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系统动态演化与仿真研究论文

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系统动态演化与仿真研究

王少静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 城市垃圾邻避危机愈演愈烈,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垃圾设施类引起的邻避冲突成为政府面临的新挑战。根据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的链式演化机理,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系统动态演化模型,并以武汉市锅顶山垃圾焚烧厂项目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为解决城市垃圾邻避危机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系统动力学;动态仿真

1 引言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就发生由于反对邻避设施导致的群体性抗争事件209次,其中由环保设施引起的危机事件最多。垃圾处理设施引起抗争事件频发,群体抗争的手段不断升级,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垃圾设施类引起的邻避冲突成为政府面临的新挑战。目前对城市垃圾管理主要从垃圾本身的角度出发,较少从垃圾处理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危机管理的角度展开研究;对于邻避问题我国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基于案例研究,缺少通用的模型和方法。O’Hare于1977年首次提出“邻避”的概念。张帆、罗志红(2017)以内陆核电项目邻避冲突事件为案例,从政府与公众两个视角,以内陆核电项目邻避冲突事件为分析对象,对邻避冲突的演化机理进行分析。侯光辉、王元地(2015)研究了多个案例的演化共性,提出了“实在风险—感知风险—社会稳定风险”的邻避风险链系统。吴宗谚、宋英华等(2017)通过对多个邻避事件的共同影响因素的提取研究了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构 。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从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的角度切入,为解决垃圾处理设施带来的邻避问题提供参考。

2 模型构建

2.1 系统界限划分

根据候元地对邻避危机的成因解释,邻避危机是“风险-危机”的演化过程, 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的演化呈现链式结构。垃圾处理设施本身的负外部性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风险,垃圾处理设施的负外部性导致周边居民对风险产生感知,舆论影响等扩大居民风险感知并形成社会稳定风险,社会稳定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变异形成邻避冲突事件,政府采取治理行为来减弱甚至消除各个节点的风险因素,阻止其向下一阶段进化。通过加强对企业监管力度降低垃圾处理设施的负外部性,通过舆论引导及关注减缓社会稳定风险扩大,通过及时应对降低垃圾邻避冲突事件的危害与影响。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将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系统分为客观风险子系统、感知风险子系统、社会稳定风险子系统、邻避危机事件子系统。

该理论在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修复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城市建设涵盖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等方面,采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植被缓冲带、雨水湿地、透水铺装、多功能调蓄池等途径来创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以期达到生态平衡。

以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为抓手 建立奖惩分明的耕地保护新格局(高石磊) .......................................................1-31

2.2 因果关系分析

2.2.1 客观风险子系统

客观风险程度→+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程度→+政府关注度→+政府治理力度→+政府监管力度→+企业运营规范→-客观风险程度。客观风险子系统是垃圾邻避危机的初始发生系统。客观风险程度的增加会引起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程度增强,进而导致政府关注度上升。政府加大治理力度,政府监管力度上升使得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作用加大,企业运营更加规范,从而降低客观风险程度。

2.2.2 感知风险子系统

攀西钒钛磁铁矿是自然界赐予攀枝花市的独有资源,其中钛的储量占全国钛总储量的95%左右。然而,截至上世纪90年代,从钒钛磁铁矿中回收钛铁矿的工艺仅有重选-电选或重选-磁选工艺流程,且只能回收大于0.074 mm的钛铁矿,回收率极低,仅仅10%左右,钛铁矿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攀枝花全市钛精矿的年产量仅仅5万吨左右。

1.3.2 慢血流/无血流发生比率。慢血流/无血流定义:TIMI血流1级或TIMI血流2级为慢血流;TIMI血流0级为无血流。

客观风险程度增加系数由垃圾处理设施技术水平、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和垃圾处理设施规模共同决定,客观风险降低系数由营建企业资质和企业运营规范性决定。

陈大勇长叹一口气,心想:姑且不论党争,光凭玳瑁眼镜今天的宽厚仁义,就觉得他够江湖够义气。他仁义我陈大勇岂能无情?

感知风险程度→+民众抵触态度→+社会稳定风险程度→+邻避危机程度→+政府关注度→+政府治理力度→+媒体报道倾向→-社会稳定风险程度。社会稳定风险主要是城市垃圾邻避危机利益相关者对感知风险的聚集。垃圾设施周边居民在感知到垃圾设施的客观风险后,因环境、经济、健康等方面产生风险而对垃圾设施持抵触态度,在媒体的不断报道下担忧不断放大,增强社会稳定风险程度,从而导致邻避危机程度加强。政府持续关注城市垃圾邻避危机问题并采取治理措施,加大政府治理力度,媒体报道向政府正向转变,对社会舆论起到引导作用,社会稳定风险程度降低。

阔别万人空巷的端午福州站,中华龙舟大赛的脚步并未停歇,相继落户在古都南京和美丽的昆明滇池水畔,为那方水土播撒龙舟文化的种子,为人民带来同舟共济、奋勇拼搏的精神给养。

社会稳定风险程度→+邻避事件冲突程度→-政府信任力→+政府关注度→+政府治理力度→-邻避事件冲突程度。邻避事件子系统是社会稳定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变异的结果。由于社会稳定风险的集聚和变异,导致邻避事件的发生,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力下降,政府增加对邻避危机的关注度,并运用危机治理措施增强危机治理力度,减缓邻避事件冲突程度。

2.3 系统流图及参数方程

本文主要采用专家打分法、问卷调查法及量表分级法对模型中的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如工种对垃圾处理设施的了解程度等根据问卷调查法获得,垃圾处理设施规模、抗议群体组织规模等根据规模大小分为三个等级并进行量化,客观风险程度增加系数、客观风险程度降低系数、感知风险程度增加系数等由专家打分法确定。

2.2.4 邻避事件子系统

2.3.1 客观风险子系统

感知风险程度→+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程度→+政府关注度→+政府治理力度→+政府公示情况→-感知风险程度。感知风险子系统主要内容是垃圾处理设施的负外部性风险被居民主观感知。居民在客观风险积个人特征因素及谣言数量的影响下对垃圾处理设施的风险有了主观感知并不断增加,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程度增加,随着时间积累影响不断扩大,政府对此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缓和民众情绪,政府对垃圾处理设施的相关情况进行通报与公示,从而降低居民的感知风险程度。

①客观风险程度=INTEG(客观风险程度增加-客观风险程度降低,客观风险初始值)。

②客观风险程度增加系数=0.2*垃圾处理设规模/3+0.56*垃圾处理设施选址+0.24*垃圾处理设施技术水平/5。

③客观风险程度降低系数=0.3*营建企业资质/5+0.7*企业运营规范性。

④企业运营规范=0.57*政府监管力度。

①感知风险程度=INTEG(感知风险程度增加-感知风险程度降低,感知风险程度初始值)。

2.3.2 感知风险子系统

感知风险增加系数由客观风险程度、受教育程度及谣言数量共同决定,感知风险降低系数由政府公示情况及民众对垃圾处理设施的了解程度共同决定。

老年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出现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减退,并出现精神症状及异常行为。研究表明,85岁以后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接近50%[1]。我国现有老年痴呆患者500万,预测到2025年将增加至1009万。老年痴呆预防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医护人员、研究者及公众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拟对山东省青岛市部分社区护士对“老年痴呆预防及早期干预现状”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宝格丽Octo Finissimo陀飞轮自动上链腕表厚度仅为3.95毫米,第四次刷新世界纪录。Octo Finissimo陀飞轮自动上链腕表作为2018年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作,充分诠释了宝格丽在腕间时计上所赋予的非凡艺术造诣。Octo Finissimo镂空陀飞轮腕表与Octo Finissimo自动上链腕表均在去年的日内瓦高级钟表大赏斩获大奖,为品牌赢得业内一致认可。

②感知风险程度增加系数=(34.56*exp(0.056*谣言数量)+0.085 *受教育程度)*客观风险程度。

③感知风险降低系数= 0.23*对垃圾设施的了解程度+0.49*政府公示情况。

2.3.3 社会稳定风险子系统

所有统计计算均用SASv 9.3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定量数据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定性数据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或Wilcoxon秩和检验,考虑到中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采用CMHχ2检验。全部的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取α=0.05。

①社会稳定风险程度=INTEG(社会稳定风险程度增加-社会稳定风险程度降低,社会稳定风险程度初始值)。

②社会稳定风险程度增加系数= 19.8*exp(-0.08*媒体报道数量)+0.9*民众抵触态度*感知风险程度。

2.2.3 社会稳定风险子系统

③民众抵触态度=0.3*民众参与程度+0.7*利益补偿。

④社会稳定风险程度降低系数=0.1*媒体报道倾向/3+0.43*政府治理力度。

2.3.4 邻避事件子系统

①邻避事件冲突程度=INTEG(邻避事件冲突程度增加-邻避事件冲突程度降低,邻避事件冲突程度)。

②邻避事件冲突增加系数= 0.32*社会稳定风险程度*(1+0.1*抗议群体组织程度+0.1*抗议群体规模/3)。

③邻避时间冲突程度降低系数= 0.43*政府治理力度。

④邻避危机程度=1/16*客观风险程度+3/16*感知风险程度+5/16*社会稳定风险程度+7/16*邻避事件冲突程度。

图1 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系统流图

3 实证分析- 以武汉是锅顶山垃圾焚烧厂项目为例

2009年6月,锅顶山垃圾焚烧厂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9月,项目竣工;2012年12月,锅顶山垃圾焚烧厂试运行;2013年7月,湖北省环保厅违法监察通报锅顶山垃圾焚烧厂污染物治理设施没有落实等违规经营,对该厂下发停产整顿的指令。2013年12月,停产整改;2013年12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曝光锅顶山垃圾焚烧厂违规运营;2014年1月,对防护区内的居民启动搬迁行动;2014年12月,在未通过环评情况下重新开始试运行;2016年5月,周边多为居民联合对锅顶山垃圾焚烧厂进行起诉。

本文模拟开始时间为2009年6月,即锅顶山垃圾焚烧厂民众通过报道等知道垃圾粉砂焚烧厂开工建设。本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锅顶山垃圾焚烧厂项目进行仿真模拟。依据专家打分法、问卷调查法、Vensim自带函数等方法对模型的相关参数取值进行了量化与确定。如2009年6月的实际情况,将客观风险程度、感知风险程度、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程度等初始值设为40,根据锅顶山垃圾焚烧超规模将其等级设为3,问卷调查民众对垃圾处理设施的了解车程度为70等。其他根据专家打分法获得。本文运用构建的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锅顶山垃圾焚烧厂项目进行仿真模拟,得到图2。

图2 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程度仿真结果

从仿真结果来看,锅顶山垃圾焚烧厂项目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的演化呈现先低缓再高速上升然后逐渐消退的趋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前36个月为潜伏与缓慢积累阶段,第36个月到低100个月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的发展阶段;第100个月之后城市垃圾邻避危机呈现逐渐消退趋势,但是仍然处在较高的水平。根据前文的资料可知,2009年6月~2012年9月,锅顶山垃圾焚烧厂处于建设状态。虽然周围居民对此项目持抵触态度,但是由于对其负外部性还没有切身体会,所以其抵触态度相对比较缓和。项目建成后并于2012年12开始试运行,民众抵抗态度迅速上升,并媒体等信息的公布、人们维权意识的上涨等民众不满程度逐渐积累,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程度快速增加。近年来政府不断采取一系列政治措施,并针对防护区内的居民安置与搬迁工作的开展,对周边居民的补偿以及不断传出锅顶山垃圾焚烧厂即将搬迁的消息,城市垃圾邻避危机逐渐缓和,甚至呈现消退趋势,政府垃圾治理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 总结

本研究根据邻避风险链式演化机理,构建了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运用锅顶山垃圾焚烧厂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很好的模拟城市垃圾邻避危机动态演化的实际情况。该模型可以为城市垃圾邻避危机转化决策提供参考。本研究中只是构建了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的基础模型,在以后的研究中,将通过对城市垃圾邻避危机转化决策的各种情景进行仿真来找出城市垃圾危机转化的最优路径。

按实验方法,绘制试剂空白和钛显色溶液在不同波长下测定的吸收光谱。由图1可见,在阿拉伯树胶溶液存在下,于稀硫酸中,钛与百里香酚蓝形成了蓝紫色络合物,络合物/试剂空白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90nm处,试剂空白/水最大吸收峰位于440nm处,对比度为150nm,说明络合物与显色剂之间的颜色差异大。实验选择590nm作为测量波长。

参考文献

[1] O’Hare,M.Not on My Block You Don’t:Facility Siting and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Compensation[J].Public Policy,1977,24(24):407-408.

[2] 张帆,罗志红.内陆核电项目邻避冲突的演化机理与治理对策——以江西省彭泽核电项目为例[J].辽宁经济,2017,(10):81-83.

[3] 侯光辉,王元地.“邻避风险链”:邻避危机演化的一个风险解释框架[J].公共行政评论,2015,8(01):4-28+198.

[4] 吴宗谚,宋英华,吕伟,方丹辉.我国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结构[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27(08):169-174.

作者简介: 王少静(1993-),女,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0.112

标签:;  ;  ;  ;  

城市垃圾邻避危机系统动态演化与仿真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