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畜牧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论文

呼伦贝尔市畜牧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李佳馨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450)

[摘 要]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产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还包括农业、旅游业、采矿业等行业。目前,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发展迟缓,对呼伦贝尔市现代化发展及产业结构优化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呼伦贝尔市畜牧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畜牧业;现代化发展;呼伦贝尔市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拥有全国最大的草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史决定了呼伦贝尔的基础产业是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因此,在呼伦贝尔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畜牧业发展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引进全球性国际酒店管理专业机构—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AHLEI)的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课程、师资、教材和教学方法,共享其在全球的教学、实习、就业资源,以AHLEI12门专业核心课程作为理论课程建设主线,根据不同课程和学生实际情况,逐步加大英语授课比例,大一20%-30%,大二50%左右,大三及以上80%-100%,实施本土化双语教学。自建中英文试题库,配套阶段测试,帮助学生适应美方考试模式,逐步提高课程通过率,为学生真正能用英语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呼伦贝尔市畜牧业的构成

按地域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可以划分为农区畜牧业、林区畜牧业和草原畜牧业[1]。近年来,农区畜牧业开始逐渐替代曾经占据呼伦贝尔市经济主体地位的草原畜牧业,成为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发展的主力点。草原畜牧业是以散养放牧性生产方式为主,主体大多是呼伦贝尔草原上代代相传的牧民。而这样的草原畜牧业主要分布在鄂温克族自治旗、陈旗等,主要产品包括皮毛、肉、奶。农区畜牧业是指以饲舍圈养殖为生产方式,主体大多是个体经营者,这些个体经营户主要分布在莫旗以及扎兰屯市包括阿荣旗在内的3 个区域,是呼伦贝尔市重要的奶牛、肉牛、细毛羊、生猪和禽蛋生产区。林区畜牧业根据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发展的产品除了已有的牛羊肉制品,还包括兔、鹿、狐、貂养殖,是放牧与圈养相结合的畜牧业生产。此外,呼伦贝尔市拥有少量的高效型畜牧产业,而这些产业只在海拉尔区满洲里市城郊区发展,产品主要是奶牛、肉牛、肉羊等。

B、C 组受试产妇镇痛在5、10、30、60 min、宫口开7~8 cm及宫口全开6个时刻的NRS评分均低于A组,C组受试产妇各镇痛时间点NRS评分均低于B组,3组受试产妇各镇痛时间点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呼伦贝尔市畜牧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呼伦贝尔市的草原畜牧业产业基础逐渐弱化,不再占据主体地位。伴随这一现象而来的是以农业个体养殖发展起来的农区畜牧业获得了发展,并且农区畜牧业逐渐替代草原畜牧业成为产业主体。另外,地域环境和国家政策的约束影响了呼伦贝尔市林区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现阶段,呼伦贝尔市林区畜牧业只存在于大兴安岭向草原延伸的过渡地带,只是呼伦贝尔市畜牧业中一个较小的发展群体。

第一,呼伦贝尔市纬度颇高,导致其年平均气温较低,因此能开发及生存的空间有限。而且呼伦贝尔市处于祖国东北部,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导致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较高。

2.1 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内部问题

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内部问题如表1所示。

表1 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内部问题

2.2 影响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政工职能帮助构建和谐企业,帮助企业内外部和谐统一,推动企业稳定向前发展,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处于不败之地,一个企业所表现出的文化和价值体系,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是因为和谐企业的构建需要以人为本,可是人都是具有一定的思想模式。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思想完全满足不了时代进步带来的观念改变,两者之间不断加剧的冲击,矛盾问题就表现出来。因此,企业要跟随时代潮流,通过创新改善传统思想,帮助企业在各项工作当中和谐持续地经营发展下去。

第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责任重大。近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呼伦贝尔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生态系统功能减弱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呼伦贝尔草原可利用率较低。由于极端天气的影响,各地草场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而且近年来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可利用率持续走低。

第三,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布局不协调。从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来看,呼伦贝尔市经济布局呈现向海拉尔—满洲里—牙克石—鄂温克增长轴集聚的态势,但经济集中区域并未集聚相应规模的人口。2018 年,呼伦贝尔市生产总值达1 253亿元,同比增长3%[2]。仅海拉尔市和满洲里市产值就占到了40%,而海拉尔区和满洲里市的人口仅占呼伦贝尔市总人口的16%。

第四,现阶段政府政策导向比资源因素影响更大。一是过多强调发展工业,特别是能源重工业,而对畜牧业重视不够。呼伦贝尔市地下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同时其较高的维度及特殊的地貌使其可利用的矿产资源包括清洁能源都极其丰富。由于有丰富的能源为依托,“十一五”后,呼伦贝尔市利用石油、煤炭、金属和风能、太阳能等资源进入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截至2008年,呼伦贝尔市利用现有资源包括煤炭、石油、金属等建设了一个大型的能源输出基地。直到2018年,第二产业在呼伦贝尔市产业结构中占据45%的比例,由此可见其重要程度。二是没有大型的生产加工企业,已有的加工企业大多实力较弱,已有的大型企业不能有效带动产业发展[3,4]。此外,企业重复建设问题十分严重。三是牧民的受教育水平不够高。草原上的牧民主动学习意识薄弱,多数只是因生活需要被迫吸收知识,因此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是制约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5,6]

3 结语

2019 年呼伦贝尔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5 年是呼伦贝尔市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5年。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5 年间呼伦贝尔市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20.8 个百分点,达到58%。由此可见,如何实现呼伦贝尔市畜牧业稳健发展、绿色发展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包玉山.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历史与未来[M]. 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

[2]呼伦贝尔市统计局. 呼伦贝尔市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4-01)[2019-10-21].http://www.tjcn.org/tjgb/05nmg/35853.html.

[3]单平,宝鲁,付东海. 牧区发展与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4]李澜.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5]李竹青.民族现代化探索:我国少数民族如何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6]李澜,戴宏学. 牧区经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分析与思考: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为例[J].学术论坛,2009(8):111-116.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32-25-2

作者简介: 李佳馨(1994—),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标签:;  ;  ;  ;  

呼伦贝尔市畜牧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