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与组网方法探讨论文_李伟东

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

摘要:本文阐述了第五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并对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组网方法

一、前言

第五代移动通信将提供更高速的接入速率,更宽的带宽,更灵活的配置及组网方式。因此第五代也可以打破现有频谱资源的制约,实现全频谱通信;更重要的是,通过集成多种无线接入解决方案,第五代技术将可以把人类社会彻底带入网络社会,实现万物互联。本文阐述了第五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并对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

第五代移动无线通信技术实际上就是无线互联网网络(见图1),这个技术将支持OFDM(正交频分复用)、MC-CDMA(多载波码分多址),LAS-CDMA(大区域同步码分多址)、UWB(超宽带)、NETWORK-LMDS(区域多点传输服务)和IPv6(互联网协议)。

(1)超密集异构网络。第五代移动网络是一种利用宏站与低功率小型化基站进行覆盖的融WiFi,4G,LTE,UMTS等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混合的异构网络。随着蜂窝范围的逐渐减小,使得频谱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随着小区覆盖面积的变小,最优站点的位置可能无法得到,同时小区进一步分裂难度增加,所以只能通过增加站点部署密度来部署更多的低功率节点。超密集异构网络可以使功率效率,频谱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2)大规模MIMO技术。大规模MIMO运用多天线技术,多天线技术的波束成型可以限制波束在很小的范围内,因此可以降低干扰从而有效降低发射功率。多天线技术带来了更多的空间自由度,因此使信道的反应更加精准,从而降低了各种随机突发情况信道性能的降低。由于多天线占用空间太大,实现的复杂度太高,一般基站多采用4天线技术。由于第五代移动网络的超密集异构网络的应用,在小区范围缩小的情况下肯定不需要大规模天线技术的应用,但是大规模MIMO的应用可能会带来空间零陷以及避免干扰等优点,所以研究大规模MIMO与小区相互补的模型也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3)FBMC。FBMC的提出是为解决OFDM18载波旁瓣较大,在各载波不能严格同步时相邻载波将会产生较大干扰,在较低频段不能支持需要连续高达1G带宽等高速率业务需求等问题提出的基于滤波组的多载波技术。原理是在发端通过合成滤波组来实现多载波调制,在收端通过分析滤波组实现多载波解调。Jean-Baptiste Dore提到在CS(信道状态信息)处于理想情况下,与OFDM相比FBMC具有更高的能量效率,但在CSI不理想的情况下码间干扰(ISI)以及载波干扰(ICI)将会使FBMC的性能输于OFDM,提出在MIMO情景下的特殊的波束成型来提升FBMC性能。

(4)毫米波通信。毫米波频段一般为30-300GHZ,毫米波通信即使在考虑各种损耗与吸收的情况下,大气窗口也能为我们提供135GHz的带宽,在频谱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采用毫米波通信能够很有效的提升通信容量。由于第五代移动网络的超密集异构网络,基站间距在不到200米的情况下,由于毫米波具有波束窄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并且空气对毫米波的吸收,会减小对相邻基站间的干扰。

三、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策略

从组网方面讲,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是一个基于全IP和纳米核心网技术的扁平化移动通信系统,新的网络架构能给UE带来 GW之间的无缝切换,而不受 GW独立性限制。此外,在第五代通信系统中,网络架构还包含一种用户终端和各种独立的、自动无线接入技术(RAT)。

(1)扁平化IP网络。扁平化IP架构通过分布云的移动核心信息传递功能、分布式软件架构和逻辑 GW及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技术,将垂直的网络架构演进为分布式的水平网络架构。扁平化 IP架构的转变,将使运营商在性能和价格方面,获得一个更具竞争力的平台。例如,扁平化的IP架构可以减少数据通道中的网元数量,降低运营商的CAPEX和OPEX;减少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最大限度地缩短整个通信系统的时延,使系统够完整识别无线链路的任何时延;可以独立维护和改善无线网及核心网,在规划和部署网络时,具有更好的拓展性和灵活性。

1)纳米技术。在 第五代 通信中,移动终端将被植入纳米技术的芯片,称之为

“纳米终端”,将具有前所未有的前所未有的感应、计算和通信等能力。

2)云计算。第五代移动网络将是一个基于云计算的异构网络。由于在引入无线新技术的同时必须满足对现存制式的接入控制,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控制机制来协调各种制式之间、频段之间以及小区之间的无线资源,以显著提升用户在各种场景下的数据接入能力。通过将无线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功能云化,按需进行资源划分和管理,同时,通过云端将无线接入和移动节点虚拟化,利用智能的内容传送网络 SDN(如DASH、LBS),将大大降低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成本,最终实现第五代及现有无线网络的统一运营。

3)全IP网络。如前文所述,在第五代移动网络中,扁平化的IP结构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全IP网络的构建思想最早由3GPP在 R4版本中提出,并在后续版本中得到更为直观地阐述。全IP网极大地满足了无线通信业务发展的需求,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无线网络获数据应用,为运营商提供一个持续的革新方案和优化方案,使其在产品的性能和价格上更具有竞争力。

Wi-Fi与第五代融合组网。如下图2所示的融合组网技术路线,即从架构、接口和业务等多个层面实现组网融合。目前,可以使用 UMA为代表的3G与 Wi-Fi 的融合组网方法,另外也可以使用基于3GPP2PDIF的固定移动网络组网方法。针对LTE网络,需要将 EPC利用S2a/S2b/S2c接口接入,然后进行第五代与Wi-Fi网络融合架构的搭建。场馆视频拍摄、公共交通工具、密集截取和远程医疗等场景都将成为融合组网的应用场景。

四、结语

总之,随着用户需求的驱动,对包括传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内的5G关键技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5G将通过更高的频谱效率、更多的频谱资源以及更密集的小区部署等,共同满足移动业务流量增长的需求。虽然第五代要到2020年才能实现商用,但现在很多国家的运营商都已经开始了布局,随着技术研究的深入、标准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第五代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参考文献:

[1]尤肖虎.第五代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中国科学,2014(5)

[2]刘明,张治中,程方.第五代 与 Wi-Fi 融合组网需求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J].电信科学,2014(8):99-105.

论文作者:李伟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8

标签:;  ;  ;  ;  ;  ;  ;  ;  

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与组网方法探讨论文_李伟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