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波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波

李波

(长春君安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33)

【摘要】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患者子宫肌瘤减小,血红蛋白与腹痛情况显著改善,贫血情况得到了纠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米非司酮虽然不能完全替代手术,但是可以有效降低子宫肌瘤患者切除子宫的几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米非司酮;子宫肌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072-02

子宫肌瘤作为妇科最为常见的肿瘤疾病,是导致妇女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30~50岁的中年妇女。考虑到手术创伤和相关的并发症,以及子宫在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我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30~60岁,平均年龄为45.5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症状且伴有腹痛,治疗前3个月均未服用过激素类药物。所有患者经B超和妇科检查后均确诊为子宫肌瘤,其中肌壁间肌瘤患者为75例,浆膜下肌瘤患者为25例,黏膜下肌瘤患者为20例,其中多发性肌瘤患者占55%。所有患者均无脏器疾病,并在自愿情况下接受保守治疗。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以以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口服12.5mg/d,月经后的1~3d开始用药,疗程为6个月。在开始用药前,患者需由妇科医生与B超医生共同进行基本检查,内容包括肝肾功能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和肌瘤体积测量,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在用药过程中,患者每月需接受肝肾功能、血常规与尿常规妇科B超等方面的检查。在6个月的疗程结束后,由相同妇科医生与B超医生评价病情。患者用药结束后,需要对其进行6个月以上的随访。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1.4 疗效的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月经恢复正常,围绝经期的妇女顺利闭经,肌瘤消失或体积缩小80%以上;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月经显著减少,肌瘤体积缩小为20%~80%;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月经量没有明显变化,肌瘤体积缩小在20%以内。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贫血纠正评价为血红蛋白计数≥12.0g/dl。生活质量量表得分的分数高于基线数值则为患者主观症状出现改善,不变或者较低则为主观症状没有改善。

2.结果

在患者结束6个月的疗程后,医生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120例患者均完成6个月治疗疗程后,进入随访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肌瘤体积的变化情况

在患者遵医嘱服药6个月后,对其进行B超检查,确定肌瘤体积大小。在120例患者中,痊愈患者为30例(25%),有效患者为75例(62.5%),无效患者为15例(12.5%),总有效率为87.5%,共105例患者的治疗有效。在停止服药后,随访结果为:4例围绝经期的患者在停止服药后没有出现月经复潮,顺利进入了绝经期,101例患者停药后的一段时间内月经恢复了正常,7例患者随访时出现了子宫增大,进行子宫切除的治疗,而其他治疗无效患者则大多进行了子宫切除手术,或单纯子宫肌瘤切除术。

2.2 患者血红蛋白与腹痛情况

在经过服药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腹痛与生活质量评分有了显著改善,除了治疗无效患者以外,114例药物敏感患者的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贫血情况得到治愈,通过X2的检验,治疗前后患者的贫血患病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107例患者腹痛情况明显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的平均值经过X2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米非司酮对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与腹痛情况有显著效果(具体结果如表1)。

表1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例)

时间例数血红蛋白(≥12.0g/d l)腹痛减轻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前120 0 0 55

治疗后120114107100

P值<0.05<0.05<0.05

2.3 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在治疗的过程中,虽然部分患者出现了轻微不良反应,但是仍然全部完成6个月治疗疗程。25例患者出现了体重增长;8例患者出现了潮热(如皮肤升温、心跳加快、感觉焦虑和满脸通红等);80例患者出现了消化系统不耐受(如腹泻、呕吐和恶心等);7例患者出现了子宫内膜增生等。

3.讨论

子宫肌层组织中有大量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而这些受体在子宫肌瘤中含量比肌层组织中含量更高,其中孕激素受体数量高于雌激素受体数量,因此,子宫肌瘤局部能结合大量雌孕激素,进而刺激肌瘤细胞不断分裂增生,使瘤体不断增大。因为孕激素受体调节剂对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较为显著,所以由此推断出米非司酮对治疗子宫肌瘤有显著疗效。子宫肌瘤是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其核分裂处于黄体期时最为活跃,而临床、组织学与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也证明,孕激素对促进肌瘤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米非司酮作用机制为竞争性和孕激素受体进行结合,从而起到阻挡孕激素方面的作用,应用在子宫肌瘤的治疗方面时,可以有效减小子宫肌瘤体积。同时,米非司酮可以纠正贫血,使患者减少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米非司酮能帮助处于围绝经期的子宫顺利闭经,从而使患者的子宫肌瘤出现萎缩,最终达到保守治疗的效果。对于年龄较轻或者尚未生育的患者,米非司酮能作为替代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同样可以起到缩小子宫肌瘤体积的作用,使患者免受手术产生的身心伤害。在本研究中,患者服用的米非司酮剂量为12.5mg/d,在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肌瘤体积明显减少,阴道不规则流血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患者贫血情况得到了纠正,大部分患者的月经恢复了正常,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虽然有些患者出现了体重增加、潮热、消化系统不耐受和子宫内膜增生等不良反应,但是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临床治疗。在随后对疗效较好患者进行的随访中,只有7例患者因为子宫增大而采取了手术治疗,4例围绝经期的患者在停止服药后顺利进入了绝经期,其余患者月经顺利复潮。由此可知患者对12.5mg米非司酮产生的不良反应有耐受度,利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茹.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0,10:149-150.

[2]黄起.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90例临床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2:931-932.

[3]张长伟,邱昭平.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207例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7:58.

[4]冯金辉,陈丽萍,支霜,王晓峰,朱雪琼.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 中国性科学,2013,05:27-29+42.

论文作者:李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4

标签:;  ;  ;  ;  ;  ;  ;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