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规划建设创新思路探讨论文_王凯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规划建设创新思路探讨论文_王凯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乡村规划建设一直是中国城镇建设的薄弱环节,在城乡一体化统筹下,将乡村规划融入城乡规划法支撑的法定规划范围内,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前瞻性筹划和部署,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助推剂和稳压器。将乡村建设发展作为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引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期铺垫。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规划建设;创新思路

1导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立足于新时代,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总抓手和总纲领。对于农村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因此,当前对于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武威而言,如何依托国家和全省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扎实稳步推进武威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重大民生课题。

2我国乡村规划的主要问题

2.1规划机制与体制不合理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及规划体制更多沿用城市规划理念,对解决农村规划问题并不适用。乡村复兴和发展与城市大不相同,在规划体系上并非简单的物质空间变换,也绝非仅仅依托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乡村规划特别是城乡统筹规划需建立在具体的区域乡村发展特点之上,全面统筹整合乡村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利用这些本土资源,配合城乡人才和资源的畅通流动机制,实现知识、资本、资源的不断供给、补充与自我创造。此前需构建完善且合理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在城乡规划全面推进过程中,因地制宜地高效开展不同层次、多个维度、自上而下的新农村建设运动。现行的规划机制和体制对农村区域发展特点把握不足,对规划对象和内容确立不明晰,使乡村规划改革阻碍重重,难以达到预期规划效果和发展目标。

2.2乡村文化流失严重

在城镇化的冲击下,乡村传统文化没能经受住城市文化的吞噬,使得乡村建设盲目吸收城市建筑文化符号,原有传统风貌没能有序演化,出现千篇一律、特色缺失、杂乱突兀等不伦不类现象,对乡村深厚的历史肌理、文化底蕴造成创伤性的破坏。乡村特色的消失,带走的是乡村传统文化精神的灵魂,留下的只是模版化的新材质、新技术性建筑。

2.3乡村统一规划与村民实际需求脱节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乡村呈现秩序化、管控化和现代化发展态势,区域统一规划推进资源与人力向规模化发展,但忽视了不同片区的多样化发展特点,出现“一刀切”现象。村民诉求与政府调控之间存在偏差,使一些区域在规划过程中困难重重,规划效果不理想,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给后续规划造成严重阻碍。

2.4农村基础信息设施不健全,大数据与农业、农村融合程度严重不足

相较发达城市,农村在智能终端、互联网、信息系统管控平台等相关技术的利用程度上严重不足,不仅造成农业从种植(养殖)、加工到市场营销等层面缺乏科学全面的数据支撑,还导致与农民日常生活相关的补贴补助、信息建档和查询工作效率低下,涉农数据的体量缺失、质量低下、利用程度不足等严重影响了农业及农村的规划、资源利用和现代化发展水平,制约城乡之间的信息融合,无法全面实现城乡深度融合与资源优势互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规划建设应有的创新思路

3.1融入生态建乡思维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城镇化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在美丽乡村、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中将生态建乡思维作为中国乡村规划建设的试金石,秉着边示范边总结的态度,争取把生态修复、乡镇修补理念带入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新天地——乡建领域。生态建乡不是简单的口号性行动,而是城市双修在乡村建设环节的延伸和拓展,因地制宜地美化、修复和修补乡村生态,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更是全面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将生态建乡形成模式,嵌入到乡村聚落的规划建设进程里,凝聚乡村人气,达到环境引人,人口聚能的连环效应,创造生态振乡的乡村振兴之路。

3.2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力推行绿色化生产方式

绿色化生产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就不可能有农业产品的绿色化。一要切实抓好源头管控。组织人力,全面清理清查农业市场上不合规定的农药、化肥、地膜等产品;同时还要加强对农产品的机动抽查,对违反国家食品安全的农产品强制销毁,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安全。二要大力发展循环产业。以农业废弃物为重点,积极探索秸秆、尾菜、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有机肥料化、饲料化,做大、做强农业农村循环经济。三要大力推广现代农业。做好水文章,大幅度降低农业对水的消耗,大力推广暖棚养殖和温室大棚等产业模式。鼓励农民群众依法依规进行土地流转,使农业从根本上摆脱弱势产业,实行集约经营,以提高土地种植效益。四要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农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和精深加工,实现生产、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开发,提高附加值。五要加大激励机制。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内农业绿色生产的激励制度,按照本地实际,出台相关落实意见,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

3.3做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社会持续发展必须要始终坚持的课题。在进行村镇规划时,要从环境保护入手不断充实环保内容,贯彻落实“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建设工作方针。乡村规划建设必须要坚持持续化理念,做好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平衡的保持,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开展村镇规划以及决策时,必须要坚持环境保护的原则,做好新建项目的严格论证,确保企业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标准。

3.4发挥优势产业链条效应

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产业振兴,发掘乡村优势产业,培育乡村区域产业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打破乡村产业的盲目、恶意竞争,加强乡村振兴多面性,突破唯有旅游产业做文章的跟风振兴举措,将农业、林业、渔业、文创业、小型工商业等多个振兴产业因子配方植入适宜乡村点区,形成区域性城乡优势产业链,才能够从源头上振兴乡村,为贫困山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动力。当地政府应该在乡村规划设计中,重视乡村产业发掘、研究、规划,通过对乡村产业专项研究探索,形成科学、合理、效益最大化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必要一环。

3.5引进科技信息服务设施

传承乡村传统特色不是停留在过去的时代,延续过时的生活方式,而是应该在规划建设中淘汰掉不适宜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服务设施,引进信息时代适宜乡村布设的服务元素,弥补乡村在城镇区域中信息链接的弱势,从而实现全方位城乡一体化目标。逐步在规划设计中普及互联网入户、物流上门服务、城市与城乡公交、地铁一卡通通用等是全面小康社会发展赋予乡村人民殷勤的期盼。通过信息服务设施的引入,拓展乡村居民的视野,打开乡村的封闭性,形成和谐、共享、开放、幸福的城乡共荣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规划作为中国城市规划转向城乡规划的新领域,在规划经验和规划模式上还不够成熟,基本都是在借用城市规划的思路模板,缺乏规划设计的创新性。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下,引导规划、建筑、景观设计人员下乡驻点工作是对乡村特色传承、产业精准、文化复活的补汤良药,也是探索积累中国特色乡村规划建设经验的必经程序。

参考文献

[1]王玉虎,张娟.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县域城镇化发展再认识[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05):1-6.

[2]李红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乡村科技,2018(11):38-40.

[3]陆志江.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体系的思考[J].智能城市,2018,4(21):40-41.

论文作者:王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9

标签:;  ;  ;  ;  ;  ;  ;  ;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规划建设创新思路探讨论文_王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