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论文_厉君,段宣初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形成的主要原因和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采用滤过性手术治疗的84例103眼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03眼中术后发生浅前房18眼,浅前房发生率为发生率为17.48%,小梁切除术后发生率为13.33%,小梁切除术+MMC术后发生率为22.45%,青光眼联合白内障的三联手术后发生率为11.11%。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的主要原因是房水滤过过畅、结膜瓣渗漏、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和恶性青光眼。本组18眼浅前房经保守及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较多,要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其发生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浅前房原因;临床处理

青光眼仍为临床上常见的致盲性疾病,治疗以降低眼压,以保护患者的视力,目前滤过性手术仍然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且随着显微手术技术不断进步和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但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有一个最常见的并发症低眼压性浅前房,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则会导致滤过性手术的失败,并且还有可能引起角膜病变、周边虹膜前后粘连、白内障、黄斑病变以及恶性青光眼等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形成的原因,并于术前、术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在术后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对提高青光眼手术成功率,保护并挽救患者的视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84例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并观察了临床处理的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采用滤过性手术治疗的84例(103眼)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7例(46眼),女性47例(57眼),年龄最小者8岁,年龄最大者72岁,平均年龄49.5±5.7岁。84例(103眼)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71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5眼,开角型青光眼11眼,继发性青光眼6眼。

1.2浅前房诊断标准

术后第1天未形成前房或形成后数天内又消失者为术后浅前房。浅前房的分度,按speath分类法,将术后浅前房分为3度,浅I度为周边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而瞳孔区的虹膜仍保持正常位置;浅II度为全部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仅瞳孔区晶状体与角膜内皮存在间隙;浅III度为虹膜、晶状体全部与角膜内皮接触。

1.3手术方式的选择

所有病例入院后均经局部或全身降压及抗炎治疗,均在眼压降至正常时行青光眼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小梁切除术38例45眼,小梁切除+MMC 40例49眼,青光眼联合白内障的三联手术6例9眼。术后每天给予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活动散瞳,典必殊眼液局部抗感染治疗。

1.4术后浅前房的处理

1.4.1保守治疗:对发生浅前房的患者给予散瞳剂,首先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散瞳,必要时可结膜下注射散瞳剂,根据滤过强度,可在滤过泡相应部位的眼睑表面,用梭形小棉垫轻加压包扎,包扎时注意力度,防止压力过大造成角膜皱褶或水肿。另给予20%甘露醇250ml 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前房反应明显者给予类固醇眼液频繁点眼,连续应用3-5天。

1.4.2手术治疗:对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5天无效的患者,给予二次手术治疗,重建前房。

2结果

2.1浅前房的发生情况:103眼术后有18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17.48%,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6眼,发生率为13.33%,小梁切除术+MMC术后发生浅前房为11眼,发生率为22.45%,青光眼联合白内障的三联手术后发生浅前房1眼,发生率为11.11%。

2.2浅前房的类型:发生浅前房的18眼中,浅I度6眼,占33.33%,浅II度10眼,占55.56%,浅III度2例,占11.11%。

2.3浅前房发生的原因:18眼浅前房中房水滤过过畅7眼,占38.89%,结膜瓣渗漏6眼,占33.33%,睫状体脉络膜脱离3眼,占16.67%,恶性青光眼2眼,占11.11%。

2.4治疗效果:通过散瞳、加压包扎以及应用高渗剂和类固醇激素等保守治疗方法,18眼中有15眼前房形成良好。只有3眼进行了二次手术治疗,其中2例为恶心青光眼,1例为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手术后前房均形成良好。18例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经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

手术方式与术后浅前房的分布情况

3讨论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目前仍是青光眼治疗的主要手段,手术方式有多种,但其原理大致相同,且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建立新的房水外流途径,降低眼压,保护并挽救患者的视力。术后浅前房是滤过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浅III度浅前房,如不能及时正确的处理,最终将导致眼压升高视功能丧失,并且还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浅前房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3.1滤过过畅:滤过过畅是的术后浅前房发生的主要原因,占到38.89%,这一原因所致的浅前房多为浅I度,是由于小梁切除的面积过大,而巩膜瓣过小,且巩膜瓣缝合过松导致房水排出阻力过小,从而使排出量增加,前房减小或消失。预防措施是术中制作滤过口时,其位置要与巩膜瓣布局合理,不能偏于一侧。

3.2结膜瓣渗漏:结膜瓣渗漏是由于手术过程中结膜瓣破裂,或是结膜瓣缝线过松使其固定不好,造成术后结膜瓣退缩、愈合不良。本组观察病例中这一原因占到了33.33%,预防措施为,术中制作高位结膜瓣分离结膜时,不要用有齿镊子进行锐性分离,应该交替顿性分离,以防止结膜穿破,减少术后的疤痕的形成。

3.3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是由于手术切口过于靠后,且术中眼压急剧下降所致,本组观察病例中这一原因占16.67%,多为浅I度和浅II度,极个别的为浅III度。预防措施: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一定要使眼压降至正常时才可进行手术,并要进行充分的球后麻醉,术中如出现眼压升高可快速滴注甘露醇。

3.4恶性青光眼:恶性青光眼的发生率较低,但若发生,必须及时处置,保守治 疗的效果一般欠佳,多需手术治疗。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经过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患者均能痊愈出院。但最重要的是要针对引起浅前房的原因,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以尽可能的减少浅前房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王政,沈爱祥,徐志娟,等.小梁切除联台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0.32(4):309-310.

[2]丁颖,王国强,巨朝娟,宋耕,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方法探讨[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1):50-52.

[3]}刘含军,熊新春.小梁切除术后持续性浅前房的发生与眼部解剖因素相关性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 0 30(4):381-385.

[4]杨剑苏,徐楠,彭安兵.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31例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02):237+277.

[5]农作宝.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1):156+158.

论文作者:厉君,段宣初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论文_厉君,段宣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