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小城镇建设理论初步探索

生态小城镇建设理论初步探索

李卫[1]2004年在《生态小城镇建设理论初步探索》文中提出在总结、分析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原理、生态学原理、区域整体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理论,研究和探索在我国进行生态小城镇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原则方法,旨在为新时期我国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小城镇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评价生态小城镇生态化程度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和体系。

赵荔[2]2013年在《上海郊区生态小城镇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生态小城镇建设已成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生态小城镇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生态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叁农”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生态小城镇建设还存在着缺乏发展规划、建设起点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重形式轻内容、生态保护观念不强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其建设和发展。本文运用文献法、理论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上海郊区生态小城镇建设研究——以青浦区金泽镇为例”为题,对上海郊区生态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进行研究,着重剖析了金泽镇生态小城镇建设的现实基础、主要措施、发展现状、阶段成果、主要经验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内在原因。通过国内现有生态小城镇建设经典案例的对比分析和对研究样本的实证分析,本文考察了金泽镇生态小城镇建设在规划编制、生态保护、城镇面貌、农业发展、工业振兴、旅游业培育、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八个方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归纳提炼出金泽镇生态小城镇建设在政策引导、规划先行、生态为本、准确定位、全民动员方面的有效经验;同时,也厘清了当前该镇在生态小城镇建设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体现为: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土地指标趋紧,建设用地总量不足;环境保护约束,生态容量制约较大;产业发展缺少突破口,辐射带动效应不强;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保障力度不足。透过问题的表象,可以看到导致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主要来自五个方面,即:经济困境、政策约束、规划问题、资金问题以及体制机制问题。基于调查研究结果,本文肯定了青浦区金泽镇生态小城镇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果和有效经验,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对策建议。主张从优化产业机构,加快城镇产业生态转型;创新发展理念,夯实生态城镇建设政策支撑;推进规划落地,加强生态城镇规划科学编制;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健全体制机制,为生态城镇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五个方面入手,着力提高生态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推进上海郊区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整体发展。

崔照忠[3]2014年在《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全球城镇化加速,生态危机也趋加重,以生态城市建设为目标的全球生态化运动也随之成为一股浪潮。与其相伴,中国县域的城镇化进程也进入加速期且生态问题不容乐观。面对城镇快速发展所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必须亟待迅速转向。因此,城镇的生态问题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转变传统的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势在必行。结合这一时代背景,本文回顾了生态城市理论的产生、发展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国内外城镇化发展历程,分析了区域生态城镇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将生态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提出用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理论来解决中国发展中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这是发展中国家摆脱发展的困境,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理论要求,更是中国县级城市,尤其是快速发展中的县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论文应用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调查统计法以及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和城镇化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叁个层面,六个维度”的区域生态城镇系统的概念,构建了生态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区域生态城镇化理论,提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并且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的评价体系。论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实证分析,以山东省青州市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为例,用所提出的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了青州市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和具体对策建议。论文在建构“叁个层面,六个维度”区域生态城镇系统模型上,提出该系统由物质、功能、意识叁个层面以及空间、经济、社会、自然、文化、政治六个维度构成,而且是主体多元、自然与人工环境相融合、开放的地域生态系统。在概括区域生态城镇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对其要素与结构及其运行规律进行了分析,对它的功能与特征进行了总结。论文在区域生态城镇化理论研究上,首先将区域生态城镇化定义为: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城镇和乡村的居民用自然生态方式与所在区域生态城镇系统相互作用而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以及由此实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然后提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六条原则;最后将城镇化与生态化相耦合,用情景分析法优选了适合中国发展的最佳模式,并指出县域城镇发展模式的最佳选择就是区域生态城镇化。论文在区域生态城镇化动力机制建模研究上,首先总结分析了传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认为传统城镇化是在政府规划引导力、市场经济驱动力、科学技术推动力、政策法规促进力四种合力作用下,各种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集聚的过程;然后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区域生态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概念,提出了内外动力源共同作用的生态城镇化动力机制,其中内在动力源是动力主体的共同愿景,外在动力源是生态前景吸引力、政策法规引导力、生态文明驱动力、资源环境挤压力、科技创新支撑力;最后运用前面提出的理论构建了青州市区域生态城镇化动力机制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在建立区域生态城镇化目标与评价模型上,构建了有别于传统城镇化以发展为主体目标的评价模型,提出了目标全面多维的区域生态城镇化评价模型,用层次分析法将“叁个层面,六个维度”区域生态城镇系统构建成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并用该模型对青州市区域生态城镇化水平进行了评价。最后,在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山水花都、幸福青州”为目标的区域生态城镇化建设方案,分阶段实施青州市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战略,并建设性地提出青州市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构建协调的生态空间、健康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社会、高效的生态经济、创新的生态文化、民主的生态政治六大体系。论文对青州市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结论,对于发展中地区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全国区域生态城镇化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借鉴和引导作用。

沈婕[4]2013年在《基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为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编制出台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提出“重点生态功能区”,并明确了青藏高原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然而作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小城镇的建设发展现状并不能符合国家“生态屏障”的定位。本文将立足于青藏高原藏族聚居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以解决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为目标,以城镇总体规划对《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应对与落实为媒介,对基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的规划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通过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相关解读以明确其内容及要求,结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高寒藏区小城镇相关情况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该区域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参考生态小城镇相关理论及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高寒藏区的地域民族特色,分别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提出符合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目标,并构建适宜的评价指标。针对发展目标及评价指标,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面研究能够符合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的规划策略。宏观规划策略,从城镇规模和产业发展定位方面入手建立城镇和其区域生态环境背景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中观规划策略,通过城镇设计和总体规划的有效互动,结合对民族特色、高寒环境以及生态要求的考虑,使城镇总体规划布局能真正的体现其地域特征;微观规划策略,立足于地域环境,对城镇规划建设需要的生态低技术支持给予引导。本文基于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解读,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应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规划策略,使高寒藏区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能够满足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要求,进而解决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并为小城镇总体规划对《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落实做出有益探讨。

刘瑛[5]2008年在《特色生态镇建设的研究及其在胶西镇的示范》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经济、社会各方面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社会发展与人口需求增多,资源供应紧张,生态环境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调等矛盾。本文在国内外关于生态镇建设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胶州市胶西镇的发展实际,以镇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为研究课题,着力探讨建设自然、城镇与人互相融合的有机整体,创建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并探讨了生态城镇建设的理论、方法及其在胶西镇的示范与推广。论文的第一部分界定了生态镇的内涵,综述了特色生态镇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特色生态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生态镇建设的必要性。论文的第二部分首先研究了特色生态镇建设的理论。生态镇建设应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循环经济学原理、区域整体化原理及城乡协调发展原理。通过建立特色生态城镇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探讨了构建特色生态镇的原则。并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发展特色产业以及科学规划等作为特色生态镇建设与评价的指标依据。其次研究了特色生态镇的建设方法。诸多领域均把环境问题当作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发展同样要求把环境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发展形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值得大力推广。根据生态农业建设实际,探讨了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论文的第叁部分在国内外“一村一品”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一村一品”的成功模式,提出了小城镇建设的思路与措施,剖析了该经济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研究为“一村一品”模式在胶西镇的示范与推广提供了借鉴和依据。将特色生态镇理论,特别是“一村一品”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在胶西镇进行了示范。形成了以5个专业村为主,10多个村跟进,共计7万亩的马铃薯规模化种植;在赵家店、付家村等村庄,建立了“庭院经济→村庄经济→产业经济→产业链”的低能耗、无污染、高效益的村镇经济发展格局。通过生态镇建设理论在胶西镇的示范与推广,实现了“村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效益提高→农民收益增加→生态农业投入增加→生态环境改善→村庄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的良性循环,使企业获取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农民增加了不菲的经济收入,胶西镇的农业生态得到了维护和改善。本文的主要特点:(1).本文从特色生态镇的内涵、特征入手,详细阐述了建设特色生态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阐述了特色生态镇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一村一品”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与建设特色生态镇的研究,提出了特色生态镇理论建设的思路与措施。(3).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特色生态镇建设的理论与措施在胶西镇进行了示范与推广。建立了生态农业的品牌生产村、循环经济产业链等特色的生态城镇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了生态镇的良性循环。

武妤[6]2010年在《陕西省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文明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点,成功建设生态文明小城镇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生态文明小城镇的建设面临规划方法不科学、成功案例少以及缺乏资金等问题,从而使得生态文明小城镇的建设复杂而难以实施。研究发现,生态文明小城镇的建设往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与科学的评价,规划与建设过程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本文从建设评价的角度,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环境叁个方面对“如何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小城镇”进行深入研究,为城镇建设提供参考。论文在研究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城镇建设在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根据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方法,遵循科学性、稳定性、系统与层次结合性以及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原则,构建了陕西省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值,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得出目前陕西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较差的结论及其问题所在。最后,文章计算并分析了2001至2008年陕西省城镇生态足迹及生态赤字,得到陕西省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水平低,但发展潜力大,在人才储备与自然资源上具有较强的优势的结果,验证了本文设计的陕西省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及准确性。

薛雪[7]2012年在《滨州市生态小城镇发展模式与规划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碳和生态是当今城市发展的主题,向生态型发展也是小城镇面临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型小城镇,是使小城镇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达到最佳的途径,也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研究生态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与规划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黄河叁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为滨州市生态小城镇建设的背景,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滨州市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生态小城镇的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对于产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视。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规划指标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等角度对生态小城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滨州市生态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展开讨论。第二部分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城市和产业生态发展的理论,根据滨州市小城镇的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和职能类型,将滨州市小城镇生态发展的模式归纳为现代农业支撑模式、生态工业园区集聚模式、旅游业带动模式和生态景观渗透模式四种。小城镇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实现,往往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模式综合发展的结果。根据滨州市小城镇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生态发展模式的要求,文章第叁部分针对产业和空间两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对策。本文最后一部分将滨州市阳信县河流镇的规划方案作为案例,从发展条件、产业规划、空间布局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证生态小城镇发展模式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为其他生态小城镇的建设提供参考。

朱林[8]2016年在《基于低碳理念下工业型小城镇生态规划》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型小城镇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保护生态环境,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凸显,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使经济、环境、社会叁者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低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深入开展工业型小城镇的生态规划研究。将循环经济理论、生态规划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小城镇的规划的同时融入低碳发展的理念,有利于推动小城镇经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工业型小城镇的生态规划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充分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促进城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对工业型小城镇生态规划的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工业型小城镇生态规划的内容和步骤,提出了合适的生态规划方案,而且在仔细研究分析了城镇生态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低碳发展的视角丰富了其指标内容,并以浙江省兰溪市灵洞乡为例进行了生态规划实践,得出以下结论和成果:1、探索了符合当地实情的工业型小城镇生态规划方法和技术路线,提出了明确的生态规划步骤。2、在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在工业型小城镇生态规划中引入低碳规划的理论,并且丰富指标的内容,构建了低碳型工业城镇生态规划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叁个层级,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5项,准则层20项,指标层38项。3、对兰溪市灵洞乡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将灵洞乡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区、现代物流区、生态农业区、生态旅游观光区、生态工业区五个功能区,并生成了灵洞乡功能分区图。运用低碳型工业城镇评价指标体系指导灵洞乡从生态基础规划、生态产业规划、生态社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四方面进行生态规划方案的编制。方案实施后,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灵洞乡的低碳生态城镇建设进行评价。

苑泽锴[9]2012年在《基于生态保护下的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城市化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然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在促进了小城镇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急剧推进的城市化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生态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生态规划是确保小城镇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论文对基于生态保护下的小城镇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初步研究,具体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1)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小城镇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征,指出城市发展与小城镇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践调查、理论分析,阐明了朝阳市大小凌河流域的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实质与原因,指出在小城镇尺度上展开生态规划是必要的。2)分析了小城镇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通过辨析得出影响小城镇生态规划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小城镇自身发展,生态规划本身以及外部环境的边界效应叁方面。3)探讨了基于生态保护下的小城镇规划的功能、目标、研究方法和内容,指出在小城镇生态规划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及问题。

俞今[10]2011年在《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的城镇化率为0.9个百分点。但是在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城镇化应避免走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何协调好城镇化、工业化和低碳化、生态化之间的关系,成为我国城镇化面临的最关键课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由此可见,今后我国城镇化的重点将会放在建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但是目前我国在小城镇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碳排放方面,往往越是富裕的小城镇,碳排放越高。而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预期的碳排放也会较高。所以,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高速城镇化的国际与国内形势挑战,我国今后城镇化道路的重点应放在建设低碳生态小城镇。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关于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建设模式、基本特征、空间形态及其规划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低碳生态城镇建设的实践与得失,以浙江省开化县华埠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产业选择和产业体系、小城镇规划、低碳建筑、低碳生活方式,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最后构建华埠镇建设低碳生态小城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国家和地方层面提出政策架构,以期为我国此类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提供借鉴依据。本文共分为7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论文的思路和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低碳生态城镇相关理论研究进展情况并作适当的评价,为后续的研究做好理论铺垫。第叁章:国内外低碳生态城镇建设实践。分析国内外在建设低碳生态城镇实践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及路径,为后续研究提供实践经验的指导。第四章: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析——华埠镇案例。这一章也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在第二章理论铺垫和第叁章实践经验的指导下,结合华埠镇案例就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五章: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指标体系构建。在第四章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部门的标准指标及成功案例构建华埠镇的低碳生态小城镇指标体系。第六章:支撑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架构。分别从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政府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政策架构。第七章:结束语。总结全文,并提出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 生态小城镇建设理论初步探索[D]. 李卫. 北京林业大学. 2004

[2]. 上海郊区生态小城镇建设研究[D]. 赵荔. 华东政法大学. 2013

[3]. 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D]. 崔照忠.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 基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D]. 沈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5]. 特色生态镇建设的研究及其在胶西镇的示范[D]. 刘瑛. 山东大学. 2008

[6]. 陕西省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研究[D]. 武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7]. 滨州市生态小城镇发展模式与规划对策研究[D]. 薛雪. 山东建筑大学. 2012

[8]. 基于低碳理念下工业型小城镇生态规划[D]. 朱林. 湖北工业大学. 2016

[9]. 基于生态保护下的小城镇发展研究[D]. 苑泽锴. 沈阳建筑大学. 2012

[10]. 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D]. 俞今. 浙江师范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  ;  

生态小城镇建设理论初步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