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伴随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大众对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针对工程建筑来说,使用最多的施工材料是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施工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混凝土的大量应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若想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概述
(一)土木工程建筑
一般来说土木工程建筑的定义为利用多种施工材料、基础设备进行工程勘测设计以及工程施工建设、施工后保养与维护的技术型活动。土木工程在建筑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从基本属性来看, 土木工程建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综合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土木工程涉及更加广泛的内容, 例如涉及勘查、设计和施工等综合性的学科。 (2) 社会性, 土木工程建筑表现了不同时间段不同的文化水平、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以及技术水平。 (3) 实践性, 土木工程建筑是在大量的实践经验上发展起来的,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二)混凝土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 一般是指通过胶凝材料把收集好的材料凝结在一起的用于工程建设的复合型材料的统称, 又可以称为混凝土。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抗压能力强及耐久性良好的特点,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被频繁使用, 其质量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乃至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土木工程建设单位需对混凝土加以严格控制, 以免因其质量问题为整体的施工质量埋下安全隐患。
(三)混凝土结构特点
混凝土结构指的是利用混凝土及其相关材料构造而成的一种新型结构, 主要由素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三个部分构成。混凝土结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制造混凝土结构的工序较为简单, 而且操作起来更加容易。 (2) 原材料来源价格低廉、取材方便, 性价比较高。 (3) 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与耐火性, 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强。 (4) 使用方便, 利用整体浇灌得到的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模性。 (5) 性能易调节, 可以满足多种建筑工程的需求。
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过程混凝土易产生裂缝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需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构筑混凝土结构, 由于混凝土实际上属于一种混合材料, 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裂缝现象, 对整个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分别是表面裂缝、贯穿裂缝和结构深层裂缝, 表面裂缝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影响较小, 但贯穿裂缝和结构深层裂缝则会危害建筑物的安全。引起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 施工单位应对其原因加以分析, 避免裂缝问题的产生, 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二)调配混凝土的技术不规范
混凝土的调配技术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混凝土的调配技术, 使其达到合理化、规范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最先是在实验室里进行调配的,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出了合适的配比, 可以达到施工需求, 具有规范、科学、合理的特点, 但在实际施工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例如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施工单位过度追求利益等原因, 根本无法按照实验室的科学配比和调配技术进行工作。调配混凝土的配比和技术不过关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进而降低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 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三)混凝土材料质量不合格
近年来我国对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工程标准规定渐趋严格, 传统的手工测绘技术暴露了较多缺点, 例如手工测绘技术主观性较强, 如果采购人员采购的材料不符合混凝土结构自身的强度要求或者检测员检查不够严格, 很难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 从而无法满足土木工程施工中对混凝土质量的要求。混凝土材料质量不合格严重阻碍了现代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作用的发挥, 同时也拉低了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施工单位须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 加强对测绘技术的研究。
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一)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方案设计原理
针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环节中混凝土的特征和特点, 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中, 需要全面考量施工组织合理性以及混凝土自身的收缩性质和温度应力, 从而达到全面降低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对此, 我国某地区的土木工程建设单位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时, 重点加强对所选用混凝土材料质量的监管力度, 提高验收标准。同时将膨胀剂应用到施工基础材料当中, 提高混凝土在使用环节应用的物理特性, 确保施工结构稳定性得到保证。
(二)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1)增强对混凝土温度应力把控
增强对土木工程施工建筑环节混凝土温度应力的把控, 首先需要控制好混凝土调制配比。因为水泥在水化时, 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但由于受混凝土特性的影响, 其热量不能完全释放出来, 反而会集中在混凝土材料内部, 导致混凝土由于受热出现相应的温度应力。因此在调制过程中, 需要控制好水泥的使用量。例如, 我国某地区的土木工程施工单位采用了其他材料代替部分水泥, 并且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 该地区建筑施工单位还添加一定量的碱水剂,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此外, 在调制混凝土时, 提高搅拌技术, 保证良好效果的搅拌, 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全部释放出去。
(2)降低地基对混凝土约束
若混凝土内部结构温度应力持续增大, 则混凝土原本的约束力也会相应变大, 所以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约束力的目的。对此, 我国某地区的土木工程建筑公司采用了暖棚法、覆盖法以及蓄水法等多种方式, 全面提高保温能力, 以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此外, 在浇筑混凝土时, 若同时浇筑的面积过大, 则会造成混凝土材料厚度过厚, 因此容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基对混凝土材料的约束力。对此, 该地区公司通过设置相应滑动层的方式, 有效降低混凝土材料的厚度, 利用科学合理的滑动层, 将外部地基的约束力有效降低。
(3)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质
根据现阶段我国土木工程建筑的技术水平, 结合混凝土结构和性质可以通过一下几种方式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质, 其中主要包括了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剂以及合理混凝土的配比等。例如, 我国某地区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调制过程中, 适当增加了一定比例的添加剂, 对混凝土的收缩性质进行合理调整, 并且添加比例严格按照标准的添加剂, 将添加剂的使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此外, 由于混凝土调制配比也会对混凝土的结构和性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需要采用合理的配比计算以及相应的技术手段, 优化混凝土的调制配比, 在确保混凝土结构坚硬的基础上, 降低其出现裂缝的概率, 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蓉芬.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室内设计与装饰,2016(05).
[2]段富振.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科技,2015(11).
[3]吴敏良.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11).
论文作者:曲勃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裂缝论文; 材料论文; 应力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