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_美国教育论文

中国消费者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_美国教育论文

中国消费教育:挑战与机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机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有一个广为接受的关于消费教育的定义:消费者掌握有关消费资源管理和如何采取行动来影响消费决策因素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消费教育的范围可以狭窄地定义为正规的在学校实施的消费教育,也可以广泛地定义为包括正规及非正规的,在学校或在社会上实施的消费教育。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所说的消费教育用的是广泛的定义。

消费教育在转型经济中的益处

消费教育对消费者个人,社会或企业都有好处,美国一位消费教育专家将这些好处总结如下:消费教育对消费者个人的好处包括鼓励独立思考能力,掌握生活技能,促进自信心和独立性,学习社会肯定的价值观,改进生活质量;消费教育对社会的好处是促进公民意识和社会稳定;消费教育对企业的好处包括使消费者满意,为产品和质量创造真实可信的希望程度和增加销售。

美国一位市场学教授将消费政策区分为三个方面:消费保护,消费教育和消费信息。他认为通过政府的管制或企业的自我管制来保护消费者,实际上隐含一个前提,那就是政策或企业比消费者更知道什么对消费者好或不好。而消费教育和消费信息的前提是消费者能够也应该为他们自己的利益做出最佳决策。从这个角度上说,消费教育和消费信息可以为消费者带来实质意义的解放。

在中国,消费教育的益处除了上述之外,还有一些独特之处。

(1)消费教育可以帮助中国消费市场的成长。

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经济改革。改革前,我国人民很难称之为消费者,因为那时候许多消费品和服务短缺,许多生活必需品配给,人们手上也没有什么钱,而改革以来,大量消费产品和服务在相对短的期间里涌现出来,许多中国人,尤其是三十岁以上的一代,经历了一个学习如何在商品社会做消费者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教育可以协助建立一个新的能力更强的消费者群,这将有利于消费市场的供求双方,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时,消费教育能帮助消费者提高对于消费权益的认识,增强处理消费信息的能力,鼓励消费者利用各种渠道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一切均能促进发展中的中国消费者市场早日达到成熟。用经济学的话说,充分掌握信息的消费者行为能促进市场达到最高效率。

(2 )消费教育可以引导消费者避免由过高消费期望而产生的畸形消费行为。

美国一位市场学教授这样描述消费期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初期,消费期望处于低水平,消费者没有意识到他们作为消费者的地位和权益;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期望的发展速度渐渐高过经济发展的速度,在这一个阶段,消费者期望得到更多的超出他们实际购买水平的消费品。目前我国,一些消费行为可以解释为消费期望超出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虽然改革已进行近二十年,我国在经济上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是,由于新闻媒介的发达和发展国家的广泛交流,一些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已大大超过他们的实际购买能力并产生畸形的消费行为。例如有些消费者在生活必需品没有满足的情况下追求高级名牌家用电器和服装等奢侈品。因此,消费教育有助于帮助消费者合理分配资源以期达到最佳效益。

(3)消费教育有助于修正不良的传统消费行为。

我国有些消费传统按现代社会的标准看值得改进。例如,对待生死婚嫁举办的仪式和花费。一些消费者为操办这些红白喜事,铺张浪费,大举借债,欢乐几天换来还债数年到数十年。消费教育将帮助这些消费者学会从经济上合理安排这些活动,使其在家庭资源允许的条件下来达到红火热闹,保持传统的目的。

中国消费教育现状

当前的我国消费教育的现状可以表述为不系统和非正规。由于这方面的统计数字难以得到,下面许多地方只有用典型事例来说明。

(1)大学里的消费经济学教育。

我国大学里目前还没有系统教授消费经济学的专业。但是,有两类学校可有潜力发展这方面的专业。第一类为具有经济学院系的学校,这些院系教授有关消费经济学的课程。消费经济学本身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由于尹世杰教授的开拓性工作和许多消费经济学教授和学者的努力,消费经济学已发展为一门独立而丰富的学科。不过,我国的消费经济学与西方国家流行的消费经济学略有不同。譬如美国的消费经济学是从微观角度研究消费者如何进行决策,而我国的消费经济学则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消费问题,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的消费经济学更与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些领域相近。不过中美消费经济学也有相同的方面,例如研究个体消费者行为、消费者保护等。

我国另一类可能开展消费教育专业的学校是开放以来复苏的家政学院,例如福州的华南女子学院和南京的金陵女子学院。家政院系在解放前许多大学存在,解放后一度关闭。由于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类学校又开始普及起来。目前这些学校开有食品和营养、儿童教育、服装裁剪等与消费生活密切相关的专业。在这类学校开设消费经济教育专业是可能的。

挑战一:如何在我国大学开设消费经济学专业?回答这个问题,也必须回答另一个相关的问题:为什么有必要在我国大学开设消费经济学专业?

(2)各级消费者协会开展的消费教育活动。

中国消费者保护法13条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接受消费知识和消费教育的权利。我国的消费者协会是一个极有特点的伞状的保护消费者的政府机构。在北京的中国消费者协会开展了许多消费经济教育活动。例如分发消费教育资料,与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举办保护消费者的特别报道和节目,举办最佳消费新闻竞赛,组织编发消费经济教育的文章,以及举办面向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活动等。省、市、地、县的许多消费者协会也在开展消费经济教育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例如福建建瓯市消协开展的分散普及教育和集中教育(见《中国消费者》1995年3期)。

各级消协开展的消费教育对象广泛,既包括一般大众,有时也以家庭、工人、农民和中小学学生为重点对象。消协的消费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消费产品和服务的知识,消费者保护法律及程序以及消费观。这些内容与美国消费经济教育的内容相映成趣。美国消费教育的内容为一位专家总结为消费决策、经济学、个人财政和消费者的权利和责任。两国消费教育的内容大体相似,明显的区别在于中国的消费观教育。在当代中国,整个经济系统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人们的消费价值观也趋向多元化。消费教育者很关心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更为基本的问题是如何衡量正确的消费观,是否只有一种正确的消费观?美国的消费教育者对这个问题较为忽略,因为他们主张价值多元化。我国消协开展的许多活动中强调正确的消费观。

挑战二:如何总结各级消费者协会成功的开展消费教育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推广到其它消协中去?

(3)中小学的消费经济教育。

1990年,美国一个消费教育的专业组织在全国调查发现,美国三十个州以及华盛顿特区有关于消费教育的规定。有些州把消费教育定为必修课,另一些州定为选修课。比较美国的情况,我国中小学的消费经济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许多中小学是在消费者协会的帮助下开展消费教育的。例如珠海市于1992年在三灶区金海岸中学进行消费教育试点,分两学期将教学内容讲完,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尽管这些例子不胜枚举,我国的中小学没有一个完整的消费经济教育系统。许多在学校举行的消费教育活动是当地消协积极活动的结果。学校主动开展消费经济教育的情况还极为少见。

美国中小学的消费教育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开设消费教育的专门课程,将消费教育的内容掺入其它课程,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综合等。我国在中小学开展消费经济教育,有些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

挑战三:如何在中小学有效开展消费经济教育?

消费经济教育的机会

由于消费经济教育在我国还刚刚开始,消费经济学家和教育家将面临许多机会。下面略述几条。

(1)消费经济教育应在大学扩展。

我们应开始收集数据,调查哪些大学院系有可能开设消费经济学专业或课程。例如,许多大学的经济院系以及家政学院就有这种可能性。可以要求一些大学将消费经济学列为大学必修基础课。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我国,这种消费经济学课程不仅可以使大学生作为年青的消费者直接受益,也为社会培养未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消费者。一些有条件的院系也可以培养消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使他们在社会的消费教育活动中起骨干作用。大学的消费经济学家们也应研究有关如何开展消费经济学的成人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课题。

(2)消费者协会的消费教育活动应推广普及。

各级消费者协会在消费教育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应推广普及。消费经济学应系统地收集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和教育材料,帮助消协完成这个任务。

(3)开拓中小学的消费经济教育。

消费经济学应收集数据,帮助一些已经开展消费经济教育的中小学总结经验。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编写适应不同年龄学生使用的消费经济教材和教学课程安排。

(4)利用新闻媒介宣传消费经济教育。

目前我国已有十几种面向消费者的期刊报纸。许多主要期刊报纸电台电视台也有不少消费教育的专题或专栏。消费经济学家应主动与这些新闻机构合作,一起设计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有效的消费教育节目和活动。消费经济学也应研究通过新闻媒介进行消费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5)消费教育立法。

有效开展消费经济教育的最好方式是将消费经济教育纳入正规教育系统。为达到这一目标,消费经济学家应积极参加全国及地方的公共决策过程,为有关消费经济教育的立法大声疾呼。

(6)鼓励企业加入消费经济教育的行列。

消费经济学家应寻求企业的财政支持开展消费经济教育。这方面美国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以借鉴。在有企业参加的消费教育活动中,注意所用的材料应不带偏见,避免企业利用这些机会作变相广告。

国际交流和合作

中外消费经济学家可以在许多方面互相交流和合作。美国几个消费经济学家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了两种帮助我国发展消费经济教育的方法。一是向我国大学捐献消费经济教科书,二是帮助我国消费经济学家寻求财政资助来开展消费经济教育。由于各国国情、政治法律制度不同,美国的消费经济教科书只能起借鉴作用,我国消费经济学家还须编写我们自己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课本。

中外消费经济学家可以合作开展许多活动促进消费经济教育的开展。例如联合提出关于消费经济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关于消费经济教育的比较研究,编写和出版消费经济书籍和材料,组织和开展国际性的消费经济教育活动等。中外消费经济学家的交流与合作将在多方面有益于合作双方。

结论

这篇文章讨论了消费教育对我国的益处,也简述了我国消费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消费经济学家面临的挑战和机会,最后简述了中外交流的可能途径。其目的是引起我国消费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并加入讨论和行动。还有些相关问题没有讨论。由于这些问题对我国消费教育的开展极为重要,特将它们附于文末。这些问题是:如何测量消费教育的成本?如何衡量消费教育的效力?什么是消费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工作市场?如何促进政府机构、企业和其它社会团体加入消费教育的行列?如何帮助建立独立的,类似于美国《消费者报导》的,不接受厂商广告的公正测试和报导消费品和服务信息的消费者杂志?

标签:;  ;  ;  ;  ;  

中国消费者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_美国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