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的疗效观察论文_宋双生1,张杨2

(1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湖北 枣阳 441200)

(2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湖北 枣阳 441200)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疗效。方法:根据营养治疗方法将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分为全静脉营养组(肠外组)和早期肠内营养组(肠内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及治疗前后营养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肠内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和肝肾损害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肠外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外组和肠内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治疗前白蛋白、总蛋白、IgG、IgA和IgM无明显差异,肠内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治疗后白蛋白、总蛋白、IgG、IgA和IgM均显著高于肠外组(P<0.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营养及免疫功能,降低患儿多种并发症发生率并显著改善预后,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急性病毒性脑炎;昏迷儿童;疗效

【中图分类号】R5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2-0149-02

急性病毒性脑炎为儿童昏迷最常见病因,患儿病程长且因无意识而无法经口进食,治疗时间长且预后极差,故高效安全的营养治疗方式对改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预后至关重要[1-2]。静脉营养为最常见的营养治疗方式,长期应用可显著增加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且达不到机体营养需求,对无肠内营养禁忌症的昏迷儿童理论上肠内营养为最佳的营养治疗方式[3-4],但目前无相关研究。本研究对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12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症状表现、常规检测指标、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和颅脑影像学检查确诊;(2)首次起病,发病时间24h内,预计生存期>1w,既往无病毒性脑炎病史;(3)无肠内营养禁忌症,可留置鼻空肠营养管;(4)明确病因为病毒感染,排除其他包括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脑炎;(5)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血管疾病。根据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营养治疗方法分为全静脉营养组(肠外组)和早期肠内营养组(肠内组),肠外组和肠内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和致病病毒方面均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肠外组和肠内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资料对比

1.2 营养治疗方法

肠外组和肠内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在营养治疗方式存在差异外,其他常规治疗无差异。肠外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发病24h内行全静脉营养,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及电解质。肠内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均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发病24h内行肠内营养治疗,营养成分为西安力邦临床营养股份有限公司产专用肠内营养液(商品名为立适康),用量为50ml/(kg?d),经鼻空肠营养管滴入。

1.3 研究指标

肠外组和肠内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均研究并对比的指标如下:(1)疗效包括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死亡率和并发症等,其中并发症包括继发感染、肝肾功能损害及胃肠道反应等;(2)营养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器检测;(3)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和IgM,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igmaplot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肠外组和肠内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研究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肠内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和肝肾损害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肠外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误吸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见表2。

3.讨论

急性病毒性脑炎为儿童昏迷最常见病因,起病急骤且诊断极其困难,患儿就诊时往往处于意识昏迷状态,治疗时间长且预后极差,而高效安全的营养支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理论上可显著降低患儿病死率[5]。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营养治疗为全静脉营养,但长时间应用可显著增加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且无法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符合生理的肠内营养支持可能更具有价值[6]。早期肠内营养为无法自主经口进食且无肠内营养禁忌症的儿童最佳营养支持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并降低其死亡率,目前国内外肠内营养指南均推荐对无肠内营养禁忌症的儿童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和肠粘膜屏障功能,并显著降低其继发性感染率[7-8]。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诱因多为肠道病毒感染,故目前在肠道病毒感染时是否合并肠道功能异常存在极大争议,有学者认为肠道感染患儿存在肠道吸收功能异常而不宜行肠内营养[9-10],但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肠道病毒感染导致急性病毒性脑炎儿童多数不存在肠道禁忌症,为肠内营养的适用对象。

本研究基于目前研究现状,对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发现肠内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和肝肾损害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肠外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外组和肠内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治疗前白蛋白、总蛋白、IgG、IgA和IgM无明显差异,肠内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治疗后白蛋白、总蛋白、IgG、IgA和IgM均显著高于场外组(均P<0.001),这些证据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最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显著降低患儿病死率,与传统的全静脉营养相比,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筛选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肠内营养适应症,对存在肠道症状明显患儿,应慎用肠内营养,可以先行静脉营养,待患儿肠道症状好转及肠蠕动恢复后过渡至肠内营养。

【参考文献】

[1]李丹,何菊宁,卫利,等.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在病毒性脑膜炎儿童病例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98-100.

[2]郭佳运,陈祥鹏,李静洁,等.河北省儿童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患者埃可病毒6型VP1基因特征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6,30(6):521-525.

[3]黄国敏,江皓波,区智凤,等.新型肠内营养液恒温装置在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8,25(4):367-370.

[4]邓永宾,卢增息,梁增权,等.鼻十二指肠管联合大黄在ICU昏迷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8,9(6):11-14.

[5]郑亚东,肖虹,高英.鼻肠管肠内营养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3):65-67.

[6]唐娟,高娟.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6(23):225-226.

[7] Zeng S,Xue Y,Zhao J,et al.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versus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after cystectomy:a meta-analysis of postoperative outcomes[J].Int Urol Nephrol,2019,51(1):1-7.

[8] Van Zanten ARH.How to improve worldwide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performance in intensive care units?[J].Critical care,2018,22(1):315.

[9]王海翔,严锋,缪卫红,等.参苓白术散治疗老年肠内营养相关腹泻[N].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3):434-436.

[10]史颜梅,白琳,周亚婷,等.肠内营养病人发生腹泻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14):1673-1676.

论文作者:宋双生1,张杨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致昏迷儿童的疗效观察论文_宋双生1,张杨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