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建设对策浅述论文_徐传刚

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建设对策浅述论文_徐传刚

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建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研究水工环地质灾区多年的实际经验,对于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的建设展开了深入的调研与分析,并给出相关防护工程的建设对策,希望能对相关行业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对策

引言:

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的建设是在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部署推进之下提出的重点建筑工程,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的必然过程。在研究水工环地质灾区的防护工程时,要以相关技术的应用为主要切入点,找到防护工程建设的数据依托与理论基础,从而提出更具现实意义的防护工程建设对策,提升防护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建设效率。

一、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的发展历程

我国地大物博,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都非常复杂,这也导致了我国有着大量的水工环地质灾区。尤其在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之中,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无视建筑工程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造成了水工环地质问题的不断加剧。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的研究在此应运而生,针对于当前我国的地质条件现状,对于地下水、岩土情况进行地质勘察,以勘察情况作为依据,建立相应的防护工程,从而使改善地区的水工环地质条件。在近几年来,水工环地质灾区的情况收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水工环地质研究也成为了知识体系较为丰富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之中有着较多应用的地质学科,相信在未来,随着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标准的不断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新科技被应用在水工环地质灾区的防护工程建设之中,提升水文地质条件勘察的效率,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1]。

二、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建设之中的全新技术

(一)GPS技术

GPS技术即是我们常说的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目前已经在我国的各大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GPS技术是通过地面传输信号给卫星,卫星再将信号返还给地面的形式进行相应定位的,其定位与传统的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相比,有着极高的准确性,同时GPS技术有着极为强大的适应能力,勘察点位的选择也更加灵活,GPS技术不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其参数的误差分布也较为均匀,更方便技术人员进行后期处理以及相应的指标处理。GPS技术一般可以应用与水利工程的勘察以及地面工程的勘察中,它能够为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从而确保防护工程的设计能够符合水工环地质灾区的实际情况[2]。

(二)RS技术

RS技术即是我们常说的航天遥感技术,它是通过对远距离的地物特征进行感应,并通过摄像技术进行感应成像传回地面的一种技术手段。RS技术一般由地面基站系统以及空中基站系统组成,能够记录各种地物的电磁波的频率,进行较为清晰的成像。RS技术与传统的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相比,有着更加迅速的资料获取能力,同时成像像素高,便于我们进行观测和处理。RS技术能够将相应坐标进行精准而有效的定位并将图像数据全部发送到服务器之中,服务器还会根据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图像的校正处理,从而保证快速生成地形情况,实现了精度与速度的双重需求,RS技术能够对于水工环地质勘察目标地进行动态监测,远距离遥控感应技术实现起来不会受到天气和其他不良因素的限制,所以其应用也非常广泛。目前,RS技术以及从通过可见光感应地物特征逐渐发展到通过红外线感应和微波感应地物特征上来,这种发展不仅促进了RS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也促进了水工环地质灾区地质勘察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3]。

(三)RTK技术

RTK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技术手段,与其他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相比,它不需要进行测量站的建立,免去了各种繁琐的中间环节,可以直接采用自动接收机进行相关数据的接受,从业人员和测量人员只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RTK接收站的基本参数设置好即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传统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相比,RTK技术获取数据方式较为简单和快捷,同时能够满足24小时测量的覆盖,RTK技术可以实现多个时间节点、多种天气状况的测量工作,确保测量工作在任何恶劣的情况下都能顺利进行,同时RTK技术可以对测量的地物进行三维建模,精确的反映出测量地貌的特征,从而确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为工程的结构设计和工艺流程的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这里要注意的是,基准站与流动站的安装是RTK技术能够持续工作的重点,在站点安装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信号覆盖率以及电磁干扰能力,安装完成后要立刻开启信号接收装置,同时进行相关参数的调试,确保基准站能够接收到五颗以上的卫星信号;流动站的接受频率应该达到行业内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同时要起到对RTK技术检测范围内的数据以及相应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从而确保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准确性与实时性。

三、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建设的对策

(一)加快防护工程的战略部署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水文地质勘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这就要求了水工环地质灾区的防护工程的战略部署需要不断加快进程,从而满足我国城市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防护工程的快速部署是建立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人员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以及勘察技能水平提升的条件之上的,因此,进行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的建立时,首先要确保先关的地质勘察人员的勘察技能要符合相关标准,防护工程的设计人员能够因地制宜的设计相关工程,不断的调整与改进自身工程与相应的工程建设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防护工程战略部署能够快速而有序的推进,提高我国当前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建设效率。

(二)提升水工环地质调查的质量

正如之前所言,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已经开始使用了诸多手段和措施以及全新技术来提升水工环地质勘察的水平与质量,然而,作为与城市化建设进程与国计民生相关联的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相关从业人员必须不断提升水工环地质勘察的质量,确保整个勘察内容能够满足当前防护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尤其在近几年来,在新形势下,水工环地质灾区的鉴定以及标准也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相关的从业人员必须认真研读标准,并将建设地点的实际情况与防护工程的建设进行有机融合,才能使防护工程满足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的根本需要[4]。

(三)与环境保护进行有机融合

我国的人口众多,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我国生存与发展之中强调的核心内容。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从业者不顾环境破坏的问题进行环境资源的大肆开发,使环境问题更加恶化。随着水工环地质灾区的不断增多,相应标准规范的不断出台,在进行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的建设时,更应该与生态环境进行有机融合,减少相关工程对于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扰动与破坏,提升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减少对于地下水资源的污染,进而提升防护工程建设的质量,提升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的建设质量。

四、结束语

本文以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作为切入点,深入而详尽的分析了GPS技术、RS技术以及RTK技术在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建设之中的应用,进而提出了加快防护工程的战略部署、提升水工环地质调查的质量、与环境保护进行有机融合等有效的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的建设对策,切实的提升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的建设效率与建设质量,使相应工程能够以我国现行的技术标准与相应规范作为要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促进相关工程建设与行业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绪红.分析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建设措施[J].低碳世界,2017,(17):16-17.

[2]郝佳伟.论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范围[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1):124-124.

[3]石成.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和应用范围[J].硅谷,2014,(16):102-103.

[4]李岩.论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中的技术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2-2.

论文作者:徐传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建设对策浅述论文_徐传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