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183;必要性#183;应该是:论实事求是的三个环节及其辩证统一_系统思维论文

现实#183;必要性#183;应该是:论实事求是的三个环节及其辩证统一_系统思维论文

实然#183;必然#183;应然——论实事求是的三个环节及其辩证统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事求是论文,环节论文,实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表达,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毛泽东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过一个经典性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下册第478页。)。这个解释揭示了实事求是包含的三个内在环节:一是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客观事实;二是要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三是要以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来指导实践。三个环节可以提炼为实然、必然、应然三个哲学范畴,三个范畴从低级到高级的依次递进,展现出实事求是是一个生动复杂的辩证运动过程;三个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规定,表明实事求是是一个唯物论和辩证法、认识和实践高度统一的完整的逻辑体系。

实然即事实如此,它是指实际地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一切对象性存在。实事求是的第一要义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事实出发,这是它所包含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恩格斯指出:“人们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决意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他们决意毫不怜惜地牺牲一切和事实(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除此之外,唯物主义根本没有更多的意义”(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8页。)。应当说,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指导自己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一条基本原则,在理论上早已确立并且是非常清楚的。然而,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因脱离实际而招致的错误和失败告诉我们,把握实然,从实际出发,并非易事。究其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如何理解客观事实与已有的理论原则的关系?二是如何理解我们据以为出发点的事实?如果不是有意歪曲事实,那么,脱离实际往往与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不当有关。

关于客观事实与理论原则的关系,恩格斯曾写下过一段著名的话:“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是对事物的唯一唯物主义的观点。”(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4页。)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恩格斯强调,共产主义“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被共产主义者作为自己前提的不是某种哲学,而是过去的整个历史过程,特别是这个过程目前在文明各国的实际结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11-312页。)这些论述十分清楚地说明,只有客观事实才是我们认识和实践的出发点,而原则是从客观事实中抽象出来并反映客观事实的。原则不能作为认识和实践的出发点,相反,原则的正确性要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正确的原则也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与事实相结合才能获得现实的、具体的内容。但是,“原则在先”的思想方法却至今仍然占据着一些人的头脑,成为困扰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某些人看来,理论原则只要是真理,照抄照搬,既省力又保险,有何不可?他们不懂得真理乃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是生长在现实土壤之上的智慧之花,一旦离开这块土壤,它就会凋谢。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不但因为它立足于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而且在于它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与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依据新的历史事实对它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离开具体的历史的实践,脱离客观事实,任何理论原则都会被抽象化,失去保持其真理性的现实内容而变为僵死的教条。不仅社会科学的理论原则如此,自然科学的理论原则亦是如此。揭示宏观低速运动规律的经典物理学,在微观高速运动领域的物理事实面前就是无效的。而现代宇宙学则明确指出,在宇宙大爆炸的起点,现今所发现的任何物理学规律都是不起作用的。这就是所谓的论阈,即理论所适用的事实范围。任何理论,都必须与特定的事实相联系,即在一定的论阈范围内才是有效的。因此,在理论原则和事实的关系问题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都十分坚定地坚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唯物主义观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所招致的挫折和十九世纪下半*

由于把经典物理学原理绝对化所引发的物理学危机,从反面说明,“原则在先”的教条主义、先验主义思想方法必须予以摒弃。

如果说,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必须从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出发,那么,事实是什么?这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非常复杂、容易产生歧义,但却必须澄清的问题,否则,实事求是就失去了确实可靠的基础。

首先,事实是客观性与主体性的统一。事实不依赖于主体的意识而存在,它是客观的而不是臆造的。但是,它又不是与主体无涉的自在之物,它是在与主体的关系中被意识到了的对象性存在。作为客观存在,事实具有对主体的优先性和基础性;作为对象,它又是由主体建立的,体现着主体活动的能力和水平,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因此,对于客观事实要在肯定它的客观性的同时肯定它的主体性,而不能象旧唯物主义那样,对它作自然主义的理解。事实之成为了对象,成为认识和实践的立足点,不仅在于它是客观存在,更重要的还在于主体自身的活动状态和能力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地投身于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使事实进入我们的活动范围而成为现实的对象。那种脱离实践,脱离群众,不屑于做调查研究工作的人,事实对于他们只是一种纯粹外在的客观性,他们口头上或文章中所引以为据的“事实”只能是道听途说或主观臆造,而据此编制的所谓“思路”或决策,也就是完全不可靠的。事实本身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和关系,与事实发生关系的主体又在需要、目的、能力等方面存在着现实的差异,所以,同一事实对不同主体就会显现出不同的意义。马克思说:“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象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之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5-126页。)因此,优化主体素质,强化主体能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价值取向、知识水平、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什么样的事实、事实的那些规定性能成为他的现实对象。对于一个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人,群众的衣食住行、贫富冷暖都使他“一枝一叶总关情”,成为其时刻关注的事实。一个立党为公、不为私欲所蔽的人,就容易把握真实情况并且敢于把真话讲出来。说假话、说大话的人,说到底是出于一己私利,不愿或不敢面对事实。一个人不仅要有面对事实的勇气,而且要有面对事实的能力。正像不懂音乐的人对美妙的乐曲无动于衷一样,那些观念陈旧、思想僵化的人对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现象,不是漠然视之,便是牢骚满腹,言不及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他们还没有成为对象意义上的事*

,他们没有能力去“面对”它,也就难以在它面前取得主动权。

其次,事实是事物与过程的统一。当我们面对客观事实时,总要先着眼于它的存在状态,把它看作一个稳定的事实来认识它的规定性,使其与他事物区别开来。而事物除了稳定的一面,还有变化的一面,事物既是存在,又是过程,是过程中的存在。这种处于不断地生成、发展和消亡过程中的事物,才是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因此,我们观察事物,在着眼于它同时态的存在状态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它历时态的变化情况,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事实。比如,当某种新产品问世时,由于它质量可靠,性能优良,价格合理,深受市场欢迎,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这时,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绝不会陶醉于目前的状况,他会进一步分析市场需求的前景,寻找该产品在质量性能和价格方面进一步改进的可能,当第一代产品还在热销之时,改进型的第二代产品就已等在了生产线旁边。从认识论角度看,这位企业家就是把产品和市场作为事物与过程相统一的事实来看待的,因而他能在市场的变化涨落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事实是个体与总体的统一。我们面对的客观事物,就其相互区别、相对独立的方面来说,它是个体性的存在。但是,任何事物又都处于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之中,通过相互联系而成为某一系统中的一个部分或要素,从这个方面说,它又是总体性的存在。总体以个体的存在为前提,离开个体,总体就不复存在;个体存在于总体之中,在总体中获得自身的规定性和意义,离开总体,个体就会失去自身特有的规定性而转化为他物。所以,作为对象的事实总是个体与总体的统一,只有在这个统一中才能把握实然,找到分析问题、做出决策的客观依据。以个别事实甚至以为了印证某种先入之见而寻找的个别事实为依据,做出结论的方法,貌似尊重事实,实则是歪曲客观事实的诡辩。列宁曾指出,事实不是随意罗列的实例,而是事实的全部总和。他说:“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完全起相反的作用,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的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注:《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第23卷,第279页。)。从列宁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明白,有的建设项目在工程上马之前有调查论证,有事实分析,然而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给国家造成巨额损失,其原因就在于项目论证过程中引以为据的事实是在某些人好大喜功、不负责任的心理驱使下,脱离事实的总体而挑选出来的个别事实和实例,这样的事实确实连儿戏也不如。

实然作为实事求是的第一个环节,它要求人们尊重客观事实,发挥主体能力,从事物及其联系和发展的总体即事实的总和掌握事实。但是,由于事物存在的丰富性、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经验的范围内,事实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事实总体的把握不能靠经验事实的堆积来达到。恩格斯指出:“事实上,一切真实的、详尽无遗的认识都只在于:我们在思想中把个别的东西从个别性提高到特殊性,然后再从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12页。)。因此,要真正把握事实的总体,就要使认识突破经验的界限,从经验上升到理论,从现象深入到本质和规律,在掌握事实是如此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事实为何如此、必定如此,这就需要从实然范畴过渡到必然范畴。

必然,是指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及由此决定的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必定如此的趋向。它是在事物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现象中存在着的决定事物现象的东西,即事物的内部联系。认识必然就是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求是”。之所以要“求是”,就是实践的需要决定的。人的实践所指向的客观事实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直接呈现在人的表象面前的,是感性的、生动丰富的现象。现象是多种多样和变动不居的,如果不能把握现象中同一的、稳定的东西即本质和规律,不能用本质和规律来说明、统摄现象,那么,在人的表象中,现象就会成为彼此外在、纷然杂陈、飘忽不定的“杂多。”,显然,仅靠关于事物现象“是如何”的认识来指导实践,就会使实践陷入无所适从的盲目境地。只有在认识事物的现象“是如何”的基础上,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即“为何如此”和事物的规律即“必定如此”,才能使实践成为自觉的活动。黑格尔曾十分正确地指出,仅仅知道事物是如何存在的,这只是正确性而已,或者叫做“形式的真理”,从更深的意义来说,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因此,在“实事”中“求是”,从实然进展到必然,从对于事物的经验性认识上升到理论性认识,在认识中实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统一,是实事求是的第二个重要环节。

要把握必然,首先要占有丰富、生动的现象材料。丰富是对现象材料的量的规定。因为本质和规律都是关系范畴,本质是事物内部矛盾诸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规律则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如果占有的现象材料贫乏,就无法在这些材料中发现同一、稳定的东西,也谈不上寻找这些现象材料中的内部联系。当然,丰富是相对概念,对不同的对象应有不同的要求,越是复杂的事物,占有的现象材料就应越多。至少,对客观事实的各主要方面以及与它有密切联系的其事事实的现象材料,应当充分地占有。生动是对现象材料的质的规定。现象材料仅在数量上充足是不够的,它同时应该是对客观事物的“生动的直观”,这与对事物的“简单的直观”或“消极的直观”有着重要区别。所谓“生动的直观”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关于现象的感性认识,因其源于生动具体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它也就具备了生动性、具体性和可靠性,成为认识上升到理性,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可靠基础。而“简单的直观”或“消极的直观”则是脱离实践、超然于认识对象之外的静观,这样得来的感性认识,只能是死板的、浮泛的,从这样的现象材料中绝难提炼出关于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例如有的人到基层了解情况,不愿意深入群众的实际生活和实践当中去,却习惯于“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满足于一些东鳞西爪的浮浅印象,若据此定政策、做决断,就难免陷于主观主义的“瞎指挥”。把人的感性认识理解为脱离实践的“简单的直观”是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一大缺陷,而把它理解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生动的直观”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

其次,要进行科学的思维抽象。对现象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中得到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这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它是“求是”的关键一环。然而,这也是一次“惊险的跳跃”,因为这里存在着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认识从事物的表层深入到底层,抓住了对象的本质;另一种可能则在离开现象的同时也离开了客观事实,走入主观主义的岐途。问题的要害在于思维的抽象是否科学、是否合理。黑格尔指出:“不应把抽象的思维简单地看成感性材料的被抛弃,感性材料的实在性不会因抽象思维而遭受任何损失,但是,抽象着的思维却是扬弃了感性材料并把它这种简单现象归结为只在概念中显现的本质的东西”。列宁充分肯定黑格尔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注:《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第38卷,第181页。)这就是说,思维抽象是对感性材料的扬弃,它舍去现象中那些分离的、易变的、表面的东西,而抽取其中具有普遍性、稳定性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并运用概念把它凝结起来,表达出来。这样,概念作为思维抽象的结果,虽然离开了感性的具体性,但它却“不只是抽象的普遍,而且是自身体现着特殊、个性、个别东西的丰富性的这种普遍”(注:《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第38卷,第98页。)。因此,概念的形式虽然是抽象的,内容却是具体的,它不但保持着感性材料的实在性,而且因其对本质的把握进而揭示了实在性的根据。在实际的思维操作中,对现象材料取舍不当、抽象不足或抽象过度是导致认识失误的三种常见原因。对现象材料取舍不当,把表面的、易逝的甚至是虚假的东西当作事物的本质,就是列宁所说的“荒唐的抽象”,这样形成的概念非但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并且会完全颠倒事实的真相。对现象材料抽象不足,就是停留在实例或枝节之论上,满足于一孔之见,中断正常的抽象过程而不能真正深入本质。对现象材料抽象过度,在舍去现象材料中非本质的东西的同时,也舍去了其中本质的东西,得到的只能是内容贫乏、大而无当的抽象概念,这就是空洞的抽象。

第三,要把握客观事实的本质整体。作为对象的客观事实最初呈现在认识面前的是一个混沌的整体性存在,感性认识就是这个混沌整体的直观表象。思维的抽象首先要把这个混沌的整体分解为各个方面、部分、层次,从中抽取出一般的本质的规定性。但是,这时得到的规定性还是彼此分离、相互外在的,具有孤立的、片面的、僵化的特点。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着的本质规定性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中介,作为一个矛盾统一体即本质的整体存在于事物之中,从而成为客观事实是如此的根据。因此,思维不能停留于这些彼此分离的规定性,而要在思维进一步的发展中,揭示这些规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综合为一个本质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说明客观事实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才能把握事实的总和。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就是一个科学把握本质整体的范例。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在这个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中,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任务与根本目标等本质规定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正是这一对社会主义本质完整的、科学的概括,为回答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依据。

把握了客观事实的本质整体,就是把握了必然,认识了客观规律,从而说明了客观事实为何如此和必定如此。但是,实事求是并不只是要求人们对事实作出合理的解释之后就算大功告成,更重要的是它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改造世界,使客观事物按照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利于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在对人有用的形式上占有和利用它。这就是说,认识事实是如何和为何如此、必定如此是不够的,必须在此基础上,从主体的角度规定事实应当如何并通过实践活动在客观上实现它。这就需要从必然范畴过渡到应然范畴。

在实然和必然两个环节,主体的任务是要实现对客观事实即客体的观念或理论的掌握,使客观对象进入主体的意识,使客观的东西主观化。在这一过程中,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事物是主体活动的基本准则。当我们进入应然这一环节,主体的任务就转变为要实现对客体的实践的掌握,使观念的东西转化为直接现实的东西,使主观的东西客观化。在这一过程中,改变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使之满足主体的需要就成了主体活动的基本内容。所以说,应然是实事求是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实然和必然作为科学认识的正确性得到检验,其价值和功能得到展现,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将在认识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上实现统一。

应然即客观事实应如何,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主体性概念。它从主体的角度否定客体的现存状态,从主体需要的角度来评价客体的规定,并要求消除或改变那些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的东西,使客体获得主体意义上的合理性。但是应然却不是一个纯主观性概念。如果从纯粹主观的方面来理解应然,它就会成为缺乏现实根据的一堆随心所欲的幻想,人们可以毫无不费力地说出无数个形式上十分美妙的“应如何”。黑格尔曾嘲讽这样的人,“他们把理智的抽象作用所产生的梦想当成真实可靠,以命令式的‘应当’自夸,并且尤其喜欢在政治领域中去规定‘应当’。这个世界好象是在静候他们的睿智,以便向他们学习什么是应当的,但又是这个世界所未曾达到的”。黑格尔认为这只不过是人人都有的“一点聪明”罢了(注:黑格尔:《小逻辑》中文第2版,第45页。)。因此,我们必须摒弃那些驰鹜于空洞想象中的关于客观事实“应如何”的形形色色的论调,把作为主体性概念的应然理解为客体的规律与主体的需要的辩证统一。

客体的规律是我们确定应然的客观前提。列宁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面向着客观世界,依赖于它,以它来规定自己的活动。”(注:《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第38卷,第200页。)必然之所以为必然,就在于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要想使应然成为可实现的,就不能脱离必然去构造应然。这并不是把应然归结为必然的消极无为的自然主义,因为,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必然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死板的线性因果关系。必然自身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矛盾诸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使必然在其展开过种中呈现为包含多种可能性的一种总趋势,即可能性空间。在这多种可能性当中,符合主体需要的就被确定为应然。主体的意志选择虽不能超越必然,但是可以选择必然中的某种可能性。所以,承认必然并不带有任何宿命的色彩。

主体的需要是我们确定应然的主体依据。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个基本方面。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狭隘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本能需要,它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性需要,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在人的不同的实践和认识水平上,人的需要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所以,进入应然的需要应该是具体的、现实的,才能成为应然的主体依据。需要的现实性:一是指这种需要与客体的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相联系;二是指这种需要与主体的实际能力相适应;三是指这种需要是主体自身意识到了的需要。这就要求在人的内在尺度与客体的尺度的统一中理解主体的需要,只有这样的需要,才有得到满足的可能。

主客体之间的中介系统是我们确定应然的重要条件。主客体之间的联系不是一种简单的直接联系,而是通过中介系统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中介系统包括工具、语言符号、社会关系三个子系统,其中工具系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规定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能力,因而也规定着客观规律进入人的活动领域的方式和程度,亦即人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实际水平。因此,我们在确定应然的具体内容时,中介系统特别是工具系统的状况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缺少有效的中介系统,客体的规律就成了外在的必然,主体的需要就成了纯主观的诉求,应然也就失去了现实的基础。

把客体的规律与主体的需要统一于自身的应然具有现实性,因而它可以转变为真实如此的东西,成为直接现实的存在。但是这个转变不是一个自然过程,要实现这个转变,就必须诉诸实践。正如列宁指出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注:《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第38卷,第229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完成三个重要的转化:

一是从理论到目的的转化。应然的概念表达就是理论,而理论指导实践必须通过目的这个中间环节,通过目的,理论才能渗透到实践过程中发挥它的功能。目的就是实践活动的目标、方案、计划等,它是理论的具体化,是应然的可操作化。

二是从认识到行动的转化。认识了必然,明确了应然,都属于知的范畴,知必须转化为行,实际地改造客体,才能实现应然。古代思想家荀子就曾指出:“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注:《荀子·儒效》。)。这是说有了知识若不去行动,知识虽多也没有用处。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上册第131页。)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说到应如何,总能滔滔不绝大发宏论,不可谓知之不多,但一说到行动,却“王顾左右而言他”,底气不足,他们总是找出许多理由来为自己的“知而不行”辩解,把应然说成是可望而不可及、可说而不可行的东西。这样的坐而论道甚至言行不一,轻则误事,重则误国,我们必须下决心消除这种恶劣风气。

三是从应然到实然的转化。应然转化为实践的目的,经过实践活动对客体的改造,最终在新的客体中得到实现,这就是应当如此的东西转化为真实如此的东西。这可以看作是向实然的回归,但它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实事求是原初的出发点,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即主客体达到了具体统一的层次上的回归。这时的实然,即实践活动的结果,既是客观实在的,又是包含必然于自身的应然,它是真理的验证和客观化,是一个具体的实事求是辩证发展过程的最终成果,同时又是新的实事求是过程的起点。

综上所述,实是求是是由实然、必然、应然三个环节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坚持实事求是,就要立足于实事,着眼于求是,着力于实践,使实事求是在获得完整、系统理解的同时,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工作实践之中,这才算真正掌握了它的真谛。

标签:;  ;  ;  ;  ;  ;  ;  ;  

现实#183;必要性#183;应该是:论实事求是的三个环节及其辩证统一_系统思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