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小学四年级数学(上)中的“问题解决”论文_米向阳

重庆市潼南区实验小学校 402660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不少的“问题解决”题,文字叙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又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学生就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困难很大,常常找不对数量关系,或者张冠李戴,老师尽管口干舌燥地一遍又一遍地从文字方面去分析题意,用语言表述数量关系,但是学生们仍是难以理解。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使学生们从繁杂的文字中找出有用的数量关系呢?

一、这里仅以“问题解决”中的“工程问题”为例,谈一谈我在平常教学中惯用的办法——线段图示法

例1:一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前10天修的路距离中点还差250米,剩下的公路该队以同样的速度继续修了11天完成全部工程,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分析:阅读完题目后学生能回答出的信息是:已知1.修路队前10天修的路距离中点还差250米;2.剩下的路该队以同样的速度还得干11天才能完成;3.问题是:求公路的全长是多少米?

学生从工程问题的三个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个关系式来看是要求工作总量是多少?他们也能回答:必须要知道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好理解,是前10天和后11天一共(10+11)天;那么工作效率是多少呢?又该怎么去找呢?这就让学生为难了,他们很多人苦思冥想不知所云。这时老师可提醒大家你们找不出工作效率,老师有一种办法,能让你们拨开云雾见青天,想知道吗?这时的同学们将为之一震,双眼放光,精神倍增,热切地期待着老师的方法。老师就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来画线段图了:

 (图1)

一边画图,一边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数量表示在各条线段中如图(1),特别强调,前10天修的路还没到中点,距中点还差250米,剩下的以同样的速度11天修完,这11天修的路中,一定有一段与前10天修的路一样多,那么我们将它定为:后10天修的路=前10天修的路,同学们就不难理解到后10天修的路也应距中点还差250米,这时候就出现了如图中的两个距离中点250米的点,而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为:250米×2=500米,就是(11-10=1天)一天的工作效率,因此这条公路的全长就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50×2×(10+11)=500×21=10500(米)答:这条公路的全长是10500米。

师生共同分析完成后,可让学生回顾、反思这一解题过程,让他们加深如何找出工作效率的印象,以巩固线段图示法。接下来可出示变式:

例2:一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前10天修的路超过中点250米,剩下的公路,该队以同样的速度继续修了9天完成全部工程,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分析:经过上面的例1的分析、解决,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出线段图形并标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如图(2),从图示中可得出前10天修的路中也有一个前9天修的路,由于修路的速度相同,即前9天修的路=剩下的9天修完的路,所以前、后9天修的路都距离中点250米,见图(2)中。那么250米×2=500米。这就是前10天比后9天多修的一天的路,也就是该工程队一天的工作效率;修整条公路所用的时间就是(10+9)天;公路全长就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50×2×(10+9)=500×19=9500(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9500米。

 (图2)

指导学生做完后,同样让同学们回顾、反思解决这个题目与上一个题目有何区别?让他们继续加深巩固如何找出工作效率这一过程,以继续巩固线段图示法。

课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线段图示法解决如下问题,加以巩固。

二、课外作业

1.两箱鸡蛋共重546kg,如果从第一箱取出13kg放入第二箱,那么第二箱鸡蛋的质量是第一箱的12倍。原来第一箱和第二箱各有鸡蛋多少kg?

2.甲、乙两地相距16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辆车速度为40千米/时,第二辆车的速度为30千米/时,第一辆车到达乙地后立即以原速返回甲地,途中与第一辆车相遇。求从出发到相遇经过了多少时间?

每个问题解决后,老师都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以获得更深刻、更独到的数学知识,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们老师要充分认识到,线段图示法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问题解决”的教学中巧妙运用线段图示法教学,可以化知识为能力,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论文作者:米向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  ;  ;  ;  ;  ;  ;  ;  

图解小学四年级数学(上)中的“问题解决”论文_米向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