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备考中的德育渗透——以一堂英语德育课为例论文_郝文

英语备考中的德育渗透——以一堂英语德育课为例论文_郝文

郝文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 255100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旨在立德树人。英语作为高中学习阶段的主要学科,必须担负起德育的重任。同时,在新课标和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英语也开始逐渐由单纯的语言知识灌输向道德引导转化。本文从教学设计入手,结合课堂实例,对英语试题材料分析整理,从而提取共同话题,进行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价值观的教育。

首先要明确学生的掌握水平,对于我校高三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面临高考的学生,很多同学的英语能力还只是停留在一定的表层阶段,仅仅是停留在对于英语本体知识的掌握,词汇、语法这些冷冰冰的内容,而往往忽略了做题当中文本所传达的真、善、美代表的人性最为美丽的一面。这也造成了过去英语学习的盲目崇洋。英语不应该只是宣传西方文化的媒介,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我们弘扬中国文化的桥梁。那我的这堂课就是基于这样的理想,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一、话题中渗透德育思想

将同一话题的语言素材进行整合编辑,本堂课是将阅读理解与完形填空进行整合,从而提取了关于亲情的话题进行深入文本分析及解读。教师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引发学生对于本话题的深入思考,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首先在文本解读当中,作为教师,我们要贴近作者、理解作者,走进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其次,通过自己的知识贮备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探讨,设计合理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德育。

二、课堂教学设计

这堂课是基于文章话题的思考性课堂。活动的设计在于多元化,要渗透德育,同时体现全国卷的要求。按照高考新题型的要求设计小组活动,既要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刺激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并且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德育话题的引导,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价值观以及德育理念。

三、如何以话题为中心的语篇德育渗透进行课堂解析与探究

1.了解文本、内容、题材、体裁

这堂课选择了复习材料中的一篇阅读理解与完形填空,两篇文章都是记叙文。阅读理解以主人公Joey为话题展开,讲述了Joey天生残疾,但是在父母的鼓励支持下,超越自我、实现梦想的故事。当然,其中最主要体现了父母对于孩子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因为他的父母从来没有告诉他他的残疾会造成不能跑步等。而正是由于父母的不设限,才激发了Joey内在的潜能,从而最终Make it。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完形填空,主要记叙了一位母亲跟女儿在录像店,女儿对于母亲很不耐烦,反映出孩子有时候对于父母不体贴、不愿发自内心地走近父母进行交流的社会现实。而作者用自己的经历告诫女儿,珍惜父母,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后悔心情。那么这两篇文章都从亲情的角度进行了人物的剖析,恰好是从父母对子女以及子女对待父母的两方面进行评述。我就结合着两方面的关系,对教学进行了相应的设计。

2.教学过程

Step1:Lead in

以剪切的片段“You Raise Me Up”为导入,考虑老师由音乐而引发的问题。

设计意图: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听力;另一方面,通过这个问题过渡到这节课的话题——Parents。

Step 2: Fill in the Blanks

通过语法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对于Parents进行深刻的解读。

设计意图:在对“parents”进行解读之后,让学生能明白父母究竟意味着什么,引起学生的道德思考。

Step 3:Reading Comprehension

基于学生已经对文本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这堂课主要是对于学生进行情感升华,通过回答阅读理解的几个问题,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设计意图:通过文章的解读,学生对于几个句子的理解掌握,从而弄明白父母对于孩子的奉献以及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也为以下的话题进行进一步的铺垫。

Step 4:Cloze

熟悉单词,为再次阅读文章打好基础。通过Passage Analysis,对每一段进行整合分析。

When she's gone, it's the little 54.moments that'll come back to you.

Q1:What does“she’s gone”mean?

Q2:What is the sentence of “it’s the little moments that’ll come back to you”?

设计意图:本段中,设计问题主要在于,作者感同身受地将自己的体会与文中的女儿分享,从而得知作者的母亲可能已经不再人世,而他对于母亲深深的思念以及当初没有好好陪伴母亲而深深的懊悔,从而向女儿传达出要孝敬父母、体贴父母的品德思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秀萍 例析运用文本解读指导英语阅读课设计[J].赤子:2015。

论文作者:郝文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英语备考中的德育渗透——以一堂英语德育课为例论文_郝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