;二是在水体附近进行施工,要开挖沉淀池,将弃渣排入其中,防止水土污染水体和阻碍泄洪;三是在施工材料运输、装卸、搅拌过程中,要尽量远离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场所,减轻空气污染。

3.3加强环保监理

首先,建立环保组织机构,并同步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每次监理工地会议由环保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下达环保工作指令,并建档约束。

其次是以环境影响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复意见的要求为依据,对所有监理人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第三是在环境监理过程中,利用工程分部、分项路段验收的手段要求施工方在正常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务必完成环保监理工程师下达的环保工作指令。第四是在整个环保监理工作中,各监理单位的环保监理人员要将日常检查情况及时向项目办汇报,并与工程监理互相配合,共同推进生态公路的环保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的生态环境施工对于保护道路周边的生态环境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不仅能够保证道路施工的科学进行,还能够促进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同时,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经济、生态、大气、声音和自然景观等多个方面,为避免公路建设和运营期间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对该区域环境特点进行总结,针对性采取相 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兰天龙.浅议市政道路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治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3,11:292.

[2]赵文嘉.谈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2(25).

[3]曾光,马向宾.浅论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组织[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4]陈健钟,倪利.浅析市政道路建设中的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5).

论文作者:陈广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  ;  ;  ;  ;  ;  ;  ;  

关于市政道路建设生态环境论文_陈广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