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体育俱乐部管理结构与管理模式比较_职业体育论文

中外体育俱乐部管理结构与管理模式比较_职业体育论文

中外体育俱乐部管理结构、经营方式等的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外论文,结构论文,方式论文,俱乐部管理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中外体育俱乐部比较的意义

国际体育发展包含着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两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体育也已冲破国家和地区的范围,出现国际化趋向。近几十年来,随着商业对体育的渗透,职业体育获得很大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增强体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日益增长,以健身、娱乐等为主的大众体育蓬勃兴起,进一步刺激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从国际发展历史和形式来看,俱乐部形式就是其中的主要方式之一。

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与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的。它要求体育体制找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管理、组织的形式。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应该通过比较分析,吸收和借鉴国外成功的体育组织管理方式,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和组织体制。

2 中外体育俱乐部管理结构的比较

2.1 国外体育俱乐部的管理结构

国外负责单项体育项目工作的是各单项协会,各单项协会大多以实体出现,全权负责各分会和俱乐部工作,通常设主席、秘书长和各工作委员会。由他们的负责人组成执委会(或主席团)主持日常工作,重大事宜由执委会或俱乐部自行解决。协会的基层组织体育俱乐部也为独立经营组织,由其聘任的经理和若干工作人员处理日常事务。体育俱乐部直接向单项协会负责,国外体育俱乐部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方式。它的形式分为三种:高度职业化的体育俱乐部、半职业性体育俱乐部和业余体育俱乐部,特点各不相同。

2.1.1 职业体育俱乐部

国外职业体育俱乐部代表队的所有制形式有私营、公司和股份制三种形式。各职业俱乐部通常设主席、秘书长等高层管理,由其聘任的经理和若干工作人员处理日常事务。职业体育俱乐部为独立经营的组织。体育俱乐部在经济上实行自负盈亏,按国家法律、法规上缴税收和向单项协会上缴利润。体育俱乐部对教练员、运动员均实行合同制,聘方和受聘方通过契约形式订立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其契约具有法律效力。西方职业体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集中了经济、法律、商业、体育等方面人才。如美国篮球职业俱乐部对后备力量管理也十分重视,无二三线队伍不能在协会注册。职业队的业主结成职业体育联盟,控制和垄断职业体育运动队。他们确定职业队的合理分布和运动员的合理分配,确定比赛规则和日程,处理门票收入分配和劳资纠纷,负责与传播媒介进行谈判,出售电视转播权;新成立的职业队必须得到职业体育联盟四分之三以上人员的同意并交纳批准费。在比赛场上,职业队间是对手;在赛场外,他们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是联合企业的合伙人。

2.1.2 半职业体育俱乐部

国外半职业体育俱乐部,主要是大学、企业或社会团体体育组织有计划地对业余运动员进行系统训练的机构,以追求运动成绩为直接目的,以尖子运动员为主要培养对象。俱乐部的正常经费由企业或公司赞助,而俱乐部的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俱乐部运动员是为追求运动为目的的,在参加运动队之外有一份正式工作,不以参加俱乐部收入作为生活依靠。半职业俱乐部的管理主要依靠俱乐部规定并实施。

2.1.3 业余体育俱乐部

国外业余体育俱乐部以自愿方式并按兴趣结合,按规定和章程由志愿人员进行管理。业余体育俱乐部涉及面广,参加人数也最多。

2.1.4 美国的高校竞技体育

美国的高校竞技体育是美国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培养各类职业运动员和奥林匹克选手的基地。法律上,美国的高校体育属业余体育,它归属美国奥委会和直接管理大学生竞技体育的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NACC)及其他一些团体管理。美国的高等教育法及其修正案业余训练法和NACC的有关条例,是管理高校体育的重要依据,通过法律调节各种关系,建立正常的管理秩序,推动体育的发展。

2.2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

建国以来我国对运动项目的管理方式是由体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有效地推动了各运动项目的发展,使我国运动竞技水平迅速提高。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单项运动协会为运动项目主要管理部门的协会制的建立成为可能。协会制的建立有助于发展运动项目,有助于运动项目专业化管理和民主决策,有助于体育行政部门以更多的人、财、物力投入到学校、职工、军队、农村、妇幼等大众体育的实践工作中去。我国实行国家体委负责体育各项工作,虽在逐渐改革中,但仍未将所有权力下放给单项协会,单项协会未实体化。由于单项协会未完全独立,所以各职业俱乐部仍需由各级体委负责,管理上较为混乱。业余体育俱乐部则是由原业余体校等换名,实质上并无多大改变。

我国现有的职业体育俱乐部是俱乐部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或主教练负责制,其形式为体委、企业共同组成;企业出资,体委部门进行具体操作和管理;政府出面,直接组织;新型的股份制模式(由这几种组织方式组成的职业体育俱乐部有一部分仅可称为半职业体育俱乐部)。职业体育俱乐部虽形成管理架构,但仍存在责权不分、产权不明等根本问题,所需的现代经营管理体制尚未健全,造成俱乐部内部管理混乱、运动员成绩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虽然有些单项协会也做出了无二三线队伍不予注册的决定,但职业俱乐部的后备力量严重短缺问题也十分严重。原有的人才配备输送系统被打乱,新的后备力量输送系统尚不健全,供求矛盾突出。梯队建设问题得不到解决,体育发展就很难得到保障。

我国半职业体育俱乐部是指公司或企业出资赞助,由体委具体负责管理的俱乐部。俱乐部成员都以参加俱乐部活动所得的收入作为生活依靠。由于附属于其它公司,这种输血式的提供资金办法使俱乐部发展受到制约。俱乐部的管理很难真正做到独立自主。受市场经济影响,这些公司或企业往往只是注重眼前利益,不会给予俱乐部久远打算,所以无论是俱乐部本身管理问题、人才流动问题,还是后备人才培养问题都得不到良好的解决。按这种形式组成的俱乐部不失为现阶段特色,体委部门如何协调与公司或企业的关系,使半职业体育俱乐部按最优化效果发展,是一主要问题。

随着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大众体育的对象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丰富。多种多样适合大众需要的体育组织也应运而生。群众体育逐步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

3 中外体育俱乐部经营方式的比较

3.1 国外体育俱乐部的经营方式

3.1.1 职业体育俱乐部

国外职业体育俱乐部受市场经济规律调控,以市场需求为杠杆。职业体育的每一项经营活动均围绕竞赛展开,其主要商品化经营方式包括球赛门票、电视转播权、运动员转会、彩票、广告、企业赞助及派生出的旅游、房地产、餐饮、服装鞋帽、新闻出版、体育娱乐及体育培训等。国外职业体育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网络体系,并按照严格的法规进行运转。

体育职业化最为突出的美国目前大约有各类职业俱乐部150个,其中影响大的有橄榄球、棒球、篮球、冰球等,美国每年出席观看以上职业比赛的人次分别为4800万、1800万、1550万和1200万。职业俱乐部通过出售门票和电视转播权获取高额利润,企业家不仅从所投资的职业队赚钱,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其他产业做宣传,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这方面的利益是无法估量的。

3.1.2 半职业体育俱乐部

国外半职业体育俱乐部以会员费、比赛门票收入和公司或企业赞助做收入来源。由于无需支付运动员工资,俱乐部的收入可以用来进一步改善条件,扩大影响及资助各队。

3.1.3 业余体育俱乐部

国外业余体育俱乐部依靠俱乐部成员交纳的会员费和政府拨款解决经费问题,并无其它经营活动。

3.1.4 美国的高校竞技体育

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由学校的校长或副校长负责,有单独的竞技体育管理机构,与学校的体育教学无关系,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运动队的经费主要来自NACC的棒球、篮球和其他观赏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的比赛门票收入和电视转播收入,校方也给一定的财政支持。运动队有专职的教练员,他们大都具有运动经历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负责安排训练、制定规划、选拔运动员,并处理与外界的关系。

3.2 我国体育俱乐部的经营状况

由于体育体制改革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未完全实行商业化,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经营体制尚不健全。由于种种原因,职业俱乐部自身的造血功能不健全(仍以“输血”为主),以比赛门票、运动员转会费、广告赞助收入和体育纪念品销售作为俱乐部的经营创收较少,即使有,大部分也是利用企业优势进行的,未真正对体育市场进行开发、挖掘。

我国半职业俱乐部在经济方面完全依赖于出资赞助的公司或企业,无商业经营活动可言,俱乐部管理层工作积极性不高,运动员的训练、比赛积极性也难以被调动。

我国群众体育则需从福利型活动转变为消费型活动。

4 我国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环境与制约因素

4.1 发展环境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事业如何进一步得到改革与发展,以适应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已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在市场经济下“体育属于第三产业”是十分明确而肯定的,它既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必然趋势,又是人们对体育自身特有的价值和功能认识的深化,同时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界面临的一个新思想、新概念、新观念,它关系到能否深刻理解体育的生命力和活力,体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必须直接进入市场,并以其为主导,以价值为杠杆,参与市场竞争,为市场经济规律直接支配。而党的十五大肯定的“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的提法,为体育市场管理提出了新的改革方向、思路和方法,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体育市场,推动我国体育市场的全面发展。

4.2 制约因素

体育人口是与体育消费、社会生活过程直接相关的物质性的基础因素。体育市场的购买能力,是居民对体育消费的支付能力。体育市场中人们的购买动机,一是为了欣赏,满足某种心理需要;二是对健康的投入;三是释放和解脱生活压力。要充分了解人们对体育市场的消费心理,体育俱乐部才能充分挖掘自身发展潜力。

对于职业体育俱乐部而言,其“体育劳务”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与其它社会经济实体产生横向联系、有机融合时,职业体育才有可能顺利发展。社会需求状况决定职业俱乐部的兴衰,总的来说是由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竞技体育职业化只有在体育劳务市场发达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形成。竞技水平越高,所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越大,消费者也越多。计划经济体制只有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为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存在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另外,还必须建立一系列有关竞技体育的法规,包括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的合同制、职业俱乐部之间运动员的转会制、俱乐部与赞助厂商之间的契约制,以及保障职业运动员权利和地位的法律制度。职业俱乐部竞赛制度的完善也极为必要。

5 国外体育俱乐部发展经验对我国体育俱乐部的启示

完善社会主义体育市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下充分挖掘体育市场潜力及其巨大的商业价值,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国家政策需对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予以支持,并以健全法律、法规的形式对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予以保障。

职业、半职业和业余体育俱乐部应按自身发展方向,依据社会主义体育法律、法规,健全自我管理和经营体制。

标签:;  ;  ;  ;  ;  ;  

中外体育俱乐部管理结构与管理模式比较_职业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