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导致的亲社会行为:来自贫困大学生的实证研究_亲社会行为论文

弱势引发亲社会行为——来自贫困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弱势论文,贫困论文,实证研究论文,大学生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亲社会行为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这一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Science杂志在其125周年特刊中亦把该问题列入了125个重要科学问题的前25个。我国2009年973计划立项项目“攻击与亲和行为的机理和异常——多学科多层次交叉研究”的目的也在回答这个科学问题。

理解亲社会概念的关键是理清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关系——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是并列的两个概念?抑或利他行为是亲社会行为中的一种?两种观点都得到了研究支持。例如,Staub主张亲社会行为与利他行为是不同的,利他行为是指只对别人或别的团体有益的行为,即这种行为只给他人带来福利,而对行为者本人并不带来任何物质利益;亲社会行为则是指对他人带来利益的行为,但是行为者并无真正的助人意图,甚至还有获得某些物质利益的目的①。即两种行为的动机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这两个概念只能是并列的关系。Eisenberg等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利他行为是出于自愿而有益于他人的行为,亲社会行为一般指有意助人而不考虑动机的行为。因此一种亲社会行为,比如助人,可能是出于利他的目的,也可能出于利己的动机,比如得到报酬或社会认可②。Krebs等人③ 整合不同研究者的观点,提出将亲社会行为设想成一个行为的连续体,一端是最大限度增加自我利益的行为倾向,另一端是最大限度增加他人利益的行为倾向④。所以在Krebs看来,亲社会行为包含了利他行为和其他一般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这种最宽泛的定义被大多数研究者认可和接受。因此在本研究中,亲社会行为是指为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而不管行为人的动机是什么。

生物个体的利他行为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难以解释的现象之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认为:在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时(如疾病、地震、洪水、野兽等),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弱小且无助的,而个体间的互相帮助、合作则大大增加了个体生存的概率,由此产生的互助行为甚至可见于原本敌对的个体之间。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对弱势情境的适应性反应很有可能遗传给后代。在汶川地震发生1个月、4个月和11个月后,研究人员分三次调查了灾区(四川、甘肃)和非灾区(河北、北京、福建)近8500名居民的亲社会行为水平。三次调查的结果显示,随着居住地灾情严重程度的增加(从非受灾、轻度受灾、中度受灾到重度受灾),居民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均随之增加。这表明,弱势程度越高,人们的亲社会行为水平越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由地震造成的弱势逐渐减缓,居民的亲社会行为水平随之降低⑤。有报道称,汶川地震最大的一笔私人捐款来自于唐山地震的一个孤儿。而唐山,也是全中国为汶川地震捐款最多的城市。这亦表明,弱势效应可以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另外,韩茹、李纾、施建农等⑥ 的研究发现儿童在感知到劣势的情况下(在他人的地盘上或在他人掌控下)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这研究均支持了弱势会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假说,也为解释合作、助人、分享等利他动机或非利他动机的亲社会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弱势群体,其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是否会更容易具有亲社会性呢?这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以往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情景测验法、同伴提名法、自我报告法和访谈法等。这些研究方法的采用虽然让我们对亲社会行为的本质有了较好的认识。但是,亲社会行为是社会称许性较高的行为,受社会判断和自我认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传统方法的研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内隐联想测验(IAT,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是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范式中的一种经典方法。采用该方法研究亲社会行为,一方面可避免外显的测查方法带来的社会称许性现象,提高研究信效度;另一方面,对于揭示可能存在的亲社会行为的无意识或内隐性特征具有明显的优势。本研究试图通过研究大学生的内隐亲社会性,探讨内隐联想测验(IAT)对于内隐亲社会性研究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国际上将这类学生统称为“低收入大学生”(low-income undergraduates)。我国则称为“贫困大学生”(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个人家庭因素和经济条件的差异,高校中一直存在着贫困大学生群体,但贫困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和由于贫困所导致的其他问题,则主要是在高校大规模扩招和收费制度改革以后体现出来。从高校收费制度在我国开始实行,贫困大学生就成为大学校园里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适应问题也成为学校与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300多万人,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西部地区贫困生比例更高。以往研究认为,由于经济窘迫,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的生活质量、学业成就以及国家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等,因此,贫困大学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组成部分,成为急需社会关注的对象。

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来自各个方向的帮助,他们在接受资助的同时会不会比普通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来回报那些得到的帮助?还是像某媒体曝光的那样接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不懂得感恩?本研究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外显和内隐亲社会行为进行测量,来探究贫困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特征,同时进一步验证弱势效应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从郑州某大学大一年级抽取学生176名,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各88人,男女各半。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根据国家贫困生助学金评定标准在该系享受国家特困和贫困助学金的学生。剔除未完成问卷的外显测验无效被试8名,内隐测验错误率过高的无效被试36名。外显测验和内隐测验均有效被试为131人,其中贫困大学生66人,非贫困大学生65人,男生66人,女生65人。所有被试视力正常,计算机基本操作熟练。

(二)实验材料

1.外显亲社会行为的测量

寇彧、张庆鹏⑦ 发现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原型由四个维度构成,这四个维度分别是遵规与公益性亲社会行为、利他性亲社会行为、关系性亲社会行为和特质性亲社会行为。心理学上一般从分享、捐献、合作、同情、助人及义务劳动等方面划分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

本研究采用余娟⑧ 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中编写的《亲社会行为量表》,该量表从控制行为、帮助行为、分享行为、友好行为、合作行为、调节行为和公德行为七个维度,通过30道题考察被试的亲社会行为倾向。与同伴提名法相比,其施测、量化都比较方便。经过信效度检验,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较好,总量表的α达到0.90;量表各维度与总分间的相关明显高于各维度间的相关,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本研究以一个班级的50人为小样本(男女各半),运用同伴提名法,选出亲社会得分高的人,发现与自评量表的结果呈高相关(r=0.637),因此该量表可以用作青少年的亲社会性评价。

2.内隐亲社会行为的测量

IAT实验程序采用美国Inquisite专业心理软件公司的专业软件编制,该软件支持汉语编程,在我国有关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内隐亲社会性测量包括亲社会性评价IAT和自我亲社会性信念LAT。

亲社会性评价IAT考察的是个体的亲社会性相关图式与评价概念之间的联系,评价维度属性词包括积极和消极评价。亲社会性维度包括8个样例:奉献、帮助、支持、保护、让座、献血、捐款、义卖;偷盗、贩毒、谋杀、诈骗、欺骗、走私、强占、吝啬。考虑到被试对亲社会行为的态度涉及情感和评价两个过程,因此评价维度选取了情感性和评价性两种。评价维度包括积极词和消极词各14个:聪明、高尚、成功、正直、自豪、坚强、能干、价值、舒服、愉快、拥抱、钻石、荣誉、黄金;愚蠢、退缩、卑鄙、冷漠、痛苦、无能、讨厌、无助、可怕、苦恼、尸体、死亡、呕吐、毒药。

自我亲社会性信念IAT考察的是个体的亲社会性相关图式和自我概念之间的联系。自我-他人维度包括8个样例:我、我的、自己、自己的、自个儿、自个儿的、本人、本人的;人家、人家的、他人、他人的、别人、别人的、外人、外人的。亲社会性维度与亲社会性评价IAT测验中选取的词汇相同。

所有词汇均从《现代汉语动词分类词典》挑选出20个表示“亲社会”和20个表示“非亲社会”的双字动词,请50位学生从这40个动词中分别挑选出8个表示“亲社会”和8个表示“非亲社会”动词。要求有较为常见,尽可能具有鲜明的亲社会性或非亲社会性,且尽可能是中性词。Dasgupta,MeGhee和Greenwaid等⑨ 研究表明,刺激词的熟悉程度对结果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这次试验的词频没有规定。

3.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内隐联系测验的操作步骤分为七部分,如表1所示。

在统计分析之前,遵循Greenwald等人⑩ 的数据处理模式,对IAT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第3、4、6、7步的数据都进入统计。保留错误反应的反应时,而且直接用原数据而不做额外处理,因为IAT的程序设计本身已对错误反应给予反馈并要求重新做出正确反应,这就额外延长了错误反应的反应时。错误率超过30%的被试予以删除,反应过快超过10%的被试予以删除。删除大于10000ms和小于300ms的数据,最后的数据进行转换求出D值。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和录入数据后,分别以学生类型和性别为自变量,以被试在内隐测量的反应时和外显测量的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依据研究目的选择多元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处理方法。

三、结果分析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不同性别被试的外显与内隐亲社会性差异,对其分别采用2(学生类型)×2(性别)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其中,学生类型、性别为自变量,外显与内隐攻击性为因变量。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外显亲社会性的学生类型(F(1,131)=0.598,p=0.441)、性别(F(1,131)=3.047,p=0.083)主效应以及学生类型和性别的交互作用(F(1,131)=0.106,p=0.746)均不显著,说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男生和女生的外显和内隐亲社会性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内隐亲社会性评价的学生类型(F(1,131)=5.129,p=0.025)主效应及学生类型和性别的交互作用(F(1,131)=7.807,p=0.006)显著,说明不同类型大学生对于亲社会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并且学生类型和性别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内隐自我亲社会性的学生类型(F(1,131)=9.610,p=0.002)主效应显著,说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对于自我的亲社会性高低评价存在显著的差异。

对于内隐亲社会性的学生类型主效应显著,就亲社会性评价和自我亲社会性分别作进一步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3所示。

表3的数据可以说明,在内隐亲社会性方面,贫困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评价比非贫困生更积极(t=2.152,df=122,p=0.033),且贫困生对自我的亲社会性评价也高于非贫困生(t=3.133,df=122,p=0.002),差异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水平。

四、讨论

本研究表明,在内隐亲社会性方面,贫困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评价比非贫困生更积极,贫困生对自我的亲社会性评价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韩茹、李纾和施建农(11) 提出,弱势心理能够引发更多的合作、分享、互助行为。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来自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当他们来到位于城市的大学,会产生地域弱势心理。在弱势效应的影响下,贫困大学生会倾向于表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由于这种弱势心理通常是无意识的,因此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更具有内隐亲社会性倾向。

对于弱势促进亲社会性的机制,可以尝试从社会责任感和移情的角度进行解释。施瓦茨的利他理论提出,对他人的需要及自己能提供帮助的意识,即移情,和在特定情境下不否认个人责任的倾向,两者是决定人们是否助人的重要因素。实证研究进一步表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移情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倾向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张志学的研究通过选举班风负责人的角色训练,使被选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发生了变化,随之亲社会行为也增多。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学生会和班级干部群体中,贫困大学生占很大一部分,并且作为被试参加了此次实验,即他们更可能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而促进亲社会倾向。另外,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由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而引发的弱势情境,会使他们产生改变环境的愿望及更强的移情倾向,他们更容易同情与自己际遇相似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下他们会更具有亲社会倾向。而移情能力和对责任感的承认,通常是不需要意识加工的,更多处在无意识水平就做出是否表现亲社会行为的决定。这一点也支持了亲社会行为的内隐性。

虽然研究结果显示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外显亲社会性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在现实中贫困大学生确实比非贫困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根据该校老师的评价,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乐于参与学校和院系组织的集体活动,在义务劳动和志愿者活动中,贫困大学生也更积极。外显测量显示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外显亲社会性差异不显著,可能是由于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社会称许性较高的行为,采用问卷调查会使被调查对象选择社会认同高或符合当时社会道义的答案,从而造成调查结果与现实差异较大,这是外显测量的一个局限性。因此,无论是贫困大学生还是非贫困大学生,都倾向于对自己做积极的外显亲社会性评价,导致外显量表测量结果差异不显著。贫困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外显亲社会行为大概是因为贫困生每年可以获得由国家提供的助学金以及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岗位等多方面的奖励,相对于非贫困大学生,他们从学校院系得到的帮助较多,或许能够激发他们回报式的亲社会行为相应增多。另外是否积极参加公共活动也是评定奖、助、贷的一个因素,亲社会行为作为一个激励因素,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激励作用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从而也能使贫困大学生表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质化研究的访谈中也有类似的发现,鄢呈玥(12) 在贫困大学生受助施助的行为与心理特征研究中通过访谈发现贫困生均具有较高的利他动机,并均具有典型的利他行为,且部分个案的利他程度还比较高。在深入访谈过程中,四名受访者中的三位表示自己通过利他行为提高了自我效能感,而较好地缓解了因受助现实而造成的主观效能感降低的状况。Bargh和Pietromonaco(13) 认为,个体力图以某种行为获得某种目标的多次重复,可以导致个体该行为的自动化和习惯化。正是由于这种正强化的多次重复,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更容易对亲社会行为及其积极评价形成自动化和习惯化加工。Alexander,Todorov和Bargh(14) 进一步提出,个体行为习惯化以后,环境中相关线索会导致个体前意识的、自动化心理活动过程,且这一过程不需要个体的意识性监控。这进一步证明了亲社会倾向的内隐性。

可见,贫困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他们要想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通过互助、合作等亲社会行为,有助于他们减少经济拮据这一弱势环境的压力,建立起的人际交往圈可以减少他们的孤立感,而且经检验弱势效应具有长时间的持续效果。本研究相信贫困大学生的亲社会倾向产生于中学时代并将持续影响其一生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本研究支持弱势效应能够引发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但是个体作为社会化的产物,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受到亲社会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意识、当时情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价值取向,特别是亲社会价值取向作为价值观的一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外界影响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因素。但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必须借助于情境的激活作用以及其他各种人格和情境因素。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才能准确预测和解释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收稿日期:2010-09-07

注释:

① 杨志强:《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动机现状分析》,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② 商庆高:《工读学校学生与普通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移情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③ Krebs D.,Hesteren F.V.,“The Development of Altruism:Toward Integrative Model”,Development Review,vol.14,1995.

④ 李丹、姜企华:《助人意向、助人方式与移情反应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2年第1期。

⑤ Li-Lin Rao,Ru Han,etc,“Disadvantage and Prosocial Behavior:The Effect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in press.

⑥ Ru Han,Shu Li,Jian-Nong Shi,“The Territorial Prior-Residence Effect and Children's Behavior in Social Dilemmas”,Environment and Behavior,Vol.41,No.5,2009.

⑦ 寇彧、张庆鹏:《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⑧ 余娟:《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⑨ Dasgupta N.,McGhee D.E.,Greenwald A.G.,Banaji M.R.,“Automatic Preference for White Americans:Eliminating the Familiarity Explana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Vol.36,2000.

⑩ Greenwald A.C.,Nosek B.A.,Banaji M.R.,“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1.An Improved Scoring Algorith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85,No.2,2003.

(11) Ru Han,Shu Li,Jian-Nong Shi,“The Territorial Prior-Residence Effect and Children's Behavior in Social Dilemmas”,Environment and Behavior,Vol.41,No.5,2009.

(12) 鄢呈玥:《浅探贫困大学生受助施助的行为与心理特征——一项关于贫困大学生受助与施助过程的质的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第91期。

(13) Bargh,J.A.,Pietromonaco,P.,“Automa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Social Perception:The Influence of Traitinformation Presented Outside of Conscious Awareness on Impression Form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Vol.43,1982.

(14) 戴春林、杨治良、吴明证:《内隐攻击性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5年第1期。

标签:;  ;  ;  ;  

弱势导致的亲社会行为:来自贫困大学生的实证研究_亲社会行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