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诊治探讨论文_林萍

(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诊治对策,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1024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相关肺炎诱发危险因素及诊治方案。结果VPN的产生与患者疾病基础、意识形态、气管切开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等均是重症医学科 VAP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 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VAP 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 VAP 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诊治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intensive care unit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critical care department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clinical work.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neumonia were analyzed. Result 1024Patient's ag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asic diseases, tracheotomy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VA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actors of age more than 60 years old, tracheotom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was greater than 3 D, the unconscious and with basic diseases etc.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ICU occurrence of VAP (P<0.05). Conclusion the VAP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the medical personnel need to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AP,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words: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ventilator; pneumonia;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 48 h 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是机械通气的严重并发症,也是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多数患者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疗法。近年来,在经济水平逐渐提升的过程中,各行业发展速度也非常明显。就医疗卫生事业来说。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危重、发展变化快,呼吸机的应用比较普遍,能够支持、延续患者的生命,但同时也带来了以 VAP 为主的并发症。对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诊治进行认真的研究,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治疗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对我院1024例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诊治进行探讨, 探讨其相关的肺炎诱发危险因素及诊治方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6年 1 月—2017年 12月重症医学科实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 1 024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573 例 (55.96%),女 451 例 (44.04%);年龄 24~83 岁 , 平 均 (58.6 ± 2.3) 岁 。 1 024 例患者发生 VAP 者为 125 例,VAP 发生率为 12.21%,其中男 74 例,女 51 例,年龄16~92 岁,平均 (60.2 ± 2.6) 岁,机械通气时间2~86 d,平均时间 (17.9±7.4) d。125 例患者全部经鼻气管插管,25 例患者意识深昏迷,48 例患者意识浅昏迷,42 例患者意昏睡或嗜睡,10 例患者意识清醒,合并 2 种基础疾病者 21 例,合并 1 种基础疾病者 69 例,无其他疾病者 35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征求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 按照《内科疾病护理》标准,患者必须意识清晰,能够完成医生所下达的指令,配合医生操作,且满足机械通气指征;并且妊娠哺乳期女性与多发伤患者应排除在外;

②VAP 发病标准:患者在采用呼吸机后的48小时发病,伴随湿性罗音,X 线胸片检查表明肺部发生炎性改变或浸润性阴影,且呼吸道分泌物高增加、白细胞计数变化、体温升增加等。

1.3研究方法

通过呼吸机显示和记录的相关数据,分析人工气道吸取培养支气管分泌物,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在患者使用呼吸机 48 h 后,进行床边胸片检查,对比机械通气前与检查结果,并进行血常规检查与血气分析,详细记录 VAP 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意识状态、基础疾病、留置胃管、气管切开情况、器械通气时间,分析 VAP 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制定诊治方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ˉ±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VAP 发生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VPN的产生与患者疾病基础、意识形态、气管切开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等均是重症医学科 VAP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具有显著性意义。见表 1。

表 1 VAP 发生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例 (%) ]

2.2 VAP 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将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上述自变量,以是否发生 VAP 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2。

表2VAP 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3.治疗方法

(1)免疫治疗;通过对VAP患者进行免疫治疗,以避免全身应用蛋白质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宿主对感染细胞或组织的防御能力。(2)原发病的治疗;VAP患者均存在导致呼吸衰竭的严重原发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3)抗生素治疗;VPN患者病原体中90%均为复合与细菌感染。因此,要重视对VPN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患者一旦存在VPN的可能性,则需立即对患者深部的痰液进行采集并送检,在掌握耐药性监测情况、病原学检查以及药敏结果等基础上展开抗生素治疗。(4)营养支持治疗;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需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如胃肠内营养、胃肠外以及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以对低蛋白血症加以纠正,维持酸碱与水电解质平衡。

3 讨 论

在抢救危重病患者时,机械通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措施。在临床诊断水平与治疗技术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机械通气设备与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促使其应用范围更广泛。

重症医学科患者治疗期间,机械通气设备和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发现,长时间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容易降低患者的抵抗功能,损害患者机体心、呼吸道、肺等组织,导致相关肺炎病毒入侵,对此,调整患者机体内环境平衡性,需加强营养支持,增强γ-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等免疫力。严格执行灭菌消毒管理,管理病房环境卫生,合理控制病室内温度及湿度。其次,预防反流与误吸。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若患者血氧饱和度突降,肺部听诊鸣音明显,存在显呼吸窘迫、咳嗽症状,需进行吸痰处理,合理掌握吸痰时间和压力,防止损伤气道黏膜,同时间断吸引患者口咽内的分泌物,井在引流冲洗前对气囊充气。最后,做好口腔护理。患者治疗期间每天为患者实行口腔护理,根据患者口腔环境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另外,尽可能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另外,在不影响患者病情的前提下,需适当抬高患者头部,30°~40°,避免患者胃液反流误吸,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气道湿化:做好患者气道湿化护理,降低肺部感染率,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严格按照医嘱,合理应用湿化液,针对患者痰液情况,合理调整湿化量,一般情况下,控制湿化器温度在32~34 ℃,保证吸入气温在28~32 ℃,以有效促使支气管纤毛运动持续。呼吸机管理:应定期对呼吸机管道进行严格清洗,清洗药物则选取环氧乙烷或者消佳净灭菌,且予以严格消毒,避免呼吸机管道中的细菌进到气管内,从而有效避免 VAP 的产生;适时清理呼吸机送气螺绞管中产生的冷凝水;尽可能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当 Sp O2、Pa O2、Pa CO2、HR、MAP 等得到有效恢复后,则可拔掉气管。

本研究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0 岁、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3 d、意识昏迷以及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是重症监护室 VAP 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严格规范机械通气中的有关操作,及时规范吸痰操作等相关护理工作,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杨俊明,董云春 . 集束化方案预防外科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 10) :2192.

[2]倪淑红,颜喜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研究进展田.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2(15):2356一2357.

[3]吕沛华,曲淼,王忠东,等.重症医学科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J]. 西部医学,2015,27( 7) : 1116 - 1118.

论文作者:林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8

标签:;  ;  ;  ;  ;  ;  ;  ;  

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诊治探讨论文_林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