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理论谈老年眼科疾病及治疗对策论文_伍岚

从中医理论谈老年眼科疾病及治疗对策论文_伍岚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广东 深圳 518116)

【摘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明显,一些与老年人相关的眼科疾病也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本文试从中医理论出发,对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变等三种老年眼科疾病的病理及症状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疗对策,以期能为老年眼科治疗提供更多建设性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老龄化;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眼部疾病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345-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据有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左右,这也预示着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也使与其相关的一些眼部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变开始呈现上升的趋势。如何营造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社会生活环境,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等问题,正成为广大医疗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1.中医理论谈老年眼部疾病形成的原因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眼病的发生都与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肝、脾、肾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审视瑶函》中说:“真精者,乃先后二天元气所化之精,只有肾精充足,五脏六腑之精气才能上注于目,而目视精明。”又如,《兰室秘藏》中说: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察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六腑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总之,中医认为,老年人眼病高发的原因多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肝肾精气不足所致。因此,在针对老年眼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上,中医学并不着重于疾病的异同,而是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药物、针灸、穴道按摩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并由此形成一系列特殊的治疗理念和对策。

2.老年常见眼科疾病及治疗对策

2.1 白内障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眼科疾病,临床表现为眼球水晶体老化,视力减退、视物不清。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白内障的发生主要是因肝肾阴虚、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无以濡养目窍而致,因此在治疗时,应以滋补肝肾、健脾和胃、清肝明目、解郁通络为主要原则。具体如下:

(1)肝肾不足者,症状为眼睛干涩、舌苔薄白、男性易小便频数或不畅,治宜补肝益肾、滋阴明目,可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脾肾阳虚者,症状为视力模糊、说话无力、舌苔发白,治宜益气养血、补益脾肾,可用六君子汤、十全大补汤加以缓解。

(3)脾胃气虚者,症状为视物不清、四肢乏力、面黄肌瘦,治宜健脾益气、养胃明目,可用六味地黄丸、磁朱丸加减。

除根据不同病理辅以中药治疗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还可以配合针灸疗法和耳穴按摩巩固疗效。此外,患者平时可多食含维生素A、C、E类的食物,如枸杞、红枣、芝麻,绿色蔬菜等,帮助预防白内障或者病情恶化。

2.2 青光眼

青光眼是白内障发展到一定时期,眼内的水晶体发生膨胀使眼压异常升高,出现视功能障碍,并伴有视网膜形态学变化的一种疑难眼病,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

中医认为,青光眼的发生,“皆因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也”,所以治疗青光眼不仅要着眼于患眼,还要调整与之相关的脏腑、经络、气血等机体,并根据不同病理采用“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具体如下:

(1)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症状为视力下降、角膜水肿、恶心呕吐,治宜清肝泻火、养肝益阳,早期患者可用药物治疗,如眼压控制不理想则须手术治疗。

(2)开角性青光眼患者,症状为眼胀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缩小、视盘浅层出血,治宜舒肝解郁、柔肝滋阴、补益肝肾。早期患者可用药物治疗和针灸按摩,如眼压控制不理想,则需手术治疗。

2.3 黄斑病变

黄斑病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眼科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老年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并发黄斑出血、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视锥细胞营养不良等,病情严重者可导致视力下降或丧失。

中医认为,黄斑病的发生,主要是因老年患者肾精不足、脾阳虚弱、目失濡养而导致眼部黄斑流血、水肿所致,治疗应以滋补肝肾、健脾益气为主。具体如下:

(1)心营亏虚者,症状为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治宜养心补血、宁神开窍,可用益肝活血明目丸加减,也可补充叶黄素等营养物质,缓解病症。

(2)肝肾不足者,症状为视力减退、头晕耳鸣、疲劳乏力、腰膝酸软,治宜补益肝肾,开窍明目,可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3)肝气郁结者,症状为视物模糊、头晕目胀、抑郁易怒、口苦肋痛,治宜清热疏肝、行气活血,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4)脾肾阳虚者,症状为视力渐降、视物模糊、面白形寒,腰膝酸冷、少气乏力、舌淡苔白,治宜补脾益肾,温阳通窍,可用明目地黄丸、归脾汤等。

尽管以上三种老年性眼部疾病发生的部位、症状、病理都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的病机都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尤其与肝脾肾功能衰退有关。根据“五脏六腑之精气注于目”中医理论,三种眼部疾病的治疗都应以有益气健脾、滋补肝肾为主,在治疗过程中,既可采用个性化辩证论治的方案,如内服外敷、针灸治疗、穴位注射、中西药合用等,也可以采用激光或光动力学等疗法,最终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3.小结

眼科手术的复杂性,以及老年眼病患者身体的差异性,都使中医治疗老年眼科疾病具有西医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的社会生活,帮助他们克服自身以及外界所带来的诸多不便,使他们能够安度晚年,也是当前广大医疗工作人员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本文从中医眼部治疗实践出发,对老年群体常见的三种眼疾提出不同的治疗理念和对策,希望能对老年眼病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曾庆华,主编.中医眼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2]熊毅,唐建明,朱蓓菁,杨森,赵婕.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前房角变化[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3(08).

[3]王宁利.目前青光眼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华眼科杂志,2002(12).

[4]刘绚丽,李平华.年龄相关黄斑变性亚临床炎症机制的研究现状[J].国际眼科杂志,2014(03).

论文作者:伍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  ;  ;  ;  ;  ;  ;  ;  

从中医理论谈老年眼科疾病及治疗对策论文_伍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