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偏颇体质与糖尿病、糖调节受损相关性研究论文_刘松涛

刘松涛

黑龙江省残联健民门诊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20

摘要:目的:研究人员主要对对中医偏颇体质和糖尿病、糖调节受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在具体的研究中,工作人员主要对糖尿病以及糖调节受损患者的体制进行分类分析,然后对其在偏颇体质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所选择的糖尿病患者和糖调节受损患者在偏颇体质上的差异相对较大。两种类型的患者主要以三种体质为主,分别为阴虚质、阳虚质和痰湿质。其中糖尿病患者主要以阴虚质为主,糖调节受损患者以痰湿质为主。另外,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等都比阴虚质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具体的调查和研究中可以看出,阴虚质、阳虚质以及痰湿质等偏颇体质和糖尿病的发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提升糖尿病的防控效果,医学人员应该从集中不同的偏颇体质入手,并且辅之以科学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偏颇体质;糖调节受损;相关性

所谓的体质就是指人体所固有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形态特质。在人类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社会以及其他类型环境的印象,使得人体的个性特征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结构、功能以及代谢情况都比较明显。基于以上的原因,人体对于疾病的形成也呈现出一定的易感性。对于人体体质的研究中,成果显著,但是也存在着研究的盲点和缺陷。本文中,笔者主要对中医偏颇体质与糖尿病、糖调节受损相关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中医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主要选择的是某医院在2014年7月到12月之间接收的健康体检患者中的偏颇体质者544例。然后,经过筛选和检查,检出2型糖尿病患者52例,糖调节受损患者90例。其中在糖尿病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患者人数分别为41例和11例,其平均年龄为58岁。病程从1年到20年之间不等。对于糖调节受损的患者来说,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为74例和16例,其平均年龄为63岁。所有的病史主要是有体检者回顾,自述形成。

1.2纳入标准

在进行检查和研究之前,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指标完全符合糖尿病学分会的标准。主要是具有糖尿病疾病的症状,然后在不规定的时间内血浆葡萄糖水平超过11.1mmol/L。患者在空腹的状态下,血浆葡糖糖水平超过7.0mmol/L。另外,2h血糖水平超过11.1mmol/L。以上3个条件中,主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被选作为研究对象,但是所有的检测都需要重新进行一次,最终明确诊断结果。

1.3排除标准

在研究对象选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排除的患者主要是糖尿病并发者,其中包括糖尿病乳酸中毒以及酮症酸中毒等患者。

2.研究方向

2.1对于中医体质来说,其分类标准和辨识方法

第一,分类标准,在对中医体质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主要依照各种不同的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标准进行分类,具体来说主要可以分为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以及痰湿质等等大约9种基本的体质类型。

第二,辨识方法。在辨识的过程中主要是对照中医体质分类判定表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可以对这9种体质进行一一辨识。

第三,判定标准。在具体的判定过程中,同样依靠中医相关体制的分类标准来进行。其中可以将整个类型分为5个不同的等级,只有平和质为正常的体质类型,其他不同种类型的体质都为偏颇体质。

2.2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数据统计的过程中,研究人员所应用的主要软件类型为EpiData3.02软件来进行双录入数据。所有的数据都从软件中导出,然后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另外,具体的计量数据以平均数的形式表示,然后采用T检验等检测方式为主,技术资料采用X?进行检验,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说明P<0.05。

3.结果

3.1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中偏颇体质的分布也不同,从高到低主要是从阴虚质一直到淤血质。在52名患者中,其体质特征主要以阴虚质、痰湿质以及阳虚质为主。另外,这三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可以进行互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从90例糖调节受损患者来说,偏颇体质从高到低主要是从痰湿质一直到淤血质。其中主要以痰湿质为主。不同类型体质的患者都可以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对中医偏颇体质与糖尿病、糖调节受损相关性进行细致地分析。

3.22型糖尿病患者三种主要体质、体重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中,痰湿质患者的体重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参数都明显高于阴虚质患者。在进行痰湿质和阴虚质患者比较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3中主要体制的体重指数(BMI)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关系

注:与痰湿质比较,*P<0.05

4.讨论

从我国的医学研究中可以看出,对人体的体质类型进行研究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从中医研究工作中可以看出,对中医偏颇体质和糖尿病以及谈调节受损相关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T2DM)和糖调节受损患者(IGR)都存在着偏颇体质,而且这两种疾病类型也是比较常见的。从其体质上看主要是以阴虚质、阳虚质以及痰湿质体质为主。在进行中医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研究人员需要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体质进行分析,并且对产生原因加强了解,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掌握。从具体的研究中可以看出,2型糖尿病患者中主要以阴虚质为主,在糖调节受损患者中主要以痰湿质为主。而且不同症状的人群其体质特征也不同。不同的结算呈现出的体质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患者在初期和进入到糖尿病阶段,体质主要从痰湿质转变为阴虚质或阳虚质。

IGR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前期阶段。研究提示,IGR者的中医偏颇体质以痰湿质为主。糖尿病在其发病及病理演变过程中易出现痰湿之邪,痰湿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基础。本研究结果提示,不同偏颇体质可反映疾病的演变过程,这为及早发现并有效调整与T2DM发生、发展相关的偏颇体质提供了一定依据。

分析T2DM患者痰湿体质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发现,痰湿质的体重指数均数已达肥胖标准,并明显高于阴虚质和阳虚质,表明肥胖的T2DM患者更多见痰湿质。肥胖者易酿湿生痰,致痰湿质形成,故痰湿质肥胖者更易出现糖代谢异常。

本观察中痰湿质的T2DM患者HbAlc明显高于阴虚质,表明痰湿质者存在更明显的糖代谢紊乱,这与研究结果一致。痰湿质血糖水平偏高,与胰岛素对糖代谢调节作用失常有重要关系;同时,痰湿质多见于肥胖者,肥胖者又常存在胰岛素抵抗,可加重糖脂代谢异常。

参考文献:

[1]闫镛.T2DM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相关指标关系的分析[J].中医学报,2010,25(6):1154—1156.

[2]邓科穗.IGR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相关体检指标的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l(1):24—26.

[3]韩培海.李富玉教授从痰湿论治糖尿病[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0,14(3):36-37.

[4]刘艳娇.肥胖人痰湿体质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2012,17(2):34—39.

论文作者:刘松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医偏颇体质与糖尿病、糖调节受损相关性研究论文_刘松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