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勇敢规模的构建_中国人论文

中国人勇气量表的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量表论文,勇气论文,中国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6)01~0093~07

       一、引言

       勇气是中华美德的核心范畴之一,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人格概念既继承了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又具有现代生命力。我国文化中关于勇气的解读由来已久,如“知耻近乎勇”[1]、“勇,志之所以敢也”[2]。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各个国家还是普通个体都面临着日益激烈竞争。而应对这种竞争,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坚定不移的气魄是中华民族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能促进现代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样,现代社会大力倡导社会成员发挥见义勇为、临难不惧、大胆创新的精神,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心理压力、追求事业成功、创造幸福生活。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背景下,探究中国人勇气品格的结构与测量,具有较大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关于勇气的测量,西方心理学研究者根植于个体主义文化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测量勇气的工具中,影响较大的是《优势行动价值量表》[3](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VIAIS)、《伍达德-普瑞勇气量表》[4](Woodard Pury Courage Scale,WPCS-23)。但是相对于长期生活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中的中国人,这些西方的工具存在适用性问题。譬如,VIA-IS的勇气美德包含勇敢、坚持、正直和活力四个维度,仅从语义上看其活力维度与中国文化中勇气的内涵相距甚远,在开发中文版VIA-IS的实证研究中也发现勇气美德的信效度不高[5]。虽然国内个别研究者在勇气测量中国化方面做了些尝试,像吴沙的《大学生勇气问卷》[6]和李林兰的《中国人勇的心理量表》[7]。与单纯翻译国外的勇气问卷相比,这些研究更能反映出中国人勇气的实际状况,却仍然未能完全跳出西方勇气研究的理论框架,测量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故从中国历史/文化/社会实际出发,发展系统的勇气结构理论,设计适合测量中国人的勇气品格的工具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国文化中,勇气被定义为人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来的以坚守、进取、突破等为特点的一种心理品质[8]。前期系列研究发现,古代学者和现代公众对勇气的构成要素及分类都有比较一致的见解。对中国经典古籍的探析得出,勇气的内涵涉及威猛强悍、临危不惧、坚定笃志、果敢决断、大义担当、知耻革新六个方面,分为义理之勇和血气之勇两类[9]。现代公众观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结果显示,人们认可的勇气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意志品质,大致由坚定性、责任性、突破性三个因素构成,其在社会和个人两大领域具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同时采用人格特质词对典型勇者吴宓的人格特征分析也获得了类似的结论。这些探索性研究提示,中国人的勇气可能包括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类,并围绕坚毅、突破、担当3个因素分别建构。因而中国人勇气品格的结构可以被假设为:勇气分为社会和个人两个相对独立的层面,每个层面均由坚定性、责任性、突破性构成。接下来的量表编制过程都在此理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综上所述,本研究试图探究并验证中国人勇气品格的结构,同时编制测量这种品格的有效工具。

       二、方法

       (一)被试

       1.预试

       选取重庆、四川、江西、广东、山西、云南、江苏7个省的中学生、大学生、社会人员作为预试问卷1~3的调查对象。3次预试样本依次为420人、1000人、1200人,回收问卷402份、933份、1157份,有效问卷365份、847份、1001份。其中男性178人、414人、536人,女性187人、433人、465人。

       2.正式施测

       正式施测的被试来自重庆、四川、江西、新疆等地中学、大学、企事业单位。其5个样本分别为430人、130人、200人、900人、550人,回收问卷411份、126份、188份、851份、521份,有效问卷374份、110份、170份、838份、497份。其中男性173人、53人、70人、340人、245人,女性201人、57人、100人、498人、252人。

       (二)项目的编制

       预试问卷1的项目编制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中国经典古籍分析、公众观调查、深度访谈中的论述收集项目,并参考已有的人格量表如VIA-IS、WPCS-23、Marlowe-Crowne社会期望量表[10]中对有关项目的描述,最后共获得了118个题目。第二步,以含义明确、表达简洁、较好反映理论构想、无含义重复为标准修改题目,最后获得90个题目。第三步,将这90个项目编制成问卷,分别请5位心理学专业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进行项目评价,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和增删题目,最后确定了70个题目。第四步,将由这70个题目构成的问卷,分别请10名中学生、10名大学生、20名社会人士,再次进行项目评价,根据他们的意见再次删改成47个题目,形成预试问卷1。采用“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非常符合”5点评分,其中个人取向分量表22题、社会取向分量表19题、印象管理5题、效度测量1题。预试问卷2和预试问卷3的题目都是在预试问卷1的基础上增删和修改而来。

       (三)研究工具

       段文杰等人修订的中文简版VIA-IS的勇气美德分量表[11](VIA-IS-C)。量表采用5点计分,包含勇敢、毅力、正直、活力4项性格优势,每项优势4个项目,共16个项目。所得总分越高,说明被试具有的勇气美德越突出。本研究中VIA-IS-C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4。

       夏凌翔等人编制的《青少年学生人际自立量表》[12](ISSS-AS)。量表为5点评分,包含人际独立、人际主动、人际责任、人际灵活、人际开放5个维度,共26个项目。各维度得分越高,表示相关特质水平越高。本次调查中各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依次是0.69、0.68、0.57、0.63和0.61。

       黄希庭设计的《青少年学生总体自我价值感量表》[13](TSS-YS)。量表为5点评分,共6个项目。总分越高,说明自我价值感的总体水平越高。此次研究中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3。

       (四)数据处理

       检查问卷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剔除效度题得分小于4分、印象管理题均分大于4分、超过5%项目未作答的数据后,采用SPSS19.0和AMOS19.0对数据进行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

       三、结果

       (一)探索性因素分析

       1.预试问卷1~2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分别对预试问卷1(

=365)中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分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根据临界比值、项目与总分相关系数、内部一致性系数及共同性4个指标[14],实现预试问卷1的项目筛选,共删除了6个项目。再对剩余项目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其KMO值0.90、0.91,

值1763、2443,p<0.001,MSA值0.86~0.93、0.88~0.95。此结果表明有共同因子存在,很适合做因素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正交和斜交转轴,综合考虑特征值大于1、陡坡图走向、因素命名等指标,确定两个分量表的因素个数及名称。结果提示,两个分量表均抽取3个因子,累计解释变异49.89%、53.78%,其中3个项目交叉负荷过高,予以删除。据以上结果及被试反馈加以删改得到预试问卷2。

       采用相同方法对预试问卷2(

=847)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仍然各抽取3个因子,累计解释变异45.35%、50.17%,但交叉负荷过高或有悖于理论构想的6个项目需要删改。由此结果再次修订后形成预试问卷3。

       2.预试问卷3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经过对预试问卷3项目的探索,中国人勇气量表(Chinese Courage Inventory,CCI)最终保留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分量表各14个项目、印象管理题5个项目、效度题1个项目。两个分量表的KMO值0.88、0.89,

值3326、4136,p<0.001,MSA值0.85~0.91、0.86~0.90,表明很适合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分量表各抽取3个因子,累计解释变异50.14%、54.72%,因子负荷矩阵见表1。

       因子1主要涉及个体在遇到各种困境时百折不挠以及对理想、信念、原则等坚定不移,命名为“坚毅之勇”;因子2主要反映个体敢于打破、超越、挑战现状,命名为“突破之勇”;因子3主要涉及个体主动承担责任、见义勇为,命名为“担当之勇”。坚毅之勇、突破之勇、担当之勇分别聚焦于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两大领域。个人取向分量表的3个因子多从维护个人利益的动机出发,而社会取向分量表主要出于对世界、国家、集体及他人的福祉考虑。

      

       (二)信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

       以正式问卷的样本1数据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包含克隆巴赫α系数和分半信度两个指标。对正式问卷样本2施测两次以检验重测信度,时间间隔一周,正式问卷分量表及各维度的信度见表2。

      

       2.效度检验

       (1)内容效度

       采用Polit等人推荐的量表内容效度指数[15](scale-level content validity index,S-CVI)作为评价指标。请4名心理学专家对量表各项目与相应维度的关联性、覆盖范围进行4点评分,计算出两分量表的S-CVI依次为0.95、0.96,均达到理想水平。此外,前期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对勇气界定的基础上,确定了中国人勇气的操作性定义;量表项目主要来源于中国古籍、公众观调查及深度访谈的结果,是勇气内容范围的代表性取样,也说明量表内容效度佳。

       (2)构想效度

       通过极大似然法对正式问卷样本1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的结果表明各项目因素负荷量介于0.58~0.85,误差标准误介于0.03~0.06,适配度指标见表3。计算得出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介于0.80~0.86,平均抽取变异量介于0.45~0.59。两分量表的模型适配度及内在质量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

       同时,设置了两个替代模型

表示包含28个项目、3个一阶因子的斜交模型;

表示包含6个一阶因子、3个二阶因子的斜交模型。替代模型的适配度指标如表3所示,由于

出现非正定问题,说明模型设置不合适,故未报告相应数值。比较原始模型与替代模型可知,两个分量表各包含3个因子的模型设置更为合理。

      

       对正式问卷样本3的中国人勇气两个分量表与印象管理题SDR及西方勇气量表VIA-IS-C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两种取向的勇气分量表及各维度都与SDR相关较低,且与VIA-IS-C相关很高,表明量表区分效度与相容效度较好。

      

       (3)校标效度

       以人际自立、总体自我价值感作为效标。将正式问卷样本4和样本5的中国人勇气两分量表与效标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5。勇气两分量表及其3个维度与人际自立的5个维度、总体自我价值感都显著正相关,且大多属中等程度相关,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四、讨论

       (一)中国人勇气的结构

       中国人勇气的结构是设计其测量量表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前期对中西方勇气的文献分析与实证探索,提出中国人的勇气是个人与社会两大取向围绕坚毅之勇、突破之勇和担当之勇分别建构,数次调查数据也验证了该理论构想。由此得出中国人勇气的结构既有中华民族特色,也吸收了西方人勇气的合理成分。

       1.中国人勇气结构的文化特异性

       首先,将勇气分为个人和社会两种相对独立的取向,反映出中国人勇气的文化特异性。不少学者认为现代中国人的心智系统中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互动模式,即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16~17],并依据这两种取向探索中国化人格概念的结构,如青年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华人的自我观等[13,18]。而且中国人的“人己观”也有“大我”与“小我”的差异,社会取向的“大我”与个人取向的“小我”所涉及的内涵各有特色[19]。可见,分别从个人与社会取向两种视角解析勇气能更能适应中国人的认知特点。

       其次,中国人勇气的结构中的“担当之勇”成分,也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担当之勇,意指人们遇事能够主动挺身而出,果断承担责任,不迟疑、不退缩。主动承担自我责任属于个人取向担当之勇,而积极主持捍卫社会正义属于社会取向担当之勇。现代社会倡导的见义勇为精神便属于这一类型,见义勇为在救灾抢险、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等危急时刻显得尤为重要,历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赞许。研究者通过分析有关“勇”的核心词汇,发现“大义之勇”因子是勇气的构成要素之一[7]。追溯渊源,担当之勇也被古代思想家推崇,常与仁德、大义联系在一起,如“仁者,必有勇”[20]、“有义之谓勇敢”[1]。故这种大义担当的勇气不仅承载了优良的中华传统,而且闪烁着时代光辉。相反,梳理现有探讨勇气结构的西方研究发现,鲜有提及担当之勇这一维度。

       2.中国人勇气结构的跨文化一致性

       勇气作为一种被全人类崇尚的正向心理品质,中国人的勇气结构与西方人的勇气构成自然存在某些相通的契合点。契合点之一,两种文化背景下勇气都包含坚毅成分。坚毅之勇在中国文化中有很深的渊源,如“折而不挠,勇也”[21],其反映人们面对挫折、压力、诱惑时坚强不屈,追求理想、信念、原则时矢志不渝;本研究的实证数据探索出坚毅之勇是中国人勇气的构成要素之一。同时,西方人勇气的结构也存在相似的坚毅成分。譬如,被广泛应用的西方勇气量表VIA-IS-C中,坚毅(persistence)即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性格优势;另一测量勇气的西方量表SCS的决心(determination)维度与坚毅之勇的含义较接近。这种坚毅之勇也常被西方先哲论及,就如柏拉图很早就指明“勇敢的人无论处于哪种逆境中,都永远保持自己的信念而不抛弃”[22],并且叔本华认为“勇气就是一种坚韧”[23]。

       另一个契合点即中西方勇气的结构均涉及突破因素。突破之勇,主要指人们敢于对现状做出突破性改变,表现为开拓创新、战胜恐惧、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等。主动接纳自己的缺陷、努力克服内心的恐惧、尝试新事物等行为,皆是当今中国人突破之勇的现实表现[24]。而古典文献中突破之勇的表述更是不胜枚举,如“勇者不惧”[20]、“勇于惟新”[25]。类似地,西方学者对勇气的解读亦包含突破创新之意。May提出了创造性勇气(creative courage)的概念,包含发现新事物、做出新发明等能够推进社会发展的重大突破[26]。另有西方学者补充说明生命勇气(vital courage)或心理勇气(psychological courage)也是一种重要的勇气类型,多指遇到潜在心理障碍及情绪问题时,接受关于自我的负面信息,实现自我超越[27]。此外,还有西方研究者赞同勇气包含战胜恐惧或风险这一标志性成分[28]。

       (二)中国人勇气量表的有效性

       CCI的编制过程具备严谨性和科学性。首先,综合前期古籍分析、开放式调查、深度访谈及传记分析的结果,建构中国人勇气的结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严格遵守量表编制程序,对不同样本进行8次施测,共调查4202名有效被试,并设置11个反向题、5个印象管理题来控制答题定势及社会赞许性。再次,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了两分量表的三因子结构,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内容效度、区分效度及相容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五、结论

       本研究得到以下两点结论:(1)中国人勇气的结构包含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两个层面,每个层面均包含坚毅之勇、突破之勇和担当之勇。(2)本研究编制的中国人勇气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测量勇气的可靠工具。

       网址:http://xbbjb.swu.edu.cn

标签:;  ;  ;  ;  ;  ;  ;  

中国勇敢规模的构建_中国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