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路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得到提高,但在路桥的施工中,由于桩基经常出现各种问题,给车辆的通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路桥工程中常见的桩基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加固技术,来稳固路桥工程的质量,希望可以为交通部门的施工提供一点建议。
关键词:路桥施工;桩基问题;加固技术
1、常见的桩基问题
1.1桩基下沉问题
桩基下沉的问题普遍存在于路桥的施工中,导致桩基出现下沉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全面对沉积物进行清理,以至于大量沉渣堆积在桩基里。桩基的下沉及易导致连续梁发生破裂,使桩基继续向下沉。如果对桩基下沉的情况不及时进行有效处理,最终会导致桥体出现裂开,不能正常使用。假如强制性完成桥梁的施工,也会在将来的使用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桩基开始出现下沉,但是并没有导致顶部连续梁出现断裂,这时,我们可以采取桩基加固的方式,对其进行补救,有效防止桩基继续下沉。我们可以采取相关的方法来抬高梁体,使桩体最终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从而有效避免由于桩基下沉,最终确保桥梁的质量和安全。另外,导致桩基下沉的原因还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在路桥工程的设计阶段,没有对所施工地方的地形以及土质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导致路桥项目的设计不符合实际需求,从而出现桩基下沉事故的发生。还有一种是由于在设计阶段,设计的连续梁,桩基受力情况不一样,以至于桩基受力不均匀而引起的梁体发生次应力,最终导致桩基下沉。
1.2灌注桩基问题
在路桥的建设中,灌注桩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施工技术,它被广泛应用在道路和桥梁的建设中。然而,在实际的施工中,在对它的桩基进行加固时,经常会出现混凝土疏松以及气孔等其他的质量问题。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经常会发生混凝土离析掺气的现象,从而导致混凝土内在的结构发生松动,产生气孔以及砂眼等其他现象。另外,由于桩底太软,孔隙不完整,导致混凝土下掩埋着大量的污泥沉积物,最终使桩头的强度变低、承压能力下降等问题,如果对出现的问题不及时解决的话,还会引发桩基管体进水、灌注时间太久的现象,最终导致在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出现塌壁现象,严重的还会引发桩基断裂等重大质量问题。
2、路桥施工中桩基加固技术分析
2.1钻孔灌注桩技术
(1)钻井前的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必须在施工前铺设好护筒,护筒必须高出地面30厘米,内径必须大于桩基直径200毫米,与桩中心位置的偏离误差必须小于50毫米。(2)钻井工作。首先要选用匹配的钻锥工具设备,进行连续减压钻孔,在钻井过程中不能出现斜孔以及护孔的问题。针对在施工中,出现的塌孔等其他的相关问题,要加大观察力度,并及时做出有效的分析和处理措施。(3)钻孔完成后的施工工艺控制。必须在钻孔工作结束后,对孔进行清理,可以通过对孔内注入相对较低密度的泥浆或水的方式,完成清理工作,在清理工作完成后,还要使用检测孔径的特殊设备,对孔进行最后的检查,确保孔内沉淀物的量在最低范围内。在清理孔内沉淀物时,要特别注意,坚决不可以使用加深孔底深度的方式,对孔进行清理。此外,钢筋笼的质量也是施工中的核心部分,因此,必须对钢筋笼搭接长度的临界点以及弯曲的角度和长度进行精确计算,从而保证中心孔和钢筋笼是一样的;此外,还要对导管的承受力以及接头的抗垃能力做好测试。在施工中,还有一个关键的环节需要我们重视,就是在浇筑混凝土时,要严格对浇筑技术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的掩埋深度,不可以出现掩埋过小或着过大的现象,在下料后,必须对混凝土面的上移高度和导管深度进行精确的测量,从而更进一步确保整个灌注桩的质量以及稳定性。(4)对灌注桩质量进行检验。在检验时,可以把多个超声波导管平行预先埋进灌注桩里,通过超声波来观测灌注桩内部的情况,对其传回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灌注桩存在的问题,然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2.2微桩基加固技术
微桩基加固技术是利用地质钻机来完成钻孔工作。因为微型桩是孔径比较小的灌注桩,所以它很适合用在各类路桥工程的桩基加固工作中,它可以根据不同条件的地质特性,采用不同的打孔方式,其打孔方式包含干打孔以及循环护壁打孔等其他的打孔方式,当采用循环泥浆打孔方式时,必须在钻孔到达规定深度时,对孔进行清洗;使用干打孔时,必须通过反复提升钻头的方式,对钻孔进行清洗。在对孔内植入钢筋和注浆管道时,只能在钻孔的清洁工作完成后进行。微性桩加固技术的好处是可以形成一定面积大小的网状微型桩系统,此系统可以承受来自不同应力下的负载,大大提升了路桥工程的负载能力;微型桩在路桥工程的施工中,还具备简单易操作、可随意变换桩基施工位置的特性,施工技术相对比较成熟,而且施工成本比较低,适应性也比较强,可广泛应用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当技术人员使用微型桩加工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相关的技术施工人员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以及高超的技术水平。在施工前,必须清楚的了解施工设计图,并且要对施工图进行逐一的核查,确保施工图的准确性。第二,应该对施工所用到的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保证所选的施工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可以达到施工要求;第三,对路桥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管控,加强对加固施工环节的监控,严控混凝土压实和相关的维护工作,从而使混凝土材料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提升路桥交通工程的使用寿命。
2.3植筋加固技术
植筋加固技术是指工作人员采取给桩基位置钻孔的方式,在孔里注入规定量的钢筋和胶,从而使钢筋与胶产生化学反应,然后形成抗压性能比较好的压缩结构,实现加固桩基的目的。在使用植筋加固技术时,工作人员要注意以下相关问题:首先,对施工区域进行仔细的现场勘查,最终确定磨具的大小;其次,要注意钻孔施工中的裂缝问题,如果出现裂缝,必须对裂缝进行及时修复处理;最后,进行试水,最终确定灌注方式。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在路桥项目的桩基施工中使用植筋加固技术,可以增加路桥工程质量的安全以及可靠性,大大提高路桥结构的承压能力。与原有的加固技术进行对比,植筋加固技术的性能更胜一筹。针对路桥现场工作人员来说,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科学合理的对此技术进行优化改良,使其可以发挥更好的加固效果。
2.4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在路桥施工中,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也被广泛使用,它可以更好地改善路面的承载力并可以有效防止路桥结构发生大范围坍塌。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是指在路面上铺上钢丝层,预防路面发生比较大的缝隙,从而显著提升路桥结构的安全以及稳定性。在利用此技术施工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工作人员必须对道路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钢丝层的准确铺设地点。第二,对钢丝直径进行严格控制。假如钢丝层的铺设直径过大,则会导致道路的承载能力降低。如果车辆的通行量超过规定范围内的核载量时,则会很容易导致道路发生脆性断裂。为确保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更好地应用在路桥桩基施工中,技术人员应结合道路和桩基结构的特性,不断对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进行改进。除此以外,使用此技术时,相关人员还必须结合道路的车辆通行情况,对其技术进行改良,使其可以更好的发挥其功能效果。
结束语
路桥施工中桩基加固处理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应该在施工现场合理使用加固技术,不断优化改进桩基加固技术的水平,从而降低路桥工程的质量问题,确保整个交通网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孙志国,公路桥梁施工中桩基加固技术研究[J],黑龙江省科技信息,2013(06):273.
[2]钟耀新,公路桥梁施工中桩基加固技术研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11):90.
论文作者:吴国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桩基论文; 技术论文; 钻孔论文; 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方式论文; 预应力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