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处 2566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掌握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相关部门要加以重视。目前,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所以相关国内工作人员要合理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以此来保证水利水电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应用
引言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成品的使用寿命,总而言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水利水电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常常存在老化、因水利负荷而发生质量问题,不但给水利工程的日常应用带来困难,还会引发严重的事故。本文就混凝土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展开了探讨,对于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重要性
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简称“砼”,是由不同成分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配置,搅拌形成的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价格低、质量好、操作简单等优点,也正是这些优点,使混凝土的使用量逐渐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因为其具有原材料丰富、成本低、耐腐蚀性高等优势,混凝土这种人工石材可以降低水和酸碱材料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腐蚀,增加水利工程的耐久性。混凝土不同于木质材料和金属材料,木质材料通常会被腐蚀出现腐烂的现象,金属材料则会因为腐蚀出现生锈的现象,大面积使用这些材料,会增加维修的成本,而一些较好的耐腐蚀性的高分子材料,购买的成本价格过高,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提倡大量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利工程成本高、抗腐蚀性弱等问题,另外混凝土的刚度较强,可以抵挡水流的冲击,进而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1、注重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混凝土的构成要素有很多,其中比较传统的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构成。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混凝土不断出现并逐渐投入使用。例如钢筋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剂、聚合物混凝土等等。所以,面临多种多样的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就要注重选材,在材料配料方面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首先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不同类别,选择符合其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此外,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注意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当然其保水性、黏聚性和流动性也不可或缺。最后,当地当时的气候条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应该注重气温差异,必要的时候可根据温度随时采取调整措施,加强对混凝土表面的保护。如采取接缝灌浆等预防措施,避免发生裂缝、冻害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混凝土配比优化
混凝土不仅要合理的选择原材料,还要合理的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水泥是形成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水泥的水化热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所以在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设计时,要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水泥水化热的影响,在水泥材料的选取上尽量选择地热硅酸水泥,这种水泥配比形成的混凝土水化热程度不高。另外,在配备混凝土时,也要注意其他成分的配比,并且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凝固时间,按照混凝土的配比步骤严格制作,在配置完混凝土之后,还要对混凝土配比进行检验,看混凝土强度和水热化的程度是否满足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将这批合格的混凝土投放使用。
3.混凝土浇筑
在进行浇筑以前,必须做好一应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对收缩应力、温度应力等数据进行详尽细致的计算,掌控其出机温度。施工中通过将砂石、水泥等原材料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并在搅拌时加冰等方式控制温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等物进行验收,然后将模板立在清扫干净的基层上,令其与基层紧贴。按石、水泥、混合料、砂的顺序将原料加入料斗,再放入搅拌筒。加料类别、数量和搅拌时间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不可擅自更改。现在常用的浇筑方法是泵送浇筑,采用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或斜面分层等浇筑方式,对其由低到高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不能停顿,必须连续施工完成。浇灌混凝土后振捣应捣实,令其保持平稳,直到混凝土不下沉,无气泡。而对于钢筋十分密集的基梁交叉部位,振捣时应注意从四周插振捣棒,预留插棒孔,有必要处实行二次振捣,确保工程质量。振捣后被覆麻袋,继续铺筑。
4.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工作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也十分重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可以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等问题,另外,影响混凝土的因素有很多,温度和湿度的改变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早期就应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避免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混凝土的养护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养护方法,因为每个季节的温度和湿度都是不同的,夏季温度较高,要经常对混凝土进行冷水喷洒,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当冬季温度过低时,可以采取铺盖棉被、麻袋等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可以有效的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三、强化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浇筑准则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是混凝土施工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做好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势在必行,当然,要想做好浇筑工作,就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几点浇筑准则。第一,自重大的项目首先浇筑,自重小的项目接下来浇筑,这是必须遵循的顺序。第二,为了不干扰高度较低的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应该首先浇筑高度较大的建筑物。第三,有主有次、抓好关键,在确定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流程之后,重要的地方应该首先被浇筑,而那些分布比较零散、重要性不突出的地方应该接下来浇筑,如果能够保证重要的地方不受影响,也可以实行穿插式的浇筑方式。
2、增强原材料进场的质量掌控
显而易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否达标受到水泥质量的影响甚至是决定,因为一旦每级配石子粒径含量的转变,就会致使混凝土级配相应的发生转变,就连搅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也会在一定程度受到影响。为了达到增强混凝土质量的目的,必须要从源头抓起,即保证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如果达不到质量标准,就放弃对这种混凝土材料的使用。笔者查阅了相关的书面文献后发现,骨料中大量的存在有害物质,当然,有害物质的存在在所难免,但是如果严重超过标准就显得过分,因为一旦有害物质超过国家制定的标准,就势必会影响水泥的水化,混凝土的强度被迫降低,骨料和水泥石二者之间的粘结程度也会急剧降低,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在施工的时候发现砂石的含泥量不符合规定和标准,应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向上级部门汇报,一定要如实、全面、细致的汇报,上级部门就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与解决方案,混凝土的质量等级在会更容易得到保证。
3、增强浇筑、振捣质量掌控
浇筑以前,应当对钢筋与模版实行检验,以确保其具有混凝土的浇筑要求,假如使用的是分层分块浇筑措施的话,应当联合钢筋的密集水准与构造的特征来确定每一层的高度。在分层高度的掌控上,通常为插入式振捣器效果长度的1.25倍,假如振捣使用的是平板振捣器,则应当掌控分层的厚度,浇筑的流程应当尽量接连,假如一定要出现隔断,要尽量的减短隔断的时间,确保在前层的混凝土初凝前能够还原施工。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为了使工程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共同得到发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就要广泛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是否得当关系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相关部门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荆义永.混凝土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门窗,2017(11):99.
[2]何育峰.水利水�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5):1941-1941.
论文作者:张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水泥论文; 温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