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生化和常规检查在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吴杰

长沙市第八医院(长沙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410199

【摘 要】目的 探究脑脊液生化和常规检查在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的46例颅内感染患者纳入实验组研究范围,采用脑脊液生化检查和常规检查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对同期46例颅脑外伤但未出现颅脑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采取上述检查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比不同类型的患者诊断后的结果,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脑脊液中白细胞数量、脑脊液蛋白值、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的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尿糖及氯化物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数值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脑脊液生化和常规检查对颅内感染的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的判别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和免疫球蛋白值,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脑脊液生化;常规检查;颅内感染

颅内感染大都由于患者出现脑膜炎、脑部脓肿或者脑炎等病症,导致脑部受到细菌、寄生虫、病毒或者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病症,患者患病大都由于开颅手术的影响,且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必须及时对患者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否则则会导致患者治疗时间加长,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还会增加患者死亡的可能性,所以必须及时对患者的颅内感染状况进行鉴定,以便采取措施对症治疗,提高患者生命健康质量[1]。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的46例颅内感染患者纳入实验组研究范围,对同期46例颅脑外伤但未出现颅脑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实验组中,包含男患26例,女患20例,年龄为24-69岁,均值为(45.7±6.2)岁;在对照组中,包含男患28例,女患18例,年龄为25-70岁,均值为(46.1±5.9)岁。

1.2 方法

采用常规脑脊液细胞沉淀器进行检验,对患者行常规要穿之后,去患者的血液样板,将其放置于沉淀器之中,进而以每分钟500转的速度进行离心处理,完成后取出只好的玻璃片进行晾晒,并进行染色,将染色完成的玻璃片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对脑脊液的颜色、透明程度和细胞数量进行记录。生活检查过程中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仪器对患者的脑脊液进行观察,对其中的脑脊液蛋白、尿糖和氯化物的水平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计算测定[2]。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体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比较,主要包括脑脊液中白细胞数量、脑脊液蛋白值、尿糖、氯化物的含量,并对免疫球蛋白的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的数值进行测量记录[3]。

1.4 统计学分析

对各项指标的数值采用SPSS21.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记录,计量资料与技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值与x2进行数值检验,并分别采用()与百分比进行表示,若是检验结果P>0.05,则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脑脊液指标如下表

 

由上可知,实验组的免疫球蛋白A(15.1±6.1)mg/L,免疫球蛋白M(18.2±8.9)mg/L,免疫球蛋白G(143.1±32.4)mg/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颅内感染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患有脑炎、脑膜炎等脑部病症的影响,是医院常见的感染病症,在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也极易出现类似症状,所以医护人员必须根据颅内感染的特征,合理对患者采取措施治疗,以此减少患者生命危险的出现,医院对颅内感染的患者病症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大都采用常规检测方式,将患者的脑脊液与正常患者的脑脊液相对比,对患者脑脊液的透明程度、形状外观和白细胞的数量及类型进行掌握后,对患者的病症进行判别,以此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4],但是采用这一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检验人员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素养的状况,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失误,若是不能对患者的脑脊液进行有效的收集,或者在运送及保存环节出现失误,则极易导致颅内感染现象不能有效被检出,影响检测结果。且经常由于工作人员缺少工作经验,缺少责任意识,其大都依靠主观臆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严重影响诊断效果[5]。

采用生化检验的方式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检验,能够有效的患者病症类型进行检出,能够对患者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量进行检出,对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蛋白质含量进行检测,效果显著,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状况进行检查。颅内感染患者体内白细胞数量上升明显,采用生化检测的方式,对患者体内的葡萄糖、氯化物的指数进行检测能够显示出患者指标下降严重,且患者脑脊液中的蛋白水平上升明显。若是颅内感染时出现中枢神经受损的状况,则极易导致患者细胞受到破坏,还会影响患者体内的病原菌酵解酶的正常功能,从而直接降低患者体内的尿糖指数[6]。

研究表明,实验组白细胞数量(151.7±131.7)×106L,脑脊液蛋白值(2.7±0.9)g/L,尿糖值(0.3±0.1)mmol/L和各项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氯化物(125.6±2.8)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采用生化检测和常规检测方式,能够对患者颅内感染的状况进行有效判别,能够及时对患者颅内感染的类型进行区分,对患者脑损伤的程度进行直观的反应,对颅内感染患者诊断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脑脊液生化和常规检查在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静,刘春,孟宪红,等. 血清降钙素原对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伴颅内感染的诊治评价[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46-48.

[2]乔潜林,白新学,刘海玉,等. 脑脊液和血清中PCT与NSE及CRP检测在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1):2469-2472.

[3]曾海清,李幽然,张国军. 脑脊液 CRP、CHE、UA 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9):1192-1194.

[4]武元星,郝京京,王强. 血清及脑脊液降钙素原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26(4):237-238.

[5]王秋丽,杨硕,刘畅,等. 40例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脑脊液相关指标变化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82-84.

[6]曹敬荣,陈静,高世超,等. 应用通用引物PCR检测诊断细菌和真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价值[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3):145-149.

论文作者:吴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脑脊液生化和常规检查在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吴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