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论文_张洁,王宏伟

1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江苏省宜兴市 214221;2 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江苏省泰兴市 225400

【摘 要】目的 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胫腓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拟行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地佐辛超前镇痛。两组均给予标准全麻诱导和维持,术毕连接使用相同芬太尼复合液体重比浓度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PICA)。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VAS疼痛评分、BCS舒适度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胫腓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地佐辛;超前镇痛;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276-01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下肢骨折之一,常需要手术治疗。作为最常用的术式之一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疗效较好,但骨折内固定术切开皮肤、剥离骨膜和破坏肌肉骨骼组织等会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引起炎性反应和痛觉过敏,过度疼痛可导致患者术后心理生理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1]。有效的超前镇痛是显著提高术后恢复的方法。地佐辛是一种新型的镇痛剂,为了研究其在超前镇痛的临床应用,本研究选择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胫腓骨骨折患者施行地佐辛超前镇痛,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拟行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23~65(63.7±5.4)岁;体质量42~ 79kg(73.4±2.8)kg;致伤原因:车祸伤25例,坠落伤8例,跌伤12例,压砸伤5 例;开放骨折26例,闭合骨折24例;骨折部位:上段14例,中段26例,下段10例;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12例,术后骨不愈合伴感染15例,合并骨筋膜综合征3例,合并血管断裂1 例,其他为单纯胫腓骨骨折19例。对照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25~67(64.5±4.5)岁;体质量41~ 80kg(72.5±2.5)kg;致伤原因:车祸伤22例,坠落伤10例,跌伤12例,压砸伤6例;开放骨折25例,闭合骨折25例;骨折部位:上段12例,中段27例,下段11例;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10例,术后骨不愈合伴感染13例,合并骨筋膜综合征2例,合并血管断裂1 例,其他为单纯胫腓骨骨折24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致伤原因、骨折部位、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麻醉和术后镇痛程序由同一组麻醉小组实施。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经上肢建立静脉通道,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1~0.2)mg/kg,丙泊酚(1.5~2)mg/kg,芬太尼(3~4)μg/kg,阿曲库铵0.4mg/kg。维持麻醉:2%七氟烷。通过调节七氟烷的吸入浓度,使得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维持在基础值的20%范围内。超过此值时则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控制并排除此病例。术中按照晶体胶体比1:1补液。手术使用下肢止血带。充气压力350~400mmHg。术毕待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唤醒后给予阿托品0.01mg/kg,新斯的明0.02mg/kg。手术结束前开启静脉自控镇痛泵:芬太尼10μg/kg,托烷司琼0.04mg/k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泵注速度2ml/h,单次泵注0.5ml,锁定时间15min。

1.3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第1、4、8、12、24h时点的镇痛、舒适度评分。镇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为无痛,≤3 为优,4~5 分为良,>5 分为差。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2]:0级为持续疼痛,1级为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重,2级为平卧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或咳嗽及体位变化时轻微疼痛,3级为深呼吸也无痛,4级为咳嗽时也无痛。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 VAS疼痛评分 观察组术后第1、4、8、12、24h各时点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胫腓骨骨折常见的病因是跌倒、高处坠落、暴力打击等,常常以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患肢缩短、成角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情况下患者还会出现反常活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较好,但术后疼痛导致的生理、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故麻醉医师寻找更为有效的镇痛方法可缓解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3]。

超前镇痛是一种疼痛的治疗方法,可抑制疼痛中枢敏感的建立,阻断从损伤组织至脊髓的向心束,避免发生脊髓长期疼痛致敏状态或神经末梢受刺激而在脊髓内部神经产生疼痛连锁反应[4]。

本研究采用地佐辛在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超前镇痛中应用以期进一步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地佐辛完全激动 κ受体,部分激动 μ受体,对δ受体也有一定的激动作用。其通过激动脊神经元细胞膜上的 κ受体产生脊髓水平的镇痛,外周应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可显著减轻患者炎性疼痛[5]。临床已有单独或者联合超前镇痛用于减轻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研究。在手术等有害刺激发生前,地佐辛对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可减少或消除有害刺激导致机体中枢和外周的敏感化,提高机体对疼痛的阈值。本研究结果显示: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胫腓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莹,滕金亮,李国钊.地佐辛、右美托咪定单独或复合用药减轻瑞芬太尼诱发患者术后痛觉过敏效果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35(2):245-246.

[2]史超,褚国强.剖宫产术后肌注地佐辛与硬膜外腔吗啡镇痛临床效果的比较[J].右江医学,2011,39(5):582-583.

[3]万军芳,刘金东,程芳,等.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对下肢骨折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4,34(1):51-53.

[4]刘兴慧,李娟.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的镇痛及镇静效果的比较[J].安徽医药,2015,19(6):1047-1050.

[5]赵以松,孟祥奇,喻翔卿,等.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4,40(2):167-169.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张洁,女,本科,医师,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研究方向:麻醉与镇痛。

通讯作者:王宏伟,男,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疼痛科,研究方向:麻醉与镇痛、疼痛诊疗。

论文作者:张洁,王宏伟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论文_张洁,王宏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