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能级转换和波动理论论证我国特别行政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_能级跃迁论文

用能级转换和波动理论论证我国特别行政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_能级跃迁论文

用能级跃迁和涨落理论来论证中国特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能级论文,中国论文,特区论文,理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试图用能级跃迁理论和涨落理论来论证中国特区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和下一步发展方向,供参考。

一、能级跃迁和涨落理论的基本概念

1)能级跃迁概念:

在原子物理学中,原子结构模型清楚地描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周围的电子层组成的,电子处于不同能级的壳层上,当处于高能级的电子受激发射时,从原能级跃迁到低能级,这时原子发生能量辐射或蜕变。这种微观物理现象不仅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而且在人类社会经济领域中也具有普遍性。

2)涨落概念:

虽然热力学中早已出现“涨落”术语,但不能和开放系统理论中的“涨落”概念同日而语。在动态开放系统的耗散结构理论中赋予“涨落”这一概念以全新的涵义。在耗散结构理论中,有二个基本原理:

一个是“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即系统在外力强制作用下远离平衡态,但在负熵流的作用下会自发地变动而形成新的有序化组织。

另一个是“通过涨落达到有序”,即一个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使涨落放大而最终获得新的稳定结构。平衡结构是“死”的,其功能不会变化发展,而耗散结构是“活”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会放大随机的涨落,而产生新的结构以适应新的功能需要。系统改变的根本原因正是这种随机的涨落,涨落是非平衡相变的导火线或触发器。虽然,“涨落”这一概念是开放系统耗散结构理论的基础知识,但真正知道它,并理解它的全部涵义的人却为数不多。

二、目前中国发展经济的结构

1)中国发展经济的三重能级结构:

按照能级理论,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已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方面作出重大的转变。中国目前的发展经济已呈现三重能级结构:

高能级带——中国的沿海开放地带,北起黑龙江、南到海南岛的沿海开放带。这个开放带涵盖了11个省、市、自治区,包括5个经济特区(23个市、县)、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260个市、县)、30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3个保税区等。这个开放带的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约在3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据统计,1993年沿海地区吸引外商投资项目62385个,约占全国的75%;出口总值约达7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以上,高于全国的平均增幅。从经济实力和生活质量来看,都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中能级带——指位于东径100°-115°之间的区域,包括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十省、自治区,以及沿江开放城市(6市)、省会开放城市(18市)、沿边开放城镇(13市、县、镇)和13个边境经济合作区等。这块地带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都有较大的发展,其经济增长率等于或接近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自然条件和吸引外资的能力又比沿海地区相对弱些,开放度也不如沿海地区高。

低能级带——指位于东径75°-100°之间的区域,包括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这块地带由于经济地理条件差,又同西亚和南亚次大陆相接,经济增长缓慢,其经济增长率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吸收外资能力又差,潜在的地下资源未充分开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此外,在这三重能级带之外,还有“超高能级带”,这个能级带包含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中国通过吸引外资外技的手段把它们的高级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转移到中国内部,这种转移并非都是通过梯度扩散过程来实现的,有不少是通过跃迁来直接实现的。如在西藏和新疆等西部地区近几年也兴建了不少中外合资企业,吸引了一大批美国、日本、法国等先进国家的技术,提升了自己的产业基础。并非一定要通过东南沿海的“高能带”的扩散来实现技术转移。

2)开放经济的涨落放大作用:

环视中国地图,中国的地理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恰如中国古代神话“女娲补天”所说的“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中国的西部是高山和沙漠、东部和南部是大海。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唯有通过海路这一条,所以才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通过航海打通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直到现在,航运仍然是中国同世界交往的主要工具。世界经济与世界市场恰如大海一般,其波涛如“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冲击着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经济。通过国际市场“波涛涨落”的冲击,中国的经济结构才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通过高关税在其周围筑起高高的壁垒,国际市场的波涛冲击不到国内市场,使得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的发育十分缓慢,封闭的经济使中国人陷入贫困之中。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的进军号角吹响之后,在中国周边所筑起的“壁垒”降低了,门打开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紧密了,只用了十多年时间,中国的经济实力就翻了几番,人民基本实现了小康生活。这个道理,原来正是“开放经济的涨落放大作用”所致,通过国际市场的涨落放大作用使中国的产业结构迅速地从粗放型、低效益转变到相对的集约型、高效益上。九十年代的中国产业结构已非八十年代初的模样了,原来是“一二三”产业的排列次序,现在几乎转变到“三二一”的产业顺序上。由此可见,通过国际市场的涨落放大作用,中国的经济结构达到了新的有序状态。不过,最先受益于这种涨落放大作用的正是沿海经济带。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复关”的进程加快,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指引下,今后中国的发展经济愈来愈多地受到国际市场的涨落放大的冲击力。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水准将不断地通过这种涨落放大作用而达到新的有序状态和高度上。这就是开放经济所带给中国人民的福祉。

三、中国特区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1)中国特区经济的泛概念及“泛特区经济带”的形成

根据“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及古代荀子的哲学思想“唯齐非齐”的理论,应该承认开放经济的非平衡特性,因而中国发展经济的能级结构理论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然的。据此,笔者把处于高能带的东南沿海地带的经济称为泛特区经济,而把沿海地带的特区、开发区、开放城市、工业园区、科技园区、保税区等概括为“泛特区经济带”。事实上,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这个“泛特区经济带”已经形成了,只是人们的认识尚未深化,对实际上已形成的“泛特区经济带”并未产生理性的知觉。

这个“泛特区经济带”实际上已发挥了以下几个作用:

(1)外国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的吸纳池和先导试验区:

(2)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扩散作用,发挥了能级跃迁作用:

(3)对中西部地区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态势,这个“泛特区经济带”恰如“弯弓射大雕”,对中西部地区构成弯弓待发的竞争压力。由于特区经济的存在已唤醒了中西部地区沉睡千百年的民众,使他们猛然醒悟,再也不能“安贫乐道”了,有些人的“红眼病”促使他们奋起直追,鼓起干劲去开发他们所居住的一方土地和自然资源。西方世界所惊惧的“中国睡狮”和“黄祸”,现在终于由于“特区经济”的出现而到来了,它激发和唤醒了中国的大地。

2)中国泛特区经济带的发展模式

根据能级跃迁和涨落理论,中国泛特区经济带有二种基本发展模式:

一是特区经济自身的发展模式——“包荒用冯河”(见“易经”)。“包荒”即包容广大,容纳四方,海纳百川,善于吸引和消化,对于世界上一切有益的东西都兼收并蓄,要有吞吐天地之气的宏图大志。具体地来说,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所长期形成的政策、法规及工作惯例,同国际经济接轨,通过国际市场的“涨落”冲击作用来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充分发挥组织和协调动能,从而达到新的有序状态。

“用冯河”即要有渡河探险的精神,不仅敢于探索、敢于试验、敢于改革,而且要善于探索,善于改革。要象哥伦布和郑和那样,敢于探险,有所发现。具体地说,特区应成为先行探索区、先行试验区、先行改革区。

二是特区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促进和发展所采取的方式——梯度扩散和能级跃迁的混合模式:处于高能级带的特区经济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普区经济一方面采用梯度扩散的方式,通过渗透和传递作用把从世界上吸纳过来的、经过消化、创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转移普区。近几年,沿海地区的技术项目正在往内地扩散,正说明梯度扩散理论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外国和特区也通过跃迁方式,实行跨跃式转移,直接从国外或特区把技术和项目投到中西部地区,如新疆和西藏近几年吸引外资都有很大的发展,美国、法国和日本都有很好的项目落户到那里。

总之,特区经济正通过梯度扩散和能级跃迁的混合模式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通过涨落放大作用来达到中国发展经济的新的有序状态。

3)中国特区经济的发展前景

a)特区经济一百年不会变:

由于中国的东部、中西部地区存在着经济地理环境的明显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会长期存在下去,即使这三个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提高了,达到一个新质的水平,但这种差异仍然会存在下去。这就是中国发展经济的实际,至少一百年不会变。因此,中国发展经济的三个能级带也将是长期存在的,因而概念上的泛特区经济带也要长期存在下去,当然,实际上的特区经济也必然会长期存在下去。但是,当前,桎梏特区经济发展的障碍在于地方经济保护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抬头。

b)经济特区应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接口区和试验田

特区经济的下一步发展一定要按国际经济贸易的惯例和规则运作,由于世界贸易组织(WTO)奉行的方针是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政策,并为最终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而作出不懈的努力,中国最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只是时间早晚而已。由于中国发展经济的结构是不平衡的,存在着三个不同的能级带,相对而言,沿海经济带的市场经济机制的发展程度比之于中西部地区要高,容易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惯例相接轨。因此,把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过程中的接口和试验田是很有必要的。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有一个逐步推进、逐步接口的问题。接口的匹配问题是很重要的,正如在电子工程技术和光导纤维技术上的接口匹配一样,接口不匹配,整体系统便不能正常运作。因此,将“泛特区经济带”作为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的接口或小块试验田是中国经济走向全球化的必然要求。由此而进一步要求经济特区下一步的发展首先要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提高成熟程度,同时,坚决按照GATT的原则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把特区作为市场经济发育和自由贸易政策的试验田,赋予它们率先试验权和改革权,使它们尽快同世界经济接轨,然后通过特区经济的示范作用,去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总而言之,特区经济是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的接口,它应率先与国际经济接轨,应成为率先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和市场经济机制的试验田。这就是中国特区经济的发展前景。

标签:;  ;  ;  ;  ;  ;  

用能级转换和波动理论论证我国特别行政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_能级跃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