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材料,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土建施工全过程的重中之重。因此,要不断提高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论文主要分析了土建混凝土施工方法,重点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城市发展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城市中的土建物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一定离不开的一个土建材料就是混凝土。这是因为和其他的施工材料相比,使用混凝土在进行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不仅能够节约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还有利于提高土建物的抗压能力,从而提高土建物施工的质量。在使用混凝土进行施工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得混凝土施工技术更加完善、系统,除此之外,还有利于提高房屋的质量,保证土建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因此,对于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来说,要做好混凝土的施工研究工作,不断的提高和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工作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
1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特点
土建工程施工期间混凝土的应用原料具有砂石以及水泥等,且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比例进行混合,之后进行强化搅拌。混凝土的原材料成本较低,且自身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因此在施工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期间一般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且对设备的要求较低。但混凝土的施工工序比较复杂,施工期间较易出现问题。对此,相关施工企业应强化相关研究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水平。
2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严格遵循混凝土施工顺序进行施工
混凝土施工的具体流程为: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拆模、养护。在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混凝土的施工工序进行施工,保障土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质量及安全。
2.2选购原材料与调配比例
土建工程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技术人员应确保其达到相关的施工标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明确施工中的要求,关注施工技术;二是施工人员做好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尤其应充分保证水泥质量水平;三是在混凝土混合搅拌期间应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做好材料的配比工作,确保其达到相关的标准性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做好房屋后期的维护工作,以切实提升整体房屋土建的抗压与抗震性能。
2.3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在土建工程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对一些隐蔽工程、细节工程进行仔细检查,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对混凝土模板的标高、尺寸、刚度以及强度进行检查,模板是混凝土浇筑的重要设备,只有保障模板的质量才能进一步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2)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3)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内的杂物、钢筋上的油污进行清除,避免模板的缝隙和孔洞被堵塞,需要注意的是,要用清水使木模板湿润,但模板不能有积水;4)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从底层向高层逐层土建,结合结构配筋的具体情况、捣实方法等方面确定每层的厚度。针对竖向土建结构,混凝土浇筑有几点注意事项,即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在底部填入水泥砂浆,这部分砂浆应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浇筑混凝土时,若浇筑高度超过3m,应采用(振动)溜管等设备防止混凝土下落;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对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等地方进行反复观察,对于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移位的情况,要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混凝土的振捣
浇筑混凝土后,施工人员还应做好相关的振捣工作,确保将混凝土填充至各个施工环节,确保工程整体的密实性与均匀性。混凝土振捣主要分为机械振捣以及人工振捣两部分,施工人员主要在下层混凝土中插入振捣棒,确保两层混凝土之间不会出现裂缝问题。在振捣环节中,施工人员应快速插入振捣棒,但应缓慢拔出。且选择插入位置时应确保整体的均匀性,并有效控制振捣流程,避免表面出现气泡,有效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2.5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最经常发生的就是混凝土材料出现裂缝,在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出现了裂缝的情况,那么混凝土的结构就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害,混凝土的结构也会遭到破坏。那么,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工作的过程中,加大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如果混凝土出现了裂缝的现象,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2.6混凝土养护要点
浇筑振捣完毕后的混凝土构件,应当严格按照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进行养护,以此来预防早期裂缝的产生,具体的实施要点如下:可在混凝土浇捣12h采用覆盖和浇水的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普通混凝土构件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浇水养护时,可按照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程度控制次数,如果是炎热的夏季,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同时可用塑料膜进行严密覆盖。冬季时,可以采用涂刷养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温度较低时,不得进行浇水养护。
2.7混凝土的拆模
混凝土完成浇筑、养护后,需要检查混凝土是否达到强度要求。如果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可以拆除混凝土的模板,在拆模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即先拆除不承重结构的模板,后拆除称重结构的模板。在拆除模板后,要将模板进行清理,并放置到合适的地方,以便下一次使用。
3提升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对策
一方面,土建施工人员应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意识,当前我国土建工程混凝土技术依然处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较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土建行业的顺利发展。对此,在混凝土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土建相关部门、政府部门以及技术监督部门应联合加强监督,提高技术的创新性,优化技术不足,总结相关的研究成果,从而更好的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用性,促进土建行业的完善与发展。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应做好混凝土技术的管理工作,确保整体的质量水平。一是应强化专业人员的技术管理工作,施工期间重点优化各个施工环节,且完工后应总结相关经验,针对施工期间存在的难题进行有效记录,为此后混凝土工程的开展提供更多借鉴。二是应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完善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配置规划工作,以防因原材料放置带来不必要问题。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应做好仓库的优化配置工作,避免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增强混凝土强度与抗压性,由根本上确保土建工程的建设质量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土建混凝土施工时,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材料,通过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混凝土浇筑前,要注意一些隐蔽工程的检查,避免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完后,要做好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工程需要。因此,要对土建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从而使混凝土质量达标,进而保障整个土建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廖维海.浅议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3).
[2]赵晓宁,张永峰,秦丽霞,张雷.浅析城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6(24).
[3]陈海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4).
[4]廉东方,刘飞.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9).
论文作者:朱珺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模板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