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诗词教学遇上“卡耐基”式语言论文_袁春红

当古诗词教学遇上“卡耐基”式语言论文_袁春红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 225000

摘 要:将卡耐基的这种语言交流方式用于小学生古诗词课堂教学,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学习阅历,还能开发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式。本文主要对这一语言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古诗词 卡耐基 语言 学习方式

卡耐基,美国成人教育家、心理学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是针对成人在激烈竞争中出现的沮丧、忧虑等现象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用语言交流的方式深入浅出地给予疏导。教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发现:将卡耐基的这种语言交流方式(“卡耐基”式语言)用于小学生古诗词课堂教学,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学习阅历,还能开发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式。

一、生成式激励语言,初探古诗创作背景

卡耐基最高兴碰到的就是那种有迫切表达欲望却又没有信心表达的学生,他认为,通过激励手段可以满足一个人的自尊感,会让他获得一种成功的动力。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去引导学生正确地并有个性地通过朗读来理解诗题,并给予肯定,让学生获得自尊感。

案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片段:师板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指名读诗题。生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生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生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读题时孩子们有的突出“晓”,有的突出“净慈寺”,有的强调“送”)师:你强调了“晓”,为什么?生:因为我想告诉大家时间是早晨。师:你将“净慈寺”音读得很重,为什么?生:因为我想知道净慈寺在哪儿?师:谁知道?生:是杭州的一座寺院。师:你突出了一个“送”字,为什么?生:因为这认为这首诗是杨万里送林子芳时舍不得他走才写下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师:通过题目中的一个“送”字,我们可以明白这是一首什么诗?(送别诗)当教师捕捉到学生朗读强调的语气不同时,及时给予评价和提问。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露痕迹,是对学生自主理解的一种肯定。继而层层剥笋,进一步引领学生理解了诗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参与进来,共同了解了杨万里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学生的思想融入情境,为进一步学习古诗打下了基础。

二、商讨式语言推进,走近作者心灵空间

古诗词教学中如何点燃学生思考的火种,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浅层次的思考下进行语言推进,卡耐尔会用商讨的口吻为基调,如:“能跟我说说你的理解吗?”继而“你还知道些什么?”这种语言形式给予了孩子们思索的空间。

案例:《蝶恋花·春景》欣赏片段: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苏轼的作品《蝶恋花·春景》 师出示词阙: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指名读词。(学生初读,要求读正确。)再指名读。(要求读流利)学生的再次朗读仍没有读懂词的意思,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词进行理解后才能读出节奏,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此处教师利用卡耐基的商讨式语言,依托学生的学习背景,激发学生思考、探索,表达自己对古诗词的不同见解。师:从这首词里,你们读出了什么?生:我读出了苏轼对春的叹息。师:从哪儿你读出了苏轼对春的叹息?生:从“残红”一词。师:你从这个词还读出了什么?生:“残红”说明春天已过,表现了词人对春已去的惋惜与伤感之情。师:那“青杏”呢?一个“小”字说明什么?生:词人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师:是啊,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你能读出这种惋惜与怜爱吗?你能这样读吗?师范读。学生点头,再次请孩子读词。稍有进步,师点头,对该同学竖起大拇指并投去赞许的目光。接下来学生便朗读得更加投入,整个古诗词欣赏过程师生感觉很愉快。

三、互动式对话语言,把握古诗词的灵魂

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若以文本为载体、以对话推进为手段,建构一个动态的过程,那么它就具有“互动性”的特点。这种特点就体现在说话者善于运用理解性语言和对方进行交流,这是“卡耐基”式语言的基本特征。

案例:《池上》古诗教学片段:师:咱们现在撑着船在哪里?(教师做划船动作,四处张望)生:(齐答)在荷塘。师:你发现周围有什么?生:荷花。师:它们都是什么颜色?(这种启发式提问,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略微回想后回答)生1:火红的,淡红的。(教师此时注意倾听,看学生有没有回答出荷花的几种颜色。看学生只回答出红色,教师继续追问。)师:还有呢?生2:白的,生3:粉的。师:真漂亮。闻闻什么味儿?你说——生:很香。师:深深地闻一闻(师生同闻)真香!感觉——(沁人心脾)我已经醉了。师:哎呀,一片大大的荷叶碰到你的头了,快把他——看(师指课件中插图)。生:(指名一生)碧绿的荷叶,顺手摘下一片来,(师动作:戴上)戴在自己的头上,啊,好凉快呀!还可以(生说:遮掩自己)师:小娃戴着荷叶在荷塘中撑船,他藏得多好啊!师:你还发现了什么?别忘了撑船来的目的哦。(师指莲蓬)生:我还发现了莲蓬。师:吃过莲子吗?剥一个吃一吃,感觉怎么样?请你说——生1:甜甜的。师:请你说——生2:水水的。生3:嫩嫩的。……师:哎呀,多快乐呀!

这种互动式的对话最容易把学生带入诗境中去,学生仿佛随着诗句进入诗句所描写的空间里去,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郭雪梅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进行有效语言文字训练的几点尝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7),144。

[2]祁华忠 卡耐基语言艺术在课堂理答中的运用[J].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14,(23),44-45。

论文作者:袁春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当古诗词教学遇上“卡耐基”式语言论文_袁春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