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西市实验学校 266600
纵观中国语文教育史,可以发现自先秦诸子到五四运动,古诗文一直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诵读方法”作为古诗文教学中最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传递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优秀价值。作为语文教学组成部分的古诗文教学,对凝聚民族向心力、培养民族奋进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等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理念,提出了中学古诗文教学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在古诗文教学中使用“诵读方法”势在必行。
一、促进语感的形成
语感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的习得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对语言理解、语言生成的综合全面的直觉能力,是一种直觉的表现、一种无意识的生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不可捉摸、难以培养。叶圣陶先生对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由此可以看出,诵读对于语感形成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语感的训练,只有经过长期的学习积累、反复诵读练习而达到内化于心。通俗地讲,便是熟读成诵。学生形成了对语言的敏感之后,就会更加迅捷地进入诵读状态,精准地辨别诵读内容,有效地形成熟读成诵的结果,那么对接触的古诗文意蕴、情感和思想的理解及揣摩也都会更加深入。可以说,语感的形成与古诗文诵读是相辅相成的。
二、促进兴趣的激发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两句话总结了兴趣的重要作用,它是人类学习的最佳教师。那么,想要学生热爱古诗文的学习,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最简单的途径就是“诵读”。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和激情,化难为简,化艰涩难懂的文言为高低起伏的韵律,化死记硬背为主动记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因为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必须将眼、口、耳、心同时调动起来,边看边读边听边记忆边理解,随着诵读遍数的增多,对古诗文的领悟更加深刻,原本读不通顺更不通晓意思的古诗文就这样变得流利而印象深刻。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学生把能够在同学面前流畅地诵读甚至是背诵古诗文作为一件引以为傲的事情,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成就感和自豪感,就会愈发主动地诵读更多的古诗文作品。读的作品愈多愈广泛,古汉语或者说文言的储备就愈加丰富,对于古诗文的驾驭就愈加熟练,而兴趣也愈加浓厚,形成一个良性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
三、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离不开“听、说、读、写”,而诵读却调动了心、眼、口、耳,可以有助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据我在教学中的观察和调查得知,喜好诵读、擅长诵读的学生,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也都发展得十分均衡。而古人用国学启蒙的小四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教化初学者,就是在良好的诵读辅助培养许多能力的基础之上,教师才进一步详细讲解。可以说,诵读是历代古人探索总结出来的最适合国学学习的方式,历经千年未变便是最好的证明。“文选烂,秀才半”,古人早已得出了以读促优化促 “听、说、读、写”能力提升的结论。
四、促进审美趣味的提高
汉语言文字因其音调的平仄富于变化使其具有了音乐性和节奏感,这也使诵读具备了审美教育的功能。对于诗歌的音乐性,在古书上早有记载。文学的起源便是人们在劳动中的劳动号子、口头歌谣。最初形式的歌谣,是同音乐、舞蹈密切联系的,正所谓“诗乐舞”结合。理所当然,古代的诗歌集子如《诗经》、《楚辞》、《离骚》等原都是配乐歌唱的。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均为诗词曲赋中的上乘之作,无论是辞藻的华丽优美还是韵律的回环流转,必诵读才能深味其中的音乐美和意境美。而能够体现音乐美的形式便是声律和对偶。学生每天都浸润在情景交融的古诗文诵读之中,体会着时而抑扬顿挫的美,时而往复回环的美,时而整齐划一的美,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不断地诵读感受到了作者传递的情感和作品传承的文化,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丰富的、具有个性化的想象和联想进行文学再创造、审美再创造,将审美教育自始至终贯穿在了诵读之中,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审美趣味随之提高。
五、促进特长的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有八个维度: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其中语言智能被放置在首位。而朗诵是一种以诵读为主要表现形式,对学习者进行感知、记忆、想象以及情感熏陶等多种感觉参与其中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带有创造性质的口语艺术形式。它以高度的文学性、技巧性、艺术性,区别于普通口语,隶属于语言智能的类别。此外,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国民素质不断提高,也表现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上。朗诵作为语言表演艺术便也成为了孩子的一技之长的选择之一,而且它不需要有多优质的音乐天赋,不需要太多天马行空的想象,不需要多好的体能,只要专注于培养孩子的语感,勤于练习,就能使孩子脱颖而出。因此,诵读教学非常适合当今的时代发展,以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
总之,中学古诗文教学要以“诵读”为切入点,把每篇古诗文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吟诵、涵咏与体验,还先贤文章以“文气”。
论文作者:许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古诗文论文; 语感论文; 语言论文; 智能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