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物价上涨及其治理:资本经济学研讨会综述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1994年物价上涨及其治理:资本经济学研讨会综述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1994年物价上涨及其治理——首都经济学界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界论文,物价论文,研讨会论文,首都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幅度的物价上涨,对这个问题如何认识、判断及治理,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中国市场经济论坛”第二十次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当前我国通货膨胀走势与对策”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北洋(天津)钢材批发交易市场联合举办,于3月初 在北京召开的。来自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于光远、王之泰、阿思齐、张新泽、杨培新、刘迎秋、刘光第等发了言。

一、关于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许多学者认为,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不能划等号,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物价上涨更加现象一点,通货膨胀更加本质一点,区别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有利于分析问题。有的认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然影响物价上涨,而且经常是统一的,现在我们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改革时期,一些过去没进入市场的物品、服务或资源也进入市场,这必然要增发货币,一些价格长期偏低的商品要调整价格,会引起物价上涨,这些都不能算通货膨胀。也有的认为,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基本是等同的,1994年物价大幅上涨归根到底是由于多年来货币超经济投放造成的。对于1994年物价上涨的特点,许多学者认为,当前的通货膨胀是以消费扩张为主调的结构性通货膨胀。一年来的物价上涨,并非全面涨价,而是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特点:首先,物价上涨主要是消费价格上涨,生产资料价格尤其是与基本建设有关的生产资料(如钢材、水泥)价格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下降,生产资料领域中的主要问题不是需求膨胀、货币过多,而是需求不足、资金紧张;其次,消费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一般消费品价格涨幅不大,主要问题还是供过于求,积压严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涨价与降价并存,需求膨胀与需求不足并存,货币过多与资金紧张并存,不能一概都说成是通货膨胀和需求膨胀。还有的指出,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内陆地区高于沿海,而且一直居高不下,呈现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

二、关于去年物价上涨的原因。于光远指出,物价上涨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经济过热,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深入地具体地研究,弄清哪个是主要原因,各原因里内在关系是什么。对这个问题,与会者从各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供给方面的原因。许多学者认为,问题主要出在农业上,农产品的供应成本上升及相对短缺,是推动1994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1994年水旱灾害严重,加剧了农副产品供应不足的状况,尤其是大米、粮食、棉花、生猪、油料、糖等供应缺口较大,推动食品、纺织品等价格大幅上涨。据统计,1994年粮油、肉、菜等食品价格上涨35%,影响物价总水平上升12.1个百分点。有的认为,造成农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年来,政府没有出台使农业进一步稳定、高速发展的新政策,而且,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为了抑制物价上涨,过久地抑制了农产品的价格,使“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加上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农副产品生产成本迅速提高;与进城打工相比,务农比较效益比较低,农民从事本体农业的积极性下降,各级政府重视农业不够,财政、科技投入不足,耕地面积又逐年减少,导至许多地方农业萎缩。有的认为,我国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技术设备落后、经营管理不善,劳动生产率低下,单位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太小,消化成本、顺应比价调整能力弱,产品质次价高,甚至滞销积压,一方面有效供给能力弱,结构失调,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维持低效生产,浪费宝贵资源,对物价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总需求方面原因。有的认为,社会总需求规模过大,投资与消费基金双膨胀,是造成1994年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1994年固定资产投资在1993年增长58%的基础上又增长28.5%,还没有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从短期看,会扩大总需求;1994年银行工资性现金支出在1993年增长33.3%的基础上,又增长40.5%。1994年9月,在近半数国有企业处于亏损的情况下,其职工工资增长了90%,导致其产品成本迅速提高,推动物价上涨,加上大规模的需求拉动,使1994年物价居高不下。有的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1994年投资膨胀,按物价指数折算后,增长16%,不算高;个人工资现金支出,去掉消费价格24%的涨幅,不过16%,而且主要是三资企业工资涨幅较高,所以不能把1994年物价上涨归咎于投资膨胀和消费基金膨胀。还有的认为,1994年发生的通货膨胀,与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我国去年极力压缩投资规模,固定资产增幅出现较大回落,生产资料价格稳中有降,但消费品价格指数仍然直线上升,呈现明显的反向运动便证明了这一点。1994年生产资料领域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投资品积压,导致一些企业和部门出现困难。

(三)通货膨胀因素。有的认为,通货膨胀始终而且处处是一种货币现象,表现为物价上涨,造成1994年物价上涨归根到底是由于多年来货币超经济投放造成的。1994年1-10月m[,2]增幅度达37%,比国内生产总值11.8%高出25个百分点,超量投放部分除被经济增长接受外,其余转化为需求,成为物价上涨压力。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1)投资膨胀;(2)消费基金增长过快;(3)外贸收支顺差过大,外汇盈余必然转化为国内流动资金,1994年货币供应量增加额中有35%是外汇占款增加直接造成的。这次通货膨胀的成因,与货币供应增长过快有直接联系。1994年说是实行从紧的财政金融政策,而实际操作中,从宽从松,货币供应不减,至于局部资金紧张,原因就复杂了。许多学者不同意上述观点。有的认为,1994年通货增长率是不高的,m[,1]在1993年增加21.6%的基础上增加26.8%,m[,2]在1993年增加24%的基础上,增加了34%,都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现价增长率39%。而且,中国手持现金有一部分是储蓄手段,活期存款也有一部分退出流通的,我国m[,2]包括个人储蓄,而我们个人储蓄是相对稳定的,流动性较低,通货概念与美国不一样。因此,得不出通货明显膨胀的结论,1994年物价上涨货币原因并不强,1994年货币供给促使物价向低走而不是向高走。还有的认为,通货膨胀引发的三个主要经济现象:货币贬值、物价全面上涨和抢购,1994年都未出现,这个事实说明,1994年的价格上涨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通货膨胀,不完全是或不主要是通货膨胀引起的。

(四)政府政策方面原因。有的指出,若1994年既不出台调价措施,也不多发货币,在1992、1993年投资高增长、需求大幅增加、货币发行过多的滞后影响下,1994年自发性物价上涨也会在1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1994年又出台力度较大的调价措施及其它几项重大改革。1990-1993年国家对长期偏低的交通能源的价格调价总额为2000亿元,放开了一大批产品价格,在其后续影响犹在的情况下,1994年又调整了粮食、电力、原油、天然气、统配化肥等,调价总金额为600多亿元,基础产品价格的结构性调整,积累的成本压力在需求比较宽松的环境下,释放得比较快,基础产品的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比较多。加上我国经济整体素质低,企业消化能力弱,这次价格改革出台,从成本上推动物价上涨。另外,1994年又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税制改革、工资改革等,都是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因此,有的认为,去年物价上涨,基本上是政府概念,是政府行为,而且是中央政府行为,物价上涨原因,主要是政府调价。有的不同意上述看法,认为通货膨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政府政策、价格改革造成商品价格变动,若货币供应量不变,那么,有涨必有降,是相应的结构性变动,只有在有支持货币通过时,才会连锁反应,带动其它商品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原因在于整个银行体制没有改革,投资体制没有改革,不能管住货币。货币增发的推动力是:中国经济一向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追求扩张、扩大投资规模的内在冲力,这种内在冲力,源出自过去计划经济制度下国家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的结合;利益集团矛盾,在改革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社会矛盾,各个利益集团获得了经济动力之后,在相互之间不均衡、缺乏有效的整合措施情况下,各利益集团用涨价、制造通货膨胀或者干预政策,通过各种手段来谋取自己的利益;体制之间的矛盾等。货币增发后流向短缺商品,流向政府调价商品,流向奢侈品,流向国内资产、外汇资产,又加剧了通货膨胀。

(五)财政、金融等宏观调控手段方面原因。有的认为,财政与货币政策搭配不好,是经济波动和结构失调的原因。改革以来,由于财政的钱比较少。企业、居民的钱就比较多,相应地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主导地位也逐渐弱化,而且好多经济问题的解决过多地运用银行,造成货币投放过多。作为贷款的决策者,是千千万万个,他们没有什么宏观观念,在整个银行资金运用中,只从自身利益考虑,考虑结构不多。另外,地方对银行干预过多,这既是经济过热的原因,又是结构失调的原因。有的认为,由于宏观调控手段失效,导致经济总量(投资、消费、信贷、货币供给)失衡,是造成这次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旧的“计划化”直接管理国民经济的行政手段已经大大削弱,而适应新体制要求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等)尚十分薄弱和乏力。财政、银行体制的改革刚开始,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建立不久,机制不健全,资金流转的渠道混乱,在新旧机制更迭之际,至少出现两个灰色的“空洞”,一是财政资金“信贷化”;二是银行资金不正当地“产业化”。通过不正当渠道从金融机构流出大量资金,扰乱了金融秩序,还扩大了总需求。中央银行对信贷控制由于外汇收购、黄金采购等长口,使货币信贷无法控制。由于外资大量流入,使货币供给变成应变量,随之而来的是通货供应量的增加,银行利率由于企业的“投资饥饿症”和非资本经营,无法约束、调节企业的资金需求,这样,金融当局无法有效实施货币政策,财政因赤字严重,无力解决有效供给问题,这样,1994年实行的反通货膨胀措施收效甚微。

(六)体制转轨方面原因。有的认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过渡的转轨时期,物价制度改革、某些服务、物品和资源的商品化、企业改革的相对滞后、交替期宏观调控的“不力”等,直接或间接地推动货币需求的过度增长,造成“体制转轨型”通货膨胀。还有的认为,在改革过程中,物价上涨具有某种必然性,理由是:(1)沿海开放地区物价高,物资就流向沿海,由于受物质利益驱动,其它地区必然争相攀比,提高物价;(2)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更多产品商品化,引起物价上升;(3)在过渡时期,市场体系不完善,流通体制混乱,价格机制不可能一步到位,在这过程中,一方面绝大部分商品价格放开,另一方面法制管理措施明显跟不上,很容易出现价格轮番攀比,轮番上涨。

(七)国民经济结构方面。有的认为,这一轮通货膨胀是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按结构性理论,这是为了谋求经济尽快发展而遇到结构性瓶颈造成的,瓶颈主要有:(1)农业、交通运输瓶颈;(2)公共开支瓶颈;(3)外贸瓶颈。这几大瓶颈约束,必然导致各方面的混乱无序。

三、关于如何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对策和建议。有些学者指出,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必然扩大,农业生产没法发展,一般说来,农村居民收入比城镇少,也没有社会保障体系的保护,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大,因此对社会稳定的威胁也更大。通货膨胀会使收入分配的差距扩大,使很多人特别是工薪阶层有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的危险,影响社会稳定。因此,今年不允许物价猛烈上涨,须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有的指出,通货膨胀是各种经济矛盾的综合体现,其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何治理通货膨胀,是处理好发展、改革与稳定三者之间关系的关键之一,在对策措施上,应分清病因,对症下药,综合治理,要“抑胀”,且要“防滞”。不宜全面紧缩,搞“一刀切”,要兼顾治理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在具体做法上,许多与会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方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金融方面。有的认为,控制物价的关键是中央银行要管好货币发行,减少货币供应量,首先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使货币发行与国民经济正常增长率相适应,这是抑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正常增长的根本措施;财政政策也应从紧掌握,要严格控制集团消费性开支,随着逐步贯彻“政企分开”,逐步精简机构。许多学者认为,要解决我国物价上涨过快问题,不适合采取过紧的财政金融政策。有的认为,过去我们制止通货膨胀,创造了“三严”理论,首先抓投资膨胀,然后压财政开支,压银行信贷,而后达到物资供求平衡,物价稳定。但去年情况有了很大变化,物价上涨不能象从前那样,简单归咎于投资膨胀,消费基金膨胀,到现在为止,人民银行念的还是老经,要信贷从紧,要控制投资和消费膨胀,把这当作主要问题,抓得不太对头;现在,贷款卡得过紧,因为投资需求不足,出现生产资料全面跌价,企业界困难极了,尤其是东北,煤卖不出去,石油爆库,机电行业不景气,若政府再抽紧银根,把更多企业搞死,就有出现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危险。有的认为,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肯定有一种关系,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需要甄别,若不问情由,认定是恶性通货膨胀,必然全面紧缩,那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对1995年甚至今后一段时间,货币供给需求对再生产的简单循环和扩大循环的考虑是必要的。有的认为,针对当前生产资料领域确实存在有效需求不足,投资品积压严重,需要在严格控制投资总规模和新开工项目、调整投资结构的前提下,适当增强年度投资力度,有利于通货膨胀的治理,年度投资力度过小,生产资料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大量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开工不足,亏损严重,导致财政困难,才是1994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那些企业即使不开工,或者开工不充分,因此而发生亏损,国家仍要发放工资。由于这部分工资不是企业向社会有效供给的货币体现,需要以某种形式向社会透支(通过银行贷款或财政弥补亏损),花钱买安定,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形成创造了经济条件。有的指出,要治理通货膨胀,使我国经济跳出一放就涨,一收就死的怪圈,必须注意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搭配:第一,在循环的第一阶段不让投资过热;第二,在企业资金较紧,拖欠和积压增多时,要从需求方面找原因,不能光靠投入,单纯维持企业生产。光靠银行不行,还要靠财政,货币政策紧一点,财政投入放松。应多采取财政金融手段,发国债,政策性银行多发一些金融债,投资率掌握在GDP的30%,其中,中央应集中相当一部分资金,一部分国家建重点项目,另一部分引导地方建设,采取参股、补助、贴息等办法。集中资金,就是要调控、稳定经济,不使大起大落;产业政策必须细化,准备一些项目,目的不光在建设,也用于宏观调控;第三,分配政策要配合。还有的认为,通货膨胀必须制止,降低通货膨胀的手段是降低利率,特别是存款利率。现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手段信贷控制、高利率,收效甚微。而且高利率对企业投资非常有害,直接导致企业投资下降,技术更新慢,产品竞争力差,接下来会影响产品出口;对农业也有影响,经济发展后,地租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要使价格稳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性的资本投入,利率高直接导致农业产出的下降;对银行打击大,承受负利率,今后难以与外资银行竞争;高利率导致大量投机外资流入,扩大货币供应。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只有利率手段有效,而我们目前的利率是高挂的,产生许多恶性影响。治理通货膨胀,当前手段应是降低存款利率,当然要慎重缓步往下调。

(二)需要加强对农业、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的投入,在财政、金融方面,实行倾斜政策,重点投资。有的认为,农业基础薄弱,供应不足,是1994年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农业的技术、资本投入,提高农副产品供给能力。有的认为,我国基础设施落后的瓶颈制约,也是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加上去年投资品积压,需求不足,应确保扩大对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的投入,可以学学罗斯福新政,制定铁路专案、水利发电专案,不受年度限制,坚定地执行下去。

(三)通过适度控制消费基金的增长幅度以及通过审计、监督加强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征收,也有助于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

(四)深化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和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有的认为,低效的国有企业对通货膨胀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仅因为这些庞然大物势必引发投资高涨,推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且它们消耗有限的国家投资资金,使财政赤字扩大,依靠其垄断地位,削弱价格的稳定性。现在已经出现了经营者阶层行为个体化,用价格转移的办法,吃空国有企业。若不尽早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是很危险的。有的认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中央银行地位,明确中央银行稳定货币的任务,要有货币观点,而不是资金观点,改变过去分配资金、分配信贷的做法。加快专业银行商业化,实行按商业原则择优贷款和依靠产业原则重点投资相结合的贷款原则,实行有效投资。同时,进行财政体制改革,转变职能,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五)稳定汇率,扩大进口,限制投机性外资流入,一方面增加有效供给,另一方面抑制货币供应量增加。

(六)以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坚决进行反垄断斗争,整顿流通秩序,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但应避免采用“统购”、“统销”、“限额”等行政措施,或用限价或调低价格,再度扭曲比价关系。

(七)用发展的“硬道理”来指导工作。有的认为,我国目前基本上还是速度效益型经济,固定资产投资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治理通货膨胀的同时,还得适当增加投入,以维持一定的发展,当然一要调整产业结构,二要重点确保效率带动型产业。若不发展,停下来对付通货膨胀,将会失掉一个有利时机,结果并不利于我们国家经济健康发展。

四、关于1995年通货膨胀的走势。与会者认为,1995年物价上涨压力还是很大,1月份涨幅虽有回落,但新的涨价因素还比较多:节日市场补贴减少,各地方要求调价的积极性比较大,粮食问题不容乐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加快,加上农作物因暖冬旺长,收成很难说。但从全年看,物价上升幅度将回落,但仍有二位数以上。有利因素有:政策性调价减少,汇率并轨、工资改革、税制改革对物价上涨的压力缓解,而且国家宏观调控也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标签:;  ;  ;  ;  ;  ;  ;  ;  ;  ;  ;  ;  

1994年物价上涨及其治理:资本经济学研讨会综述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