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混凝土金刚砂地面一次成型工法论文_权旭伟

大面积混凝土金刚砂地面一次成型工法论文_权旭伟

(中铁十二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金刚砂地面的施工工法,重点探讨了大面积金刚砂地面的施工要点,通过成型金刚砂地面的平整度控制和裂缝防控,保证大面积金刚砂地面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施工工法;平整度;裂缝防控;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8-0066-02

引言

大面积金刚砂地面按材料可大致分为:(1)耐磨颗粒添加剂型;(2)高分子聚合物型。耐磨材料由一定颗粒级配的矿物合金骨料或非金属骨料、特种水泥、其他参合料和外加剂组成。其采用与混凝土具有亲和力的特种水泥为胶凝材料,再配以其他辅助材料,将其均匀的撒布在初凝阶段的混凝土表面,经机械镘抹作业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获得厚度约3mm且具有极好耐磨性、永久性腐蚀、易清洁、抗渗透,且美观的硬化地面。

1.施工准备

1.1 工器具准备

专用抹光收面机(配有圆磨盘和四片钢抹页片)、专用地面清理机、木抹子、铁抹子、震动棒和平板振动器、水准仪、激光水平仪、推车、刮杠、扫帚、地拖、水桶等。

1.2 基层清理

楼地面基层应彻底清洁,使用专用地面清理机清除表面粘结的砂浆和混凝土渣。基层清理干净后,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并清扫积水,保证基层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无积水。

1.3 测量放线

采用水准仪,激光水平仪进行测量放线。在墙体四周弹+50cm水平标高线,在楼地面上每隔1.2m设置灰饼,控制基层混凝土标高。

1.4 安装模板

模板以钢模为主,安装高度以楼地面设计标高为准。为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安装模板时用水准仪随时检查模板顶标高,偏差处用楔形块调整,模板侧面涂脱模剂防止拆模时损坏面层。

2.工艺流程

楼地面基层清理→设置标高控制点→支设模板→抄平模板并加固→刷水泥浆一道→浇筑混凝土→振捣粗平→6m刮尺人工刮平→第一次撒布2/3耐磨颗粒添加剂→抹平、提浆→第二次撒布1/3耐磨颗粒添加剂→抹平、收光→养护→切缝→灌缝→清理。

3.混凝土基层施工工法

使用商品混凝土时,要及时与商家联系,对混凝土的水泥标号、品种、骨料的级配、外加剂的品牌等进行交底。水泥选用低水化热的硅酸盐水泥,因为混凝土强度越高,水泥用量越大,水化热越大,施工时与外界温差越大;细骨料选用Ⅱ区中砂,因为使用中砂比用细砂可以减少水及水泥的用量;选用粒径5~20mm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现场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20±10mm之间,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

(1)混凝土浇筑前地面应保持湿润并刷水泥浆一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从一端铺设混凝土,按照前期制作的灰饼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一次性浇筑至设计标高,随即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以墙上水平标高线和灰饼为基准,用刮杠刮平,最后达到水泥浆浮出表面约3mm为宜。

(3)如混凝土表面完成后出现泌水现象,宜用软管吸除泌水,收水至少2次,低洼处用混凝土补平。

4.耐磨层施工工法

4.1 第一次撒布耐磨颗粒

撒布耐磨颗粒必须控制好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适时撒布耐磨颗粒。过早或混凝土凝结过慢会造成大量水泥浆向上挤冒;混凝土铺设进度配合不上或混凝土凝结过快,均会造成金刚砂地面无法施工。

一般情况下,当混凝土初凝前5~6成干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人站其上下陷3~5mm),宜进行撒布施工,每平方米共计撒布4~6kg,第一次撒量是全部用量的2/3。

在靠墙、门、柱、模板等边角位置,水分消散较快,宜优先进行撒布,并保证用料充足,然后大面积撒布,力求撒布均匀。待耐磨材料表面颜色变暗后,即可开始第一次抹平,用带圆盘抹光机压实搓毛,使耐磨颗粒渗入金刚砂表面。

4.2 抹平、提浆

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抹平、提浆。先人工用木抹子将墙、门、柱、模板等边角位置压实磨平,其余的大面积用抹光机磨平,施工时间以抹光机运行时不甩浆为宜。抹光机宜前后左右反复运行,每运转一圈抹光机移动约100mm为效果最佳。操作中保证压实均匀无遗漏,在同一位置提浆时间不能过长,也不宜过短,以混凝土表面微泛浆液为宜。

4.3 第二次撒布耐磨颗粒

第一次撒布后1h~2h后,开始进行第二次撒布,第二次撒布量为全部用量的1/3。先用靠尺衡量水平度,并调整第一次撒布不平处,弥补修正第一次撒布缺陷,撒布方向与第一次垂直。待表面颜色变暗后,进行第二次带圆盘粗磨找平。

4.4 抹平、收光

第二次粗磨后,待混凝土地面已有足够强度不被破坏时,拆除抹光机粗磨圆盘,安装配置的四片钢抹页片,结合人工完成最后的抹平、收面,抹光机作业时应前后左右往复三遍以上,边角、洞口等位置人工收光。

5.养护及成品保护

金刚砂地面成型后,为了防止混凝土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引起内部应力而导致混凝土开裂,确保混凝土的稳定增长。在地面完成4~6h内应及时喷洒养护剂或覆盖薄膜,做好地面养护工作。24h内禁止上人;施工完成48h内,各专业班组人员不得在其面层上行走或作业;地面养护3d可以走人;7d可轻车行驶,直至28d后方能承受设计荷载。

6.设置伸缩缝

金刚砂地面完成2~3天后切割伸缩缝,切缝间距宜6~8m(一般根据柱距而定,在柱周围设置菱形切缝),切割时应统一弹线,确保切缝整齐顺直,切缝深度宜为金刚砂地面的1/3~1/2,缝宽为3~5mm。切缝内填柔性材料。

7.结语

金刚砂地面具有表面强度高、耐腐蚀、抗渗透等众多优点,它摒弃了传统地面基层与面层分开的做法,消除了因基层与面层结合不良而导致裂缝与空鼓的质量通病。施工周期短,工序简易,节约成本。应用于大量的工业厂房、购物中心、展馆、仓库等场所。大面积金刚砂地面关键是控制好地坪表面的平整度和防止开裂。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重点工序的施工管理,保证金刚砂地面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许汉远.大面积混凝土结构金刚砂地面一次成型工法[J].山西建筑,2006.

[2]杨明.工业厂房超大面积耐磨地面一次性成型施工技术[J].福建建筑,2009.

作者简介:权旭伟(1990)男,籍贯:陕西宝鸡,学位:学士, 职称: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施工技术。

论文作者:权旭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  ;  ;  ;  ;  ;  ;  ;  

大面积混凝土金刚砂地面一次成型工法论文_权旭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