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可持续发展内部条件分析

中国水利可持续发展内部条件分析

胡其勇[1]2001年在《中国水利可持续发展内部条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全社会对水的需求的增加,水利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党和国家现已把水利摆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 首位。水利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大系统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因此研究水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就中国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水与人类不同时期的关系,阐述了研究中国水利可持续发展内部条件的原因。 第二部分:针对水利行业存在的水多、水脏、水少这叁大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第叁部分:针对水利行业中利这一块进行了较为简单的分析,总结了水利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适应水,同时还要利用水。 第四部分:在对水利的利和害的分析的基础上,介绍水利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提出将模糊数学应用于水利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并利用模糊数学对黄河流域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黄河流域水利可持续比较差的结论。 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扼要总结,并提出了与本题相关的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刘春生[2]2002年在《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理论、方法和实证叁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问题。在对国内外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概念;在可持续思想的指导下,提出水利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原则,确定战略规划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过程;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水利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特征、运行机制以及演化规律;吸收系统工程最新的研究成果,建立了水利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构建了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对战略规划方案进行评价的方法;详细地讨论了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方法与实施过程,增强本文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最后以太湖流域为例,对该流域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具体战略规划方案。 本论文在可持续理论和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并尝试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用于具体实践中,使水利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高效、运行和演变有序并稳定,使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这正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

汪群[3]2003年在《水利战略动态管理——水利战略形态转换研究》文中提出水利建设任重道远,在可持续观的指导下对水利进行战略管理已达成普遍共识,但水利战略管理的效果并不如人意。本文在全面分析水利战略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管理的视角研究水利战略,以人水关系为基本出发点,结合水利自身的特点,从水利战略形态的转换切入动态管理思想,用水利战略形态更替描述水利战略的动态管理发展过程,探索水利战略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运用历史研究方法对社会形态与水利管理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水利战略形态是特定时期的社会对水利的需求和基于水利能力的特定响应方式的结合。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不断提高的对水利的需求,以及水利自身能力的不断增强,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水利战略。 其次,用水利战略内容的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及水利战略形式的工程、市场和谐协两个维度叁种刻度表征水利战略形态,建立了水利战略形态模型,对水利战略形态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初步描述。并就每一种水利战略形态的历史演进和时空分布、外部环境和内部构成等特征进行具体的分析,清晰展示出水利战略的本质。 在此基础上,对水利战略形态的转换形式和转换路径进行深入分析,系统研究了水利战略转换的驱动因素。希望在清晰水利战略形态转换的静态结构的基础上,理清水利战略不同形态间的转换机制。 最后,运用内容分析等方法,根据水利战略形态模型,对中国水利战略演变及趋势进行历史分析,比较研究多年来存在于我国水利管理实践之中的水利战略,对其进行形态的划分及其特定形态的适用条件和的分析,希望能为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我国水利战略管理实践提供系统分析模式,并探讨不同战略形态在管理体制上的要求,以切实提高水利战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孙富行[4]2005年在《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研究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基础理论和支撑理论。系统地分析和定义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重点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与量化评价结果的一致性问题,提出了用满足程度或实现概率来表示水资源对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的表达方法,并将生态环境系统由承载条件转变为水资源的直接承载对象。在量化方法上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用量化指标和承载实现程度来表达水资源承载力的量化方式,并详细分析和提供了水资源承载力量化计算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水资源承载力量化以及定义与结果的一致性问题。通过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以及系统模型分析方法,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分析模型,确定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基础指标量化计算和分类指标体系评价的两步骤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量化指标简单、明确,评价指标全面、综合,静态和动态地表达了水资源承载现状和目标的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实现和协调程度。对水资源承载力量化计算所需要的边界条件进行了论述,提供了人口、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供需发展目标趋势与各态历经学说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对水资源承载力各子系统构成指标进行了筛选,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经比较选取了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对应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框架,有针对性地从资源性、结构性、经济性、技术性和管理性方面入手,分析了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方法和策略。在分析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根据研究成果,进行了海河流域人口、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趋势预测以及水资源供需分析,并进行了水资源承载力量化计算和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实用性。

郑洲[5]2008年在《基于干旱区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水权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浪费并存、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同在的现象和问题在我国干旱区绿洲比较明显和严重,根源在于该地区现行的水资源利用和配置体制存在一定缺陷。为此,利用水资源产权理论来探索干旱区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分配机制,旨在改进这一体制问题。研究方法及主要结果如下:1.在区域水权初始分配到各用水行业的层面上,对不同行业水权采用不同的模式或方法进行分配。具体来说,采用人口分配模式对基本需求用水水权进行分配,界定出石河子绿洲基本需求用水水权量为0.34368亿m3;运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理论以石河子绿洲为例分析了干旱区绿洲基本需求用水的水质保障问题,推出该博弈的混合战略Nash均衡公式。采用Tenent法和预留的分配模式对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进行界定和分配,得出石河子绿洲河道内生态环境水权量为2.165亿m3。采用目标规划模型对多样化需求用水进行分配,得出石河子绿洲多样化需求用水水权初始配额:农业用水为10.281亿m3,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为1.340亿m3,工业用水为0.739亿m3。2.在部门(或行业)水权初始分配到灌区的层面上,根据灌区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用水水平和生态环境等特点,采用混合分配模式将水权分配到灌区,得出石河子绿洲各灌区的水权配额:玛纳斯河灌区为11.371亿m3,安集海灌区为1.755亿m3,金沟河灌区为1.593亿m3,宁家河灌区为0.131亿m3。3.以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用水现状为基础,建立绿洲生态基本用水水权内部配置模型,得出石河子绿洲的天然绿洲生态环境水权配额为2.944亿m3,人工绿洲生态环境水权配额为0.561亿m3。4.以石河子绿洲区域初始水权为15亿m3为例,得到石河子绿洲基本生态环境水权分配额的下限为1.340亿m3,上限为3.505亿m3。5.建立用水效率、用水效益及用水政策相结合的绿洲农业水权内部配置模型,得出石河子绿洲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水权分配比例依次为60 : 11 : 23 : 6。经对比表明,运用该模型可有效降低目前种植业比例,显着增加牧草业比例,这不仅能有效改善长期种植棉花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同时也是干旱地区水资源配置的需要,也能有效解决棉花集中灌水带来的水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6.提出水权二次分配的原则、结构、运行机制和协调机制。以石河子绿洲的机动用水水权为例,采用市场模式,对这部分初始水权进行拍卖,建立了具体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解决目前对于河流机动用水的行政性分配导致的各地纷纷跑水、要水问题,能有效地激励用水户的节水行为。最后,简要介绍了干旱区绿洲某一灌区水权二次分配的实践。利用水资源产权理论,从初始分配和二次分配两个层次来探索干旱区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分配机制。结果表明,该方法将有所改进现行的干旱区绿洲水资源利用和配置体制。

陈杰[6]2003年在《中小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在城市总量中比重不断上升,但水环境日趋恶化,水资源形势严峻,防洪减灾任务繁重,城市水利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然而,城市水利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发展概念模型,这直接影响到城市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中小城市特征和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了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以及城市与水利、水利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提出了中小城市水资源供需变化的特征,以及城市水利发展阶段、目标、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系统、评价模型。建立了城市防洪标准的风险分析模型、模糊评价模型,以及排污收费模型和节水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角度研究城市防洪排涝、水环境管理、水资源利用的综合策略,从文化角度分析了水文化的内涵,提出了城市水域景观、水域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分析了政府、市场的两种调控行为,提出了城市水利项目分区的概念,认为可以通过以水利投融资、供水价格、管理体制这叁项改革来实现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调控目标。最后以淮安城市为模本,通过对淮安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提出了淮安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认为通过创建防洪保障城市、节水城市、生态城市,是可以实现城市水利持续发展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

陈丹[7]2007年在《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灌溉水价与农民承受能力研究》文中提出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是我国未来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水价政策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机制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农民是灌溉水价的承受主体,其承受能力是水价改革与政策制定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灌溉水价与农民承受能力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灌溉成本水价的合理性、农民对灌溉水价的承受能力和灌溉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叁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外部性、生态系统服务和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分析了灌排系统和灌溉农田生态系统的外部效益,探讨了灌溉供水服务和灌溉农业的正外部性,及其影响和内部化方法,以此研究灌溉成本水价的合理性问题。研究表明,灌溉供水服务和灌溉农业是具有显着正外部性的生产活动,水利灌排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均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灌区管理单位应定性为准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灌溉水价政策的制定需充分考虑灌溉供水服务和灌溉农业正外部性的影响,农民用水户对灌溉水价的承受能力是水价改革与政策制定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2)从农民经济和心理两个主要方面研究农民对灌溉水价的承受能力,表现为支付能力(Ability To Pay,ATP)和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农民同时具有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是灌溉水价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础。研究提出了农民对灌溉水价支付能力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支付能力水平界定的ELES模型(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支付能力综合评价的因子分析方法和灌溉水价标准调整的动态分析方法。五岸灌区对灌溉水价“无支付能力”的农户占6.1%,“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农户占9.7%,“有支付能力”的农户占84.2%,不同支付能力组农户的水稻生产投入和产出构成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对现状水费支出而言无显着性差异,且未超出农民经济承受能力,不同支付能力组农户表现有一定的提价空间。(3)主观支付意愿是客观支付能力的体现,从农民心理承受能力角度出发,提出了“农民对灌溉水价支付意愿评估的CVM(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主要包括前期准备与理论假设、调查问卷与调查实施过程的设计、CVM调查和数据处理等基本步骤。五岸灌区农户二分式与开放式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对十支渠改造工程表示赞成,但对工程的质量与服务要求较高,改造后试运行阶段的机械提水水价标准的合理范围为35~40元/亩。(4)提出采用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对CVM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的思路,研究提出了“农民对灌溉水价支付意愿评估的PR-CVM(Participatory Rural-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该方法主要是一种研究思路和框架,在实践中如何灵活运用是关键。优选支付卡式问题格式作为五岸灌区PR-CVM实证研究的WTP引导技术,农民对灌溉水价的支付意愿为36.03~64.01元/亩,农民认为目前合理的价格标准位于此范围之内,平均值为39.15元/亩,ATP与WTP之间不存在显着的一致性规律,不同ATP组农民的WTP投标值之间无显着性差异。(5)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灌溉水价改革与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自下而上”的行动策略进行发动、参与和设计,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协调、分配和补偿机制,是灌溉水价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础。主要利益相关者对灌溉水价改革的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起决定性作用是用水农户和灌溉供水经营者这两个最关键的利益相关群体。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是灌溉水价和灌溉管理体制改革的优选模式。依靠内部优势、克服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会、回避外部威胁,制定灌区相应的发展策略,不仅是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而且是灌溉水价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

张一鸣[8]2015年在《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利用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我国被联合国列为全球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制约因素。十八届叁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之道似乎愈发明显,既在水资源配置中引入市场机制,培育水市场。然而水资源能否像一般财产一样在资源配置中引入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机制还尚需验证。本文以水资源双重属性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对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发现水资源管利用管理体制构架缺陷与水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的缺失是我国水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得出我国应该在充分发扬与继承自身优势与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水资源利用国际经验的借鉴,以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改革为基础,构建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第一章,水资源属性的分析。正确认识水资源的属性是构建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水资源资源属性与财产属性的共生,导致水资源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又是受人支配的物。水资源的财产属性推动了水资源财产权利体系的构建,对应着人类的财产利益;而资源属性则化身为水资源财产权利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对应着人类的生存利益。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必须兼顾资源属性与财产属性,水资源相关立法应更多地关注分配的公平与利用的可持续性,“利用与保护兼顾”是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根本原则。第二章与第叁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梳理与启示。这一部分对建国以来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发展近路、取得的成就及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对制度生成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笔者对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改革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提升水资源管理效果、平衡行政管制与市场配置两种力量,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构建水资源财产权制度,既水权制度,将财产权作为水资源利用市场配置的特殊工具。第四章,对水资源利用国际经验的借鉴。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水资源危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国都在努力寻求解决办法。文章选取了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及组织,对其水文状况、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及水市场建设等情况进行考察,发现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构建的一些共性特征: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的公法色彩日益浓厚,国家公权力对水资源配置的干预力度逐渐加大;水资源管理逐渐从分散管理走向综合管理,从区域管理走向流域管理;水权制度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市场是水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选择。第五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选择。水资源公有制、中央集权式管理与科层模式的治水传统及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是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的体制优势。水资源利用管理应该在发扬优势的基础上,延续传统水资源管理中优秀因素,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国际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核心一是构建统一协调的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理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关系,实现涉水部门的协调合作,因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水资源利用法制不健全而产生的不足。二是在水资源利用中引入市场配置机制,重构水权制度,拟制一项有独立物权性质,能够在市场中自由交易的水资源使用权,为水资源的市场配置创造基础条件。第六章,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的改革。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主要是规定中央、地方、流域机构在各自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水资源管理体制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关系到水资源利用的未来发展形态和方向。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分为中央、地方、流域叁个层面,核心思想是实现我国法律规定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在中央层面,构建涉水领域部门管理的协作机制、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协调机制来实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并确定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代表人,避免政府既管水又用水,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一个可行的思路是成立一个与水行政管理部门相对分离的部门作为国家水资源所有权的代表,把水管理与提供水服务方面的职能分别交给不同的实体,降低利益冲突;在地方层面,地方政府负责水资源管理具体职能,深化水务体制改革与地方政府水资源管理考核体制;在流域层面,加强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综合性流域管理机构,并通过建立流域管理委员会、流域保护管理局与流域咨询协调委员会,形成决策、执行、协调叁层管理的组织框架,为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的目标打下良好的体制基础。第七章,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构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几近完善,唯独水权制度的供给十分稀缺,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对水权制度进行创设。然而,水权制度又是现代水资源利用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尤其是对水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建设应该是:以水权制度建设为基础,构建高效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市场配置制度。水权包括水资源所有权与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公有制的前提决定了水资源所有权无法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在水资源所有权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拟制一项具有独立物权属性的水资源使用权则是我国水权制度构建的核心。具体做法是将水资源所有权的部分权能转移给水资源使用权,使其成为一项活跃的、能够在市场中独立自由流转权利。同时,在水资源使用权拟制时注入水资源管理的目标,通过权利权能、运行范围、使用时间、水量份额等要素将其锁定,并设置权利运行的规则与形式,在实现水资源高效配置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水资源上都可以设置水资源使用权。通过对用水目的、产权界定成本高低等因素的考察,将水资源的供给分为“双轨制”,公共物品特性较强的用水由国家保留其所有权权能,这类用水上界定财产权的成本高昂,且公共物品在任何社会都是由政府提供比较妥当。

许晓彤[9]2006年在《跨流域调水规划技术支撑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系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时空分布变异性大,水资源空间分布与土地资源的匹配状况不理想,生态系统相对脆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与国民经济产业布局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一些水资源紧缺而人口集中、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为了解决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提出了外调水的要求。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已成为当代人的必然选择和行为的准则、目标和约束条件。一方面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宏观调配,另一方面调水会对生态与环境造成广泛而久远的影响,从而调水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焦点,反对调水的呼声与要求调水的呼声同样强烈。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论文通过总结现有调水工程的经验和教训,归纳跨流域调水的关键技术问题,并逐一从理论方法和实践应用上对其进行了探讨。论文辩证地分析了调水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认为调水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是要解决或缓解缺水地区竞争性用水矛盾给生态与环境造成的破坏;应用水资源叁次供需平衡分析,剖析缺水地区水资源情势,针对缺水地区竞争性用水的特点,研究跨流域调水的外调水与当地水合理配置的方法、准则与途径;论文研究了跨流域调水效果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水价形成机制、水价结构及制定策略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基于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简洁、直观、灵活、通用的跨流域调水规划方案综合评价与选优方法和工作路线;论文认为,法律、政府、市场、公众共同构成跨流域调水的社会保障体系,它是跨流域调水能够顺利实施、正常运营、发挥其应有效益和作用的必备条件。 基于以上关键技术问题的梳理和解决,论文以跨流域调水项目规划阶段为时间断面,以规划内容为工作平台,以跨流域调水的迫切性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的论证为纲,展开跨流域调水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方面的定量分析,将热力学熵原理和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跨流域调水系统分析,建立了跨流域调水系统及其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以收敛和谐为特征的综合判据,给出了跨流域调水规划论证的纲要和关键节点,系统地构建了以调水的迫切性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和社会保障为构架的跨流域调水规划的技术支撑体系,丰富和发展了水利规划方略,对跨流域调水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本论文以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规划为实际应用案例,对该工程规划的关键线路和重

于陶[10]2007年在《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项目管理日趋完善,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项目评价特别是后评价已成为关注的热点。水利建设项目作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后评价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对于项目的后评价及其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经济后评价、影响后评价和综合后评价等方面,而持续性后评价则重点不够突出。我国的持续性后评价在微观领域的运用,较多地是涉及到企业或区域发展这一层面,对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水利建设项目的持续性后评价则分析较少,评价仍以定性总结为主,往往流于形式,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标,缺乏定量的科学分析。 基于此,本文从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研究现状出发,重点探讨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从影响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的外部及内部因素出发,综合政策要素、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工程寿命持续性、财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这两大块六个方面构建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并就这六个方面,选择恰当的评价模型,量化其可持续性,判断其可持续发展程度。最后,将其实际运用于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的持续性后评价。

参考文献:

[1]. 中国水利可持续发展内部条件分析[D]. 胡其勇. 河海大学. 2001

[2]. 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 刘春生. 河海大学. 2002

[3]. 水利战略动态管理——水利战略形态转换研究[D]. 汪群. 河海大学. 2003

[4].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应用[D]. 孙富行. 河海大学. 2005

[5]. 基于干旱区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水权分配研究[D]. 郑洲. 石河子大学. 2008

[6]. 中小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D]. 陈杰. 河海大学. 2003

[7]. 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灌溉水价与农民承受能力研究[D]. 陈丹. 河海大学. 2007

[8]. 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 张一鸣. 西南政法大学. 2015

[9]. 跨流域调水规划技术支撑体系研究[D]. 许晓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6

[10]. 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研究[D]. 于陶. 河海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中国水利可持续发展内部条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