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学原理分析文学改编电影《安娜•卡列尼娜》论文_聂文丽

从艺术学原理分析文学改编电影《安娜•卡列尼娜》论文_聂文丽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家、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巨作《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它所承载的深刻的意义和价值使得这部永垂不朽的文学作品被十几次的改编成影视作品,本文主要以2012年版的《安娜•卡列尼娜》电影为例,以艺术学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来分析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并分析其独特的视听语言的运用。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艺术学原理;文学改编;视听语言

前言:

“一切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但每个不幸的家庭都有它自己不幸的方式”。《安娜•卡列尼娜》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卡列尼娜不满丈夫在婚姻里的冷漠和无视,为了追求自己的真爱勇敢冲破世俗的眼光,甚至抛弃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与心爱的沃伦斯基在一起,最后却仍逃不出被抛弃,最终卧轨自杀的悲惨结局。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其间承载的深刻内涵让几代人陷入哲学和社会的多重思考,一百年来,这部作品被改编成诸多版本并各自有不同的特点,也使得观众有对角色的不同理解和不同的接受程度,特别是2012版的《安娜•卡列尼娜》无论在表现形式、人物塑造还是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独具特色,更使观众眼前一亮。

一、从《安娜•卡列尼娜》分析艺术的本质

艺术的本质是指艺术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就是探讨艺术的根本性质即艺术的社会本质、艺术的审美本质和艺术的历史本质等。

(一)、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的《安娜•卡列尼娜》中都会不可避免的表现出作者的政治倾向性、宗教信仰或者对于宗教的不满,以及其中所引人深思的的哲学问题和作者的世界观。托尔斯泰所塑造的人物中,不乏存在很多自身思想方面的矛盾体,比如安娜一方面追求个性解放,却又始终挣脱不了贵族社会从法律、宗教、舆论等方面加在她精神上的枷锁,她痛苦的挣扎于个性解放与传统道德思想上的矛盾。也正是托尔斯泰面对当时的政治情况下,自身宗教信仰上的矛盾,对于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和迷茫。作为观念形态的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体现了艺术的社会本质。

(二)、艺术的审美本质

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具体分析艺术现象时,从他那丰富而真实的艺术感受出发阐明:艺术的内容,应是传达艺术家自己体验到的“审美感”,只有“审美上的感情”才是艺术的真正内容。不同于绘画和雕塑,文学作品经改编搬上大荧幕后,所有形象具象化,产生了与文学作品不同的审美体验,无论是具象的人物动人的外貌、精致的衣着、奢华的场景之美,还是抽象的人物内在的美好品质,安娜的聪慧善良、自然真诚;沃伦斯基的聪明、富有同情心、乐善好施;卡列宁的冷酷、虚伪却又宽容都给人以不同层面的审美体验。

(三)、艺术的历史本质

艺术是在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都是当下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凝结的产物。《安娜•卡列尼娜》所反映的社会是由古老、守旧的封建社会向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转变的特殊时期。人们受到欧洲资产阶级人文思想的启蒙、人性觉醒,处于坚持与反抗的边缘,安娜就是那个时期的典型代表,追求人性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而反动腐朽的封建农奴制对资产阶级人文思想仍具强大的阻力,也是安娜最后悲惨命运的重要社会原因。读史可以明鉴,小说虽不是真实历史,但依然有一些相通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文学作品不断改编重新回到大众视野的原因,托尔斯泰凭借其敏锐的时代感触,创作了《安娜•卡列尼娜》,从各方面还原了那段动荡迷茫的历史时期,被称为俄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从《安娜•卡列尼娜》分析艺术的特征

(一)、艺术的主体性特征

艺术创作是特殊的创造性的精神生产,是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能动的认识和创造性的反映的过程,每件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带有艺术家个人主观色彩和艺术追求。《安娜•卡列尼娜》的灵感来自于一个叫安娜兹科娃的妇女,发现她的情人另有新欢,一气之下离开了家,后来投身在货车车轮下而死的故事。托尔斯泰以此故事为原型写成小说,并加入自身对于社会、宗教、精神上的挣扎与矛盾,对于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和迷茫,凝结着作者对生活的独到发现和深刻理解,使得这部作品具有更加鲜明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特点。

对于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的导演和编剧来说,在作者的创作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删减和改编,使其在新的时期增添新的内容,也是导演和编剧对艺术自身对于作品的不同见解和体会,同样具有艺术性。对于接受者来说,艺术接受也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意义,是与艺术家的精神交流和对话。观众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思想情感与审美理想,产生不同的心理接受,有不同的理解程度。最后观众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进行再创造和再评价,从而完成和实现、补充和丰富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二)、艺术的形象性特征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审美创造的产物,是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为物、为实,也可以为情、为虚。对于《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形象来说,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具象的影视形象,都是由作者或导演创造出来的,使人通过直觉就能领悟的感性存在。安娜这个形象成为文学史上的艺术典型,一方面以非常鲜明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同时,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

(三)、艺术的情感特征

艺术的存在和发展,根源于人的感情的丰富性。托尔斯泰在其美学著作《艺术论》中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沃伦斯基、卡列宁以及列文的形象可以看做是托尔斯泰为了将自己内在的情感幻象传达给别人而创造的,安娜对爱情的渴望,沃伦斯基的热情,卡列宁的冷漠,列文的执着,这些人物形象必须饱含感情,从而给人以精神感染力。

三、《安娜•卡列尼娜》视听语言分析

剪辑上不同技巧的转场方式的运用颇为亮眼,动势转场、挡黑转场、相似物转场等。肚子疼的安娜在房间拉开窗帘,下一个镜头以同样的动作拉窗帘,但是场景已经变为火车上,丰富的转场方式令观众回味无穷。另外在影片开头部分,奥布朗斯基的出场,大厅中整齐划一的盖章,节奏感强烈的音乐,之后的长镜头,音乐滑稽,调度精彩,演员走位带有浓重的舞台剧风格,带给观众特别的视听体验。

在卡列宁质问安娜并要求安娜注意自己的行为时,房间光线昏暗,卡列宁头顶艺术顶光照下,气氛严肃紧张,安娜反驳时在其脸上形成半明半暗,预示安娜对现状开始反抗,而不是顺从自己身处黑暗。安娜躺在床上光线明亮起来,场景转到了和沃伦斯基的亲热画面。影片最后安娜卧轨自杀,躺在铁轨上的她的脸同样呈现半黑半亮的状态,但是黑的那一面被闪烁着忽明忽暗,意为安娜用尽全力地反抗,虽在死亡中得到了解脱,但终究没有打破那个封建保守的时代。光线的运用十分成熟恰当,准确的表达人物内心,暗示人物命运,辅助观众置身其中,更好理解影片主题。

结论:

文学改编电影使得文字故事通过影像有了更直观生动的展现,在重现经典的同时,结合时代新思想,为原著增添新鲜活力,更吸引大批普通观众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安娜•卡列尼娜》在不同历史时期传达着永恒的自由与爱,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社会人文角度,都值得被探讨。它的影视改编也为其更广泛的传播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作者简介:聂文丽(1995.01—),女,汉族,河北省邯郸市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论文作者:聂文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从艺术学原理分析文学改编电影《安娜•卡列尼娜》论文_聂文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