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张智论文_曾永梅,张智

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曾永梅 张智

(丹棱南苑中医医院内科;四川眉山 620200)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参芪补肺汤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内的肺气虚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内肺气虚证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在该治疗基础上联合运用参芪补肺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是97.67%,而对照组仅为86.05%(P<0.05);两组患者治疗之前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差,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内的肺气虚证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参芪补肺汤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提高治愈率,该中医治疗方案值得在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加以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参芪补肺汤;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307-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临床中的常见病,具有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特征,该疾病常呈现进行性发展,不仅对患者肺部产生影响,同时也可能引发全身性反应[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已经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疾病因素。为避免患者的肺功能恶化,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关键,中医药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本次研究将针对参芪补肺汤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内的肺气虚证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诊治的COPD稳定期内肺气虚证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2~87岁,平均(62.6±0.7)岁。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40~89岁,平均(63.1±0.4)岁。两组患者的线性资料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43例患者均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针对轻度患者使用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50mg沙美特罗和500mg丙酸氟替卡松),每次1吸 ,每日2次,进行治疗。中度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一次1粒,一日1次,观察组的43例患者则在该治疗基础上联合运用参芪补肺汤进行治疗。参芪补肺汤中药组方:黄芪、丹参、桑白皮各为30g,党参、补骨脂、百部、g,紫菀各为15g。以水煎至2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评价指标[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愈:患者的咳嗽、咳痰、气喘等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症状积分降低≥95%;显效:患者的咳嗽、气喘等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症状积分降低75~95%;有效:患者的咳嗽、咳痰、气喘等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症状积分降低30~75%;无效:患者的症状未改善,症状积分降低<3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以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的均数±标准差以()来进行表示,行t检验,采用率以%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是97.67%,而对照组仅为86.05%,两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之前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差,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是由于患者咳嗽久治无效发展而来,患者的病程时间长且呈现进行性发展特征。肺气虚是该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贯穿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整个病理过程当中,该疾病的形成和持续发展将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肺气虚,患者的肺通气功能障碍是此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及在确诊中的必要条件[3]。患者肺功能出现的进展性下降,也提示其病程在不断进展。而现代中医理论研究认为患者肺气虚,在其初期多表现为肺通气功能的减退,表现出小气道功能降低,而在该阶段中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下降是可逆的,而这种可逆现象伴随着患者的肺气虚程度不断加重而不断进展,逐渐引发脾肾虚损,进而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不断进展,最终发展成为无法逆转的通气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的病情程度进一步加重。肺气虚还有可能引发痰瘀生成,而痰瘀生成之后又将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结构等方面发生病理性改变,进而引发气机失调,对肺气宣发形成强烈的阻碍作用,进一步加重了患者肺通气功能性障碍。

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常处于缓解复发,再缓解再复发的一系列循环往返过程中。该疾病的反复和急性发作也是导致患者肺功能受到损害以及进一步加重其气道炎症,促使病情不断进展及恶化的重要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其稳定期内,虽然临床症状相比于急性期相对较轻,然而患者的气道功能减损仍然持续存在,并且呈现着进行性的发展,这也表明在患者的稳定期内肺气虚仍然持续性存在,并且随着患者每次的急性发作,其肺气虚程度也出现不断加重趋势。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其稳定期内进行有效干预可减轻其症状,并延长患者稳定期,这对于抑制患者的病情进展意义重大。

本次研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稳定期内加强肺气虚治疗,并以中医辨证理论作为治疗依据,运用参芪补肺汤进行治疗,该中药方剂中黄芪具有补益肺气之功效,是为君药,而党参为臣药,可发挥健脾补肾之功效,补骨脂能够纳气平喘并补肾助阳,而丹参可活血化瘀,百部、紫菀联用均具有润肺止咳和理肺祛痰之功效,桑白皮有利于肺气宣发。诸药合用,可共奏益气补肺与化痰活血之效。患者气虚得补、而痰瘀同化,进而达到气机调畅、咳喘自平之疗效。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疗法基础上运用参芪补肺汤进行治疗,该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效果以及总体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进一步表明,参芪补肺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稳定期内对其肺气虚症有良好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内的肺气虚证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参芪补肺汤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提高治愈率,该中医治疗方案值得在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加以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葵,张培琴,陈昱江,等. 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18(01): 213-216.

[2] 王俊山. 参芪补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32(05): 27-29.

[3] 马文端. 研究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49): 178.

论文作者:曾永梅,张智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张智论文_曾永梅,张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