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护士加强麻醉药品安全管理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何颖,孙德峰,韩俊,刘若传,张宇,陈峤,孙忠良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麻醉护士加强麻醉药品安全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于2016年05月~2018年05月选取1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信封法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有74例,给予常规麻醉管理,研究组有74例,予以麻醉护士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管理,比较两组麻醉准备时间。同时同期选择我院24名麻醉医师,根据不同麻醉管理办法,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对两组麻醉管理手段实施后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分析数据,研究组静脉全身麻醉准备时间以及神经阻滞麻醉准备时间、椎管内麻醉准备时间均较短,与参照组麻醉准备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医师的管理满意度为(91.67%),与参照组麻醉医师的管理满意度(6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护士加强麻醉药品安全管理力度,有利于麻醉质量提升,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

关键词:麻醉护士;麻醉药品;安全管理;加强;应用价值;满意度;麻醉准备时间

参考现阶段临床中针对麻醉药品管理所提出的相关研究课题,发现通过设立麻醉护士,对进一步强化麻醉药品安全管理力度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提升麻醉药品管理力度,有利于麻醉管理质量提高[1]。在此研究环境下,我院于2016年05月~2018年05月,选择1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以及24名麻醉医师,对其设立麻醉护士,分析麻醉护士对加强麻醉药品安全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6年05月~2018年05月选取1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信封法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有74例,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18~79周岁,平均年龄(47.63±0.87);研究组有74例,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19~78周岁,平均年龄(47.18±1.3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麻醉管理方法

对参照组采用常规麻醉管理。

对研究组通过设立麻醉护士,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安全管理力度。构建手术室麻醉管理体制,并设立麻醉护士,对工作流程进行严格规范化管理,包括麻醉药品入库、麻醉药品验收、麻醉药品保管以及麻醉药品出库。严格遵循五转管理原则,将麻醉药品根据规定放置于麻醉药品药品专用保管箱中,并配置相应的钥匙两把,由两名麻醉护士进行双锁管理。合理安排麻醉管理排班制度,分为白班以及夜班,白班需要麻醉护士以及主任共同进行管理,夜班则需要值班护士以及医师进行共同管理,在这要注意的是,夜间手术需要使用麻醉药品时,值班医师需要收回红处方等物品,并建立专册进行登记。全部的麻醉药品在管理时,需要根据全麻、局麻以及止血、止吐等药品类型进行专药专柜保存,同时设定基数,做到定时补充[2]。

1.3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比较两组麻醉准备时间。并对麻醉医师的麻醉管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

1.3.1麻醉准备时间观察指标:对患者的静脉全身麻醉准备时间、神经阻滞麻醉准备时间以及椎管内麻醉准备时间进行观察统计。

1.3.2麻醉管理满意度评价指标:我院参考问卷调查法,自制了以满分为100分的麻醉医师管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要求麻醉医师进行客观填写,用以对此次麻醉管理质量、效果进行评价。将麻醉管理满意度评价等级分为三级,即为:100分~80分--非常满意;79分~60分--一般满意;59分以下--不满意。

1.4数据分析

统计学通过SPSS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麻醉管理满意度),用%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麻醉准备时间)通过x±s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麻醉准备时间比较

研究组各麻醉准备时间,均要短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准备时间比较(x±s)

注:与参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麻醉技术以及麻醉药品的应用范围、应用效率均得到显著提高,给无痛手术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这个过程中,麻醉药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其高危管理对象也不断增加,这都给麻醉药品管理带来难题,如果依旧采用常规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则不利于医院麻醉药品安全管理质量的提升,因此,如何选择更加科学、高效的麻醉药品安全管理手段,提升医院麻醉药品管理效率,成为了我院十分重视的问题。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在麻醉药品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设立麻醉护士,对麻醉药品安全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能够有效提升麻醉效果以及质量,大大降低了麻醉准备时间,有利于患者手术治疗顺利开展,与常规麻醉管理后麻醉准备时间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通过麻醉护理加强码子药品安全管理后,麻醉医师的管理满意度也显著提高(91.67%),要优于常规麻醉管理后,麻醉医师的管理满意度(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设立麻醉护士,能够强化医院麻醉药品安全细节管理,实现专人专职管理目的,大大提高了麻醉药品管理效果。同时通过构建麻醉药品安全管理体制,使得麻醉药品的入库、保管以及出库等工作流程更加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能够有效避免因入库保存等因素而引起的麻醉药品使用不规范事件发生情况。同时严格遵循五专管理要求,对麻醉药品以及第一类精神疾病药品进行严格管理,保障红处方药物量能够与空安瓿处于相符的状态中,同时可以分类保存麻醉药品以及普通药品,使得麻醉药品应用能够处于安全管理前提下,大大提升了麻醉医师的应用便捷性[3]。

综上所述,对临床治疗采用麻醉的过程中,积极设立麻醉护士,并进一步对麻醉药品安全管理力度予以加强,有利于提升临床手术治疗麻醉效果以及质量,能够大大缩短麻醉准备时间,对提高麻醉医师的管理满意度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应用价值优异,于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的意义较为深远。

参考文献:

[1]陈敏,王小芬,平永美.基于JCI标准指导下的麻醉科麻醉药品安全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02):77-78.

[2]凌大军,顾建霞.大规模手术室高流量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8):375.

[3]陈晓霞,隋成,吴美华.探讨麻醉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8):8-9.

论文作者:何颖,孙德峰,韩俊,刘若传,张宇,陈峤,孙忠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麻醉护士加强麻醉药品安全管理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何颖,孙德峰,韩俊,刘若传,张宇,陈峤,孙忠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