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观探析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观探析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中,邓小平同志始终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摆在攸关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地位,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全面、深入、正确地把握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将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一、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去理解这一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才能将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地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这一本质特征贯穿在这一科学体系的生长、成熟、丰富和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正如恩格斯和列宁多次指出过的要以马克思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样,邓小平也多次提出过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地统一起来。这种观点反对将自己奉行的理论视为“顶峰”,主张敢于结合变化着的实际,用新的理论代替个别已经过时的东西,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纯洁性和旺盛生命力的根源之所在。他指出:“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但她决没有穷尽真理、结束真理,而是要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新途径。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她永远注视现实,关心和研究自己时代提出来的最迫切的问题,作出新的回答。

基于上述科学的认识,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坚持的和要当作行动指南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或者说是由这些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至于个别的论断,那末,无论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不免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是这些都不属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因此,任何教条的、僵化的、停滞的、封闭的说法和做法,都是与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的。

随着实践不断深入地向前发展,邓小平同志愈益认识到,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他坚持认为,这就要求社会主义的继承者们“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而在搞清楚的过程中,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只能徒劳无益。在探索变革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态度对现实中的一切进行总结和反思,大胆地摈弃一切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过时的说法和做法。因为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以前的任何一种思想体系之处,在于它善于吸收和利用世界上创造的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它从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终极的真理,反对将其视为封闭的体系,因而它具有开放的特征。根据这一规律,邓小平力主最大程度地吸取资本主义世界中一切对我有用的东西,为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他认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任何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

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时,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必然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而这些“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里是没有的。现在我们还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里有继承的部分,有发展的部分。……这样才是真正地支持了马克思主义。”他反复提倡勇于思考、善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指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敢于说“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改革开放以来,从冲破“两个凡是”的困扰到真理标准大讨论引发的思想大解放再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从农村改革的初步成功到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的展开;从沿海开放到沿海沿边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的面向世界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所有周边国家的全面开放;从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等等一系列极富有创造性政策的制度和实施,都与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品格分不开的。有感于今日中国、今日世界之情势,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赋予实践以新内容,才能在理论上不断创新,也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二、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完善,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的结果。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结合。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

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刚刚起步之初,邓小平代表中国共产党郑重向世人宣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强调,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紧紧抓住合乎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一条。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在改革开放初见成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路线在中国全面恢复并显示其强大的历史活力之际,邓小平及时总结道:“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这几年来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进一步说,“中国搞社会主义,强调要有中国的特色。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所在。十几年的实践历程充分说明,正是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才使我们敏锐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推动我们的事业向着赶上时代的目标前进;也才使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丰富和完善,才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显示出勃勃生机。

三、在斗争风浪中经受住各种考验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以其豪迈的性情和坚韧不拨的意志,充满着对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必胜的信心。这也是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在极度艰难的岁月里,在科学地构筑人类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的历程中,在战斗品格上留给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们又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上刮起了一阵反马克思主义的狂飙,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破产论”的大合唱甚嚣尘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相继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使得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又一次受到了严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指引中国人民再渡难关的重担历史地落到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肩上。他以马克思主义者特有的政治气度和非凡的魄力,冷静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出现的各种事件的缘由,科学地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没有消沉,反而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面对这股来势汹猛的浊浪,邓小平同志告诫中国人民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这是顶住国际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逆流的根本前提。富有斗争经验的邓小平同志对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有着清醒的判断,他让我们“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考虑一下未来。”他认为:

(一)从整个国际范围内来看,这些事件的实质不外乎是“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但这只是外因,关键的还是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因此,不管别人如何,中国能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要紧的是将自己的各项事情办好。只要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路线,任何恐吓和制裁都是徒劳的。其中,继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的、被实践证明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最为重要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不能有任何动摇。否则,就会偏离马克思主义的轨道,正中了反马克思主义者、敌视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们的下怀。

(二)要大力加强教育和思想工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地抵御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蚀,筑起一道反对和平演变、反对“西化”、“分化”的坚固防线。反思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深有感触地认为,“我们没有错。四个坚持本身没有错,如果有错误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正是借助这一事实,邓小平再一次指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国际国内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极大地启发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增强了人民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科学信念。

(三)必须坚信: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光明。邓小平同志精辟地分析道:“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从历史上看,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只要我们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终究是不可战胜的。

在二十世纪还剩下最后几年的现今,整个世界依然处于两大社会制度并存竞争、交互作用的时代,处于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漫长、复杂、艰难、曲折过渡的进程陆续展现的时代,而中国则处于接受历史考验的特殊时期,在这紧要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以豪迈的语气、坚强的意志和科学的求实精神,再次郑重地重申了“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在这条曲折漫长、充满着艰辛和坎坷的道路上,马克思主义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不断焕发出青春和活力。任何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途和命运问题上惊慌失措,或持无所作为、悲观消沉的观点,都不是一个真正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就是我们探析邓小平同志马克思主义理论观所得出的结论。

标签:;  ;  ;  ;  ;  ;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观探析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