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与建议王兆坤论文_王兆坤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与建议王兆坤论文_王兆坤

王兆坤

临沂市新沂蒙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是确保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研究,利用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对促进建筑工程安全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建议

一、现阶段我国工程建筑施工的特点

1、复杂的工程作业

每一项建筑工程的都是由人力与多种建筑工程器械互相合作来完成的,无论是打地基环节,还是建筑物内部结构设计环节,都需要人力和建筑器械的互相合作才能够完成,在施工过程中,人和机械需要在地面和高空进行立体交叉作业,这就体现出了工程作业的复杂性。

2、复杂的施工环境

每一项建筑工程的完成都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会受到天气情况、地理环境、社会条件、气候条件、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工程建筑的影响,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施工环境。

3、体力劳动过于繁重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结合,才能完成,在工程建筑的工地里工作,需要付出很多的体力,因此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建筑工程这个行业。

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的建筑行业中,安全管理制度非常不完善,安全管理工作仅仅是形式。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行为很不规范,比如建筑施工方的安全施工方案或措施并没有按照具体施工情况编制,施工的安全管理人员不合格同时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尽不到应尽的责任,有时根本不到施工现场参与安全管理。监理企业方面,他们在监理过程中没有履行安全监理的职责,包括对施工方案的安全问题没有认真审批,或者不熟悉建筑工程安全技术问题以至于不能发现安全隐患等。

2、建筑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层次不齐

由于历史等原因,建筑施工的一线工作人员主要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绝大多数农民工只有初中或者小学文化水平,对很多社会知识和务工常识不了解,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安全防范意识也非常薄弱。另外,由于操作能力低下,而职业技能培训又往往跟不上实际需要,导致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因建筑业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的动态性,如基坑的开挖、混凝土的浇筑、钢结构的安装、建筑垃圾的处理等工序,使得建筑施工人员的工作流动性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非常大,而其作业的周边环境和作业条件所应配套的防护措施往往滞后于施工进程,这使得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3、忽视安全检查,整改工作不到位

安全检查应该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工作,但是很多企业忽视了安全日常检查的重要性,检查不仔细,仅仅是走形式,根本发现不了存在的安全问题,或者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够重视,没有考虑到安全问题背后的严重后果,为了减少支出而不愿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去整改,整改工作不到位。

4、市场环境不规范

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离不开健康有序的建筑业市场环境,然而,我国目前的建筑业市场环境不容乐观,许多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是造成安全隐患的重要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一些业主一味追赶工期,不按照建设程序办事,刻意规避政府的有效监管;在工程建设中,设计、施工、监理等一些单位对强制性标准视而不见的情况时有发生;拖欠工程款、肢解工程承包、垫资、违法分包和非法挂靠等现象屡禁不止;一些施工企业通过压低工程造价中标,擅自削减安全投入以节省资金;一些没有施工条件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队伍擅自承担施工任务。这一系列行为导致安全防护措施无法得到有效保证,造成安全事故频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国内建筑业的管理机制存在滞后性,没有完全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变化。一是长期的安全科研投入不足,造成了安全管理方法、手段和体系落后的局面,制约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亟待发展培育第三方安全监督中介组织。在国内,目前只有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而在国外,安全服务机构、工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主动承担了咨询、服务、论证、培训、减灾防灾等功能,对安全生产监督和参与安全管理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完善作用。三是安全生产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

三、做好建筑工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1、提高工程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和安全生产意识

建筑工程企业应对每一批新进的工作人员都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从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整体来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一线人员大多数都来自农村,首先工人受到的教育程度较低,自身文化素质也不是很高,不太懂得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下对自身进行保护,对一些建筑行业所适用的器械,也不能熟练的操作。如果建筑工程企业不对新进的工人进行工程建筑安全生产意识和建筑机械操作培训,这些工人就很难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出现建筑机械操作失误等现象,这也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农民工人的建筑工程安全意识和自身技能本领的培训也很重要。

2、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也不例外。信息技术的引用可以大大节约建筑企业的管理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更有效地避免众多安全事故。目前,建筑企业还应该更广泛地使用信息技术,扩大其应用范围,比如开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技化的安全管理,并创新安全管理方式,对施工进行时时监督与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我国保险业应介入建筑安全管理领域,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安全保障体系。在国内,保险行业针对建筑企业特点设计的险种仅仅有意外伤害保险,这是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强制性工伤保险,而承包商险、安装工程险、劳工补偿险、职业责任险等与建筑工程内容有关的险种在我国保险领域几乎为空白,建议也能够将这些险种作为强制性保险纳入我国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将投保人的投保费用与其安全业绩和信誉资质挂钩,安全业绩好、信誉资质高的,则保费偏低,反之亦然。

4、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进行专项监督治理

建筑工程企业在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后,应及时总结原因,及时进行纠正和管理,避免出现多发性事故,针对多发性事故应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如施工过程中的高空作业,机械触电,火灾等较频繁发生的事故,应进行专项监督和治理,具体的治理监督步骤可以参考以下方案。首先,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机械和工作人员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确保安全隐患的排除;第二,一定要严格贯彻和落实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前所做的安全措施等工作;第三,针对特殊的、操作起来较复杂的建筑机械进行操作培训,并为投入使用机械设备建立一个安全使用的管理机制,例如新来的工人操作培训考试不合格,就不可以随便操作建筑机械工具;最后,建筑工程企业应运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排除,提高建筑工程生产的安全性。

5、规范建筑行业市场规范,加大对建筑行业资金的投入

工程建筑企业应不断加大对工程资金的投入力度,并定期更新建筑设备,定期进行机械设备操作的培训,同时政府还要干预到建筑行业的市场经济中来,对其伸出“有形的手”帮助和规范建筑行业的市场经济,严格审查工程建筑企业的工程资质证书,建立严格规范的建筑工程市场准入制度,创建出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建筑工程市场环境。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中,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企业利益,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现实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依然有着管理不当等众多问题存在,施工企业必须做好全方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针对问题制定有效措施有效解决,并加强创新性安全生产管理,从而防止施工中出现各种事故,确保工程顺利完工,推动企业实现健康稳定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阮明宇.怎样落实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J].建材与装饰,2018(30).

[2]秦建冲.探究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23).

[3]蒋守锋.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J].建筑安全,2018(1):40-42.

论文作者:王兆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与建议王兆坤论文_王兆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