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工流产妇女的影响分析论文_付丽芳

洞口县人民医院产科 湖南洞口 422300

【摘 要】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工流产妇女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为2017年6月-2018年5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重复人工流产患者,共选择3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分组,具体遵照“随机、均等”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80例,对照组制定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疼痛情况。结果:护理1周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同对照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低,P<0.05;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16.67%,较对照组26.12%低,P<0.05。结论:在重复人工流产妇女护理中,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并改善其疼痛情况,推荐探索性推广。

【关键词】重复人工流产;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疼痛情况

人工流产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是意外妊娠的主要补救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居民性观念不断开放,未婚先孕、早孕情况发生率明显提高,导致人工流产率不断上升,很多妇女选择通过人工流产终止妊娠 [1]。但是人工流产会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双重伤害,尤其对于重复人工流产患者而言,这种伤害程度更高,很多患者伴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情况,为了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临床主张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服务,其中全程心理护理干预优势明显。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工流产妇女的影响,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段为2017年6月-2018年5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重复人工流产患者,共选择3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分组,具体遵照“随机、均等”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80例。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29.23±2.88)岁,孕周5-10周,平均(7.61±1.33)周,流产次数2-4次,平均(3.05±0.13)次;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28.93±2.17)岁,孕周4-10周,平均(7.21±1.09)周,流产次数1-4次,平均(2.89±0.44)次。我院伦理委员会详细研究本研究资料,予以批准通过,入选患者对研究细则知情且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可进行分析对比。

1.2 治护理方法

对照组制定常规护理干预方案,具体内容包括:遵医嘱用药指导、健康宣讲、饮食指导、术后活动指导等,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患者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心理评估指导 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情绪状态,并明确具体诱因,并做针对性疏导,对于焦虑患者,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密切交谈,聆听患者主诉,并叮嘱家属陪伴,对于紧张、羞愧、尴尬患者,护理人员充分保护患者隐私,并说明手术的安全性,转换患者思维模式,消除其羞愧感,进而引导其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1.2.2术中心理疏导 待患者入室后,护理人员与其进行密切交谈,缓解其不安情绪,并在交谈过程中介绍避孕、节育等相关知识,说明未婚先孕弊端,并按时手术的安全性,术中做好隐私部位遮挡工作;

1.2.3术后心理指导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疼痛及恢复情况,用和蔼的语气进行安慰,说明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不适时可卧床休息,聆听舒缓音乐,并配合呼吸放松练习,若不适程度较重需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评估,Zung氏焦虑(SAS)、抑郁(SDS)量表,涵盖精神情感、躯体障碍、精神运动障碍、心理障碍等方面,满分80分,分界值为50分,分值越越低说明程度越轻[2-3];疼痛发生率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参考具体观察指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统计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前者表示为均数(Mean Value)加减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后者表示为例(n)、百分率(%),将有效数据录入到SPSS24.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t值和X2检验,若P值小于0.05,提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1周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同对照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低,P<0.05,详见表1。

3.讨论

人工流产在我国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是意外妊娠补救常用措施之一,手术安全性较高,但是对于重复人工流产患者,其会面临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患者预后质量不尽理想,因此临床主张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服务。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疼痛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目前我国医学模式发生明显变化,“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趋势明显,相应地护理理念得以不断创新,原有主张通过使用护理技术消除患者病痛的护理干预方式弊端较多,很难适应临床发展需求,因此临床更加重视护理干预模式创新,并主张关注患者社会属性[4-5]。针对反复流产患者,在恐惧、羞愧的同时,会对今后生育能力进行担忧,从而承担更多的心理压力,情绪状态不尽理想,针对此种情况,本次研究给予患者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术前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指导,术中做好情绪指导,术后则更加注重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帮助其放松紧张的情绪,进而更好地修养,促进身体恢复,此外通过心理疏导,患者情绪得以稳定,并了解了基本避孕和节育知识,有效降低了意外怀孕几率。

综上,在重复人工流产妇女护理中,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并改善其疼痛情况,推荐探索性推广。

参考文献:

[1]吴丹,章平,熊晶晶,等. 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工流产妇女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2016,22(13):116-117.

[2]李术平,李岩,尹秀艳,等. 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工流产妇女的影响评价[J]. 中国医药科学,2016,6(22):245-246.

[3]孙华. 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工流产妇女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2016,11(b03):512-512.

[4]戚阳,柴德春. 在重复人工流产妇女临床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9):2693-2695.

论文作者:付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工流产妇女的影响分析论文_付丽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