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历史地位_党建论文

新时期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历史地位_党建论文

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历史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执政党论文,新时期论文,地位论文,理论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要学好邓小平同志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并正确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当前的党建工作,就必须首先对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有一个充分的、正确的认识。

一、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是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的建党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在充分吸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建党学说中的基本原理,并灵活运用于中国党的建设具体情况的产物。正如邓小平所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4页。)因而,毛泽东的建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在今天以至今后的党的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毛泽东的建党思想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环境下形成的,主要回答的是如何建设好一个革命的党的问题。执政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如何建设一个执政党的问题努力进行了探索,但最终未能解决这一问题。五十年代以来,其他国家一些执政的共产党都在探索执政党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但均未找到成功之路。特别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些执政几十年的共产党相继丧失了政权,留下了更为深刻的教训。所以,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如何建设好一个无产阶段的执政党,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了毛泽东未尽的事业,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建党思想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拨乱反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新路子,形成了一整套执政党建设的新理论,发展了毛泽东建党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实现了又一次飞跃。

邓小平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多方面的。第一,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和经验,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二,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建设党的思想,提出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的方针,从而找到了党建工作和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明确了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方向。第三,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选拨干部的德才兼备原则的基本思想,重申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提出坚持民主集中制根本的是要靠制度建设,并把民主集中制看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根据新形势的要求,邓小平多次重申选拨任用干部的德才兼备原则,提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强调要大胆地将那些人民公认的坚持改革开放并有政绩的人选进各级领导班子里。第四,邓小平完全肯定并继承了党的三大作风和从严治党的传统,并在新时期将其发扬光大。邓小平认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两条。他把实事求是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看作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准则。邓小平把党的群众路线看作是党的传家宝,提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出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从而使党的群众路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增加了新的内容。从严治党是我党一贯坚持的传统,在新时期由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邓小平给予特别关注,强调执政党的党内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提出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反腐败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从而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与此同时,邓小平对我们党和毛泽东晚年的一些错误思想和做法进行了纠正,对过去在党的建设上忽视了的重要问题重新重视起来,同时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过去不曾提出的新思路、新理论:(1)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向现代化建设的转变。(2)纠正了党的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失误, 明确了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目标和基本方针,实现了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由“五十字建党纲领”,即“党组织应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应能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组织”,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转变。(3 )邓小平特别重视从制度上建党,开辟了一条靠改革和制度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路子。

综上所述,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正确思想,并使之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一些错误的理论和做法,使党的建设转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针和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建党思想。

二、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看,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是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而产生的,是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同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离不开党的建设理论的支撑。所以,党的建设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密不可分的,党的建设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紧密相联的。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是把党的建设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时期的总目标、总任务的重要组织部分来看的,他在思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其他重要内容时,往往都同时考虑与之相关的党的建设问题,并将党的建设理论有机地融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之中,在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同时也形成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并使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上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而党的建设就是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关键性条件。也就是说,要回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就必须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的问题。不仅如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其他各项建设,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都需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都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就决定了党的建设理论不仅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其他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理论联系,而且也可以说是这些组成部分的理论支柱。所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能不包括党的建设理论,否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不完整、不系统、不科学的。

再从党和党的建设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来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由我们党开创领导的,这项事业要取得最终胜利,关键在于我们党,关键在于把党建设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建设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般的组成部分,而是起着关键性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也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般意义上的组成部分,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整个体系的理论支柱。

三、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是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南

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是党在执政条件下,根据执政的要求产生的,回答了新时期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党的问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真正解决了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基本问题。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即党的建设目标问题,从党的十二大、十三大,一直到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邓小平和党中央作了科学的阐述和规定,这些阐述和规定,既符合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又适应了执政条件下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关于如何建设党的问题,邓小平根据新时期对执政党的要求,提出了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总体思路,以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为基本方针,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本理论。这些基本理论,围绕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如何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等问题展开,解决的是有关如何建设一个合格执政党的重大理论问题。所以它自然就成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科学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们党要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就必须时刻以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为指导,决不能背离这一理论。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执政,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种具体历史条件下的执政,党不仅面临着执政的考验,而且还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不仅要回答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而且要回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新问题。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就是适应这一时代要求而产生的,它不仅成为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而且成为新时期、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南。

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的因素就已经开始对党的建设发生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总之都具有新的特征,都是我们党以前不曾或很少遇到的,当时我们党没有把它称作是市场经济的影响,而称作是改革开放的影响,并且把它看作是纯执政考验之后的又一大考验。可见,邓小平和党中央当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市场经济对党的建设的影响。认识到了这些影响,自然就要考虑相应的对策来应付这种影响。所以,邓小平新时期在创立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过程中,提出的几乎每一个重要观点,都是对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的回答。邓小平提出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样就回答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要坚持党的领导的疑问。邓小平也认识到,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给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而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适应这一要求的情况,因而他在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又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问题,以便使党能够经受住改革开放的考验,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这一总体思路之下,邓小平又分析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对党的各个方面建设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一系列措施,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一整套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

标签:;  ;  ;  ;  ;  ;  ;  ;  ;  ;  

新时期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历史地位_党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