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陈红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人民医院 537800

【摘 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6 年1月至2018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50 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效果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和惊厥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00 %,对照组为80.00 %,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100.00 %,对照组为84.00 %,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儿症状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高热惊厥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febrile convulsion. Methods 5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febrile convul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symptoms,treatment effect and par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uration of antifebrile and convul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6.00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0.00 %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r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0 %,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4.00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febrile convulsion in children,and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symptoms of children.

【Key words 】 comprehensive nursing;Febrile convulsion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其多见于6个月~5岁的小儿[1]。小儿惊厥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使脑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高热(体温>39℃),突然性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制性或阵挛性的抽搐,突然发生意识丧失、皮肤青紫、呼吸节律暂停或不规律,或伴随双眼上翻或固定,甚至大小便失禁的症状,过多频繁的发作可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严重者留下后遗症或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提高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我院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 年1月至2018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50 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中男性15 例,女性10 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14±1.16岁。体温38.1~39.6℃,平均体温39.31±0.13℃。惊厥持续时间10~41s,平均惊厥持续时间20.14±6.23s,对照组中男性14 例,女性11 例,年龄1~7 岁,平均年龄3.22±1.25岁。体温38.5~39.7℃,平均体温39.35±0.22℃。惊厥持续时间10~45s,平均惊厥持续时间21.26±6.74 s,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 所有患儿均符合临床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拥有完整的临床病历资料;② 患儿无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可以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安排;③ 患儿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④ 本次试验研究活动均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授权;⑤ 患儿监护人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试验研究。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即给予患儿饮食护理、体温监测、用药指导和心理护理等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即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流通,当患儿出现惊厥抽搐时[2],协助患儿松解衣裤,侧平卧位,勿搂抱或摇晃患儿等,保证患儿口腔及呼吸道无异物,保持呼吸道内畅通,给予清洁的纱布置于患儿口中,防止患儿咬伤自己,同时给予适当的吸氧量,遵医嘱建立静脉通道,对于反复抽搐的患儿,静脉滴注甘露醇,并适当的给予一定的镇静、抗惊厥药物,采取物理降温和化学降温相结合的方法降低患儿的体温,并详细记录患儿的体温系数变化情况,待患儿病情稳定后,医护人员应及时安抚患儿及其家属的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指导家长做好患儿日常饮食和疾病的护理工作,多注意补充维生素和能量的摄取,避免食用高热量及高脂肪的食物,勤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常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效果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症状改善时间考察退热时间和惊厥消失时间,治疗效果评价,显效:治疗后患儿高热惊厥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3],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惊厥症状基本不再出现;无效:治疗前后患儿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者较治疗前恶化。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儿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退热时间和惊厥消失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效果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和惊厥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2.2 治疗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6.00 %,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80.00 %,Z=-2.187,P=0.029,P<0.05。

2.3患儿家长护理满有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19例,尚可6例,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度为100.00 %,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10例,尚可11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为84.00 %,Z=-2.761,P=0.006,P<0.05。

3.讨论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其具有发病急骤、症状明显、危险性较大的特点,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调查显示,小儿发生高热惊厥的发病率是成人发病的10~15倍[4]。由于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还处在不断发育过程中,高热会直接刺激小儿的脑组织,使其脑组织内的运动神经细胞发生异常,进而出现异常放电的现象而导致惊厥,因此其临床上常表现出体温骤然升高的症状,当体温达到一定程度,患儿继而会出现短暂性的全身惊厥。此外,呼吸道感染或高热也是造成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原因之一。高热抽搐若不及时得到救治,极有可能影响患儿的脑细胞,导致弱智或癫痫等后遗症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相关急救的处理方法。综合护理干预是临床倡导的护理模式,其强调“人性化和整体化”,首先要控制患儿的抽搐症状和降低患儿体温,维持呼吸道畅通,保证患儿生命体征的稳定,而后通过为患儿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保证患儿正常的休息,提高患儿的预后效果和降低不良刺激对患儿造成的影响,合理安排饮食,提高患儿的体质,有利于患儿预后。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儿症状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崔外淑.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急救护理及出院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217-218.

[2] 罗凤艳.5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6):206-207.

[3] 李继亮.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8):3742.

[4] 吕春.小儿高热惊厥168例急救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6):30.

论文作者:陈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陈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