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直线上涨,同时,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急速上涨状态,在1980年间,据相关部门调查,我国人群患有糖尿病者不足1%,2013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了10.9%,2017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11.6%。据悉,在2017年间,20-79岁间的人群中,约有400万人死于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是终身服药,是我国用药最大领域,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一亿以上。对此,做好糖尿病的护理工作,保障血糖稳定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此有效降低糖尿病的死亡率。
糖尿病的类型与病因
1、糖尿病的类型。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前者发病年龄普遍较轻,大多不足三十岁,发病较为濡染,多饮、多尿、少食、消瘦症状非常明显,血糖较高,并发症以酮症酸中毒为主[1]。并且,患者的血清胰岛素、C肽普遍低下,ICA、GAD、IAA抗体呈阳性,1型糖尿病患者仅依靠口服药物无效,需要胰岛素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的发病几率较高,伴随着高血压、动脉硬化、血脂异常等问题,该病发作时间较慢,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仅是轻度乏力、口渴等,血糖增高并不明显,血清胰岛素在早期也处于正常状态,个别存在增高现象,晚期才真正显现出来,且血清胰岛素低下。
2、糖尿病的病因。实际上,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两种类型的糖尿病都有明显的遗传性,家族发病的倾向明显,约有25%-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家族病史,并且,临床验证表明,至少六十种以上遗传综合征可能伴随糖尿病。环境因素包括进食过多,体力活动较少,患者体形肥胖者,此为2型糖尿病发作的重要因素。某些患者身体免疫系统存在异常,当患者被某些病毒感染时,如:腮腺病毒、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患者免疫力被破坏,胰岛素β细胞被破坏,则会导致1型糖尿病的突发[2]。
糖尿病护理的远程管理
1、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现代社会一种多发性疾病,其主要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生物作用受损导致,当患者得了糖尿病之后,身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进而为身体各组织带来损害,尤其是眼、心脏、血管、肾等,一旦患者体内血糖不能得到及时控制,极易导致患者产生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糖尿病是我国当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因为,若糖尿病患者护理不科学,极易导致患者产生各种并发症,并降低患者寿命,然而,仅依靠患者自身少量的护理知识,很难有效保障患者血糖的合理控制。
2、糖尿病远程护理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升高,糖尿病成为当代社会常见疾病,而其的终身治疗性,增大了糖尿病的护理重要性。然而,对于诸多患者以及患者家庭而言,其对糖尿病的认识并不深刻,仅是通过吃药控制血糖,对于日常护理并不了解,即使进行日常护理,也多是饭前饭后测血糖,若血糖超标,多是通过药物控制。但是,因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对该病症的了解不足,对护理的不了解,血糖时高时低现象较为常见,增大了并发症的发展几率。然而,长期居住于医院也不可取。因此,在糖尿病护理中,积极引进远程管理新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远程护理,为患者家人提供帮助,使其为患者提供有效护理,降低糖尿病带来的威胁。
3、教育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小型血糖测定仪逐渐普及,病人可通过血糖仪日常监测自身血糖水平,有效控制饮食并随着调整药物剂量,提高血糖的稳定性。通常来讲,1型糖尿病患者在强化治疗过程中,应至少每天餐前检测血糖4次,血糖应不应高于7.2mmol/L,若血糖不稳定,应至少检测8次,分别在三餐前后、睡前与凌晨3点,餐后两小时检测血糖,血糖不应高于10mmol/L,HbA1c不应高于7%。相比来讲,2型糖尿病检测频率可适当降低。
4、糖尿病的护理。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血糖的控制,避免血糖忽高忽低,增大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与护理工作,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与饮食习惯,控制动物脂肪、多油辛辣的摄入量。同时,做好心态调理,良好的心态对疾病治疗非常有效,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且,糖尿病人应经常散步,锻炼身体,将血糖合理控制,加快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让患者拥有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状态,以此合理控制糖尿病[3]。
5、糖尿病护理的远程管理新模式。由医院护理人员远程管理,在糖尿病护理过程中,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为其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教会患者控制疾病发作的方式,有效控制身体血糖,对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同时,积极利用大数据,对糖尿病护理进行远程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与个性化健康指导。其一,积极利用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打破点对点的远程医疗束缚,基于移动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形成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该种远程服务模式具有灵活性强、决策迅速、数据全面、关联性强等优势。在糖尿病护理中,还服务模式能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预警、糖尿病护理等知识,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与急诊量,提高家庭护理的比例。其二,将医疗大数据与糖尿病护理有效联系,医院可直接以大数据制定糖尿病患者管理平台,对在本院登记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服务,同时,医院可及时在平台上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每天安排医生在线对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提高糖尿病的远程护理水平,有效控制糖尿病的死亡率。
6、糖尿病护理的远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我国当前并未形成真正的医疗大数据,医疗大数据仍存在利用率低、缺乏数据收集、分析与统计的同一平台,并且,不同医院的信息系统接口、标准不同,导致大数据利用率低、共享难度高,如此,在大数据应用于糖尿病的远程管理护理中,应用率有待提高,大数据的作用难以全面发挥,糖尿病的远程护理效率稍显欠缺。对此,国家与各大医院应加强重视并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谭静.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模式[J]. 内科,2016,11(2):206-208.
[2]许洋. 远程管理系统在初始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医药前沿,2017,7(21):103-103.
[3]张静,张婷婷. 远程护理在2型糖尿病中的研究现状[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2):191-192.
论文作者:杨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糖尿病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患者论文; 远程管理论文; 胰岛素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