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策略论文_刘静

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策略论文_刘静

刘静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公园新村小学 255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语文是什么,要学什么,语文知识应该运用在何处,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学会倾听是一种需要经过训练才能养成的技能,它能帮助学生融入语文教学的氛围之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策略中应制订严谨的规则,让学生体会倾听的意义,并通过一定的倾听技巧提高其效率,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106-01

1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重要性

我国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倾听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一年级小学生应可以仔细倾听别人讲话,并通过对为一的话语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重点;中年级学生在交谈过程中可以做到仔细倾听,并且可以掌握对方讲话内容的中心思想;低年级小学生应认真耐心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讲话,并且可以把握对方话语的焦点,可以将对方讲的话进行简单阐述,同时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建议等、小学生倾听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社交能力,表达的重要途径。

2针对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养成倾听习惯的培养方案

2.1老师应身体力行,通过倾听学生引导学生养成倾听习惯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对教师有极大效仿性。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发展,因而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倾听习惯的养成贯彻落实到课堂环节。具体操作步骤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提高自身情绪稳定性,从而在课堂上给学生营造舒适顺畅的课堂氛围,这是教师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养成的基本保障;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榜样:首先要做到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及见解认真倾听,以此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倾听他人的习惯;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倾听作及时反馈,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贯彻“鼓励”的教学理念,例如当学生对倾听内容作出响应时,老师应及时鼓励,夸奖学生,这样才能逐步引导其有效且高效地养成倾听能力的习惯,从而更加认真倾听他人。该方法是提高学生倾听习惯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2.2让学生体会到倾听的意义

一个良好的组织不仅要拥有严谨的规则,同时还要让组织内部的人员感受到规则的价值。教师在课堂中制定了相应的规则以后,还应该让学生能够真切体会到倾听对于自身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混乱局面下回答问题,以及让学生在安静环境下回答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对比一下哪种情况倾听的效果最好。通过这种有效的对比,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倾听的意义,并逐渐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学会尊重他人,并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在倾听的过程中,全面集中注意力,进行有效的思考,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秩序比较混乱时让一个学生起立发言,发言结束以后,教师可以组织课堂纪律,让学生回忆刚刚自己在别人的发言中收获了些什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显而易见,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有人都无法从别人的发言中获得收获。接着,教师可以再叫起一位学生,在全班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发言。在两种情况的对比中,学生自然会了解到自己的倾听,不仅能让整个课堂更加安静,更加有序,同时也能够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

2.3教会学生科学的倾听方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很多方面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如他们活泼好动,不懂得要善于倾听别人和如何去倾听,这就需要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对他们的倾听行为加以指导,教会他们科学的倾听方法,让他们懂得如何倾听、怎样倾听,做到对他们的倾听行为做出科学、规范的指导。

例如,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1.专心致志。无论是教师发言还是同学发言,在倾听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专心致志地听,不搞其他小动作。2.有足够的耐心。在别人发言时,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可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3.细心。在别人发言时,要做到细心倾听,找出值得自己借鉴的地方和需要自己补充完善的地方。另外,我们要教导学生,在倾听时要做到带着问题去听,如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时,在让学生倾听课文录音之前,我要求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去听:邓小平爷爷植树时年龄是多少?树载好了邓小平爷爷满意吗?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倾听录音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此外,我们还要教会学生要主动地去倾听,养成善于倾听、主动倾听的良好习惯,在倾听时学会思考,养成边倾听边思考的习惯,使学生通过倾听,真的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2.4引导学生学习倾听的技巧

让学生学会倾听,并不是说仅仅是为了维护课堂中的秩序和有价值的倾听,而是希望学生可以一边倾听一边思考其他人的观点,同时在大脑中进行组织和再创造,只有这样做,才能够让自己真正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倾听的技巧。倾听和单纯的默不作声有着本质的区别,懂得倾听的学生可以在倾听别人观点的过程中,找出其中的重点,并且与自己的知识体系相衔接、印证,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成长。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主去寻找答案,之后让另外一个学生回答,在倾听他人答案的同时,学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如果发现他人的答案存在问题,学会指出来,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去总结教师的讲解内容中有哪些重点。比如教师在讲解一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其中包括了作者的信息、文章写作的时间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等。教师在讲解结束后, 可以先提问学生, 刚才的讲解内容中有哪些是重点。在学生回答之后, 教师再为学生总结, 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在倾听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信息, 以及应该过滤掉哪些信息,学生的倾听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

3结束语

总之,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其特殊性,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特点和规律,以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最终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践行倾听习惯对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指导作用。教师只有充分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方可高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倾听习惯。

参考文献:

[1]白丽霞.培养倾听习惯提高课堂效率[J].甘肃教育,2018(05):94.

[2]裴娟.小学一年级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研究[J].学周刊,2018(07):50-51.

[3]蔡雅晶,于宗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听”的能力训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2):77-78.

论文作者:刘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策略论文_刘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