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张文龙 孙桂强

张文龙 孙桂强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 目的 分析胺碘酮在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率失常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率失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122例医院收诊急性心衰并快速心率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治疗(包括利尿、纠正酸碱以及水电解质异常、应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临床体征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1)观察组有效治疗56例,有效治疗率为91.80%;对照组有效治疗50例,有效治疗率为81.97%,两组患者有效治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体征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仅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9.94%;对照组有1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2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在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且并发症状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胺碘酮;急性心衰;快速心律失常【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95-01

急性心衰并快速心率失常是一种临床常见急症,临床特征为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或心室颤动,加重心脏射血障碍程度,并对心力衰竭造成严重的影响,且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中对于该病的治疗原则是有效控制患者的心力衰竭,并且改善心律失常症状,从而达到降低该病死亡率的目标.文章主要针对胺碘酮在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122例医院收诊急性心衰并快速心率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61例患者中有男性32例,女性29例,年龄为54~72岁,平均(56.8±1.2)岁;其中室早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49例、持续性室速4例、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3例、频发多源性室前期前收缩4例、快速上性心律失常1例.对照组61例患者中有男性33 例,女性28例,年龄为55~75岁,平均(57.2±1.5)岁;其中室早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47例、持续性室速5例、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4例、频发多源性室前期前收缩3例、快速上性心律失常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2]中对于急性心衰以及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且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均小于40%,且NYHA 心功能在Ⅲ~Ⅳ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治疗(包括利尿、纠正酸碱以及水电解质异常、应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等措施),并给予35mg普罗帕酮加入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0.5~1.0mg/min,若患者的病情无好转可进行重复用药,但普罗帕酮的总用量不得超过210mg.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使用150mg胺碘酮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脉注射,滴注速度为0.5~1.0mg/min,若患者的病情无好转可进行重复用药,但胺碘酮的总用量不得超过1800mg.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临床体征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本次试验观察参照?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3]进行临床疗效指标制定: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并且心率转为窦性心律,且心功能改善Ⅰ~Ⅱ级.有效:患者用药后未能转为窦性心律,但平静状态下心室率为70~90次/min,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并且心室率以及心功能未出现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P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差异 观察组有效治疗56例,有效治疗率为91.80%;对照组有效治疗50例,有效治疗率为81.97%,两组患者有效治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且该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常见于老年人群体中,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射血量不足,容易导致各器官出现缺乏血液灌注,从而诱发心律失常的症状,而心律失常又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脏射血量降低的症状,引发患者出现生命危险[4].胺碘酮是一种临床中应用范围较广的缓解心律失常的药物,具有扩血管、降心律、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并降低血液动力学阻力等优势,能够对交感神经活性起到抑制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内分泌异常的症状,并且对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5].胺碘酮能够对多种微量元素的活动进行抑制,并_______阻止钙离子在血管内的流动,延长绝对不应期;同时胺碘酮对于α、β肾上腺素与其他细胞的合成起到阻滞的作用,从而能够提高血管的扩张程度,能够通过对冠状动脉血管的扩张起到提高心肌血流量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水平[6].文章通过试验观察, 结果为:观察组有效治疗率为91.80%,对照组有效治疗率为81.97%,两组患者有效治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体征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9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以推断出,胺碘酮在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异常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状况,并且安全性能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 查高飞.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4):391-393. [2] 杨伟昆.观察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2015,(15):61-62. [3] 张广.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评估[J].医药前沿,[ 2014,(33):211-212. 4] 霍文锋.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4):96-97. [5] 窦防修.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98-99. [6] 刘凤玲.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2):126-127.

论文作者:张文龙 孙桂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  ;  ;  ;  ;  ;  ;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张文龙 孙桂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