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直流炉冷态启动8小时内投脱硝方案研究论文_付文涛

(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

摘要:近年来,燃煤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日益严重,严重影响着环境及人类的健康。本文根据新疆天富发电厂一期2X660MW机组冷态启动8小时内投脱硝实列,结合SCR脱硝技术规范,总结出超临界燃煤机组冷态启动8小时内脱硝系统投入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NOX;超临界机组冷态启动;脱硝;8小时;方法

1 引言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燃煤电厂,特别是新建燃煤电厂机组,在冷态启动后8小时内将脱硝系统投入,不仅能够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而且能够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完全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针。

2 冷态启动投脱硝相关因素分析、应对措施及操作流程和方法

2.1 冷态启动投脱硝分相关因素析及应对措施

火力发电厂煤和水之间能够实现能量的传递实质上还是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来完成的。对于超临界机组来说,炉膛本身容积比较大,机组冷态启动,要考虑到汽机的冲转参数,这就对煤量有了限制,也就影响着炉膛内的火焰充裕度,进而影响着SCR入口的烟气温度。那么既想不影响汽轮机冲转,又能提高SCR入口烟气温度,这就需要将炉膛内的火焰中心上移,增强炉膛尾部烟道的热辐射及对流换热,关于如何将炉膛内火焰中心上移,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提高磨入口一次风压。煤粉燃烧需要时间,风压的提高可加速煤粉在炉膛内流动,促使煤粉在炉膛上部燃烧,造成火焰中心上移。

二是:降低磨出口风粉混合物温度。煤粉燃烧需要一定的着火点,温度降低,可以使煤粉集中在炉膛上部燃烧,造成火焰中心上移。

三是:调整燃烧器摆角,燃烧器摆角上摆,炉膛流场整体太高,容易使火焰中心上移。

四是:降低磨煤机旋转分离器转速。分离器转速对煤粉细度起着关键性作用,煤粉粗造成煤粉燃烧时间长,也就使煤粉容易集中在炉膛上部燃烧,造成火焰中心上移。

2.2 冷态启动投脱硝操作流程和方法

此次脱硝系统投入过程,我们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锅炉点火至汽轮机开始冲转;第二阶段:汽轮机开始冲转至汽机定速3000rpm再到脱硝入口烟气温度达到300℃以上。

2.2.1第一阶段:锅炉点火至汽轮机开始冲转:

此阶段以保证汽轮机冲转为前提,主要为了控制汽轮机冲转参数,操作方法如下:

(7)从附件7可以看出,此阶段,燃烧器摆角基本保持在50%,即水平位置。

此阶段控制方法总结如下:

汽轮机冲转之前,以保证冲转参数为主,煤量的控制以保证稳定燃烧为前提,保持较少给煤量,通过水冷壁壁温的变化,来调节给水流量,保证水冷壁壁温在合适范围之内;保持磨煤机旋转分离器转速、磨入口一次风压、总风量、燃烧器摆角等相关参数基本不变,根据燃烧情况再做相应调整。

2.2.2第二阶段:汽轮机开始冲转至汽机定速3000rpm再到脱硝入口烟气温度达到300℃以上:

从附件1可以看出,#1机组汽轮机于18点23分,汽轮机定速3000rpm;于20点00分,SCR入口烟气温度达到301℃,此阶段的操作方法如下:

(1)从附件1可以看出,在汽轮机冲转前期,总风量有短暂的下降趋势,从600t/h左右降低到530t/h左右,后随着汽轮机转速的提高,总风量开始回升,从530t/h左右,一直增加到800t/h左右并基本保持稳定。

(2)结合附件2可以看出,随着汽轮机开始冲转直至汽轮机定速3000rpm,煤量从24t/h,一直增加到26t/h,为了提高SCR入口烟气温度,煤量又增加到28t/h,并且每次增加给煤量之后,都有一定的稳定时间,煤量的增加并不是连续性的,而是间断性的。

(3)从附件3可以看出,随着汽轮机开始冲转,磨煤机入口一次风压从4.0kpa左右开始增加,一直增加到5.1kpa左右之后,基本保持稳定。

(4)从附件4可以看出,随着汽轮机开始冲转,磨煤机旋转分离器转速从66rpm降低到61rpm,并保持稳定,并且转速的下降并不是连续性的。

(5)从附件5可以看出,为了保持水冷壁壁温在310℃左右波动,给水流量也在变化,整体上看,给水流量在增加,从200t/h左右增加到230t/h,增加的幅度不是很大。

(6)从附件6可以看出,随着汽轮机开始冲转,SCR入口烟气温度一直增加,直至SCR入口烟气温度达到300℃以上,并保持稳定。

(7)从附件7可以看出,随着汽轮机开始冲转,燃烧器摆角略有上摆,从50%增加到65%,并保持稳定。

综合以上几点分析,可以总结出如下控制方法:

(1)随着汽轮机开始冲转,给煤量可以适当增加,但增加幅度不能太大,并且每增加之后,都需要一个稳定燃烧的时间,根据水冷壁壁温来调整给水流量,以保证水冷壁壁温在合理范围内。

(2)适当增加磨入口一次风风压、磨煤机旋转分离器转速、燃烧器摆角及总风量等参数,此类参数的调整,以保证锅炉稳定燃烧为前提,防止出现爆燃、灭火等事故。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以炉膛火焰中心为中心,对煤量、风量、水量、磨煤机旋转分离器转速、磨入口一次风压等参数做出针对性的调整,顺利实现了新疆天富电厂#1机组冷态启动8小时内投脱硝的目标。

结论

从附件6可以看出,#1机组于20点20分,SCR入口烟气温度已达到301℃,结合附件8可以看出,01点00分,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2.951mg/Nm³,不仅满足了环保局要求的标准,而且实现了超洁净排放,相应减少了环境治理所需投入的费用,提高了环保效益,此外,投脱硝期间的,煤、水、电的消耗量相对较少,明显节约了业主单位的生产成本,并且能够为发电厂赢得声誉,产生品牌效应,进而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此次脱硝系统的顺利投入,不仅对新建超临界机组有借鉴意义,而且具备推广前景。

论文作者:付文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超临界直流炉冷态启动8小时内投脱硝方案研究论文_付文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