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根治海河运动探析

河北根治海河运动探析

蒋越[1]2016年在《“大跃进”时期河北省水库民工生活研究》文中指出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防灾减灾和发展农业生产,一直大力发展各类水利设施建设。“大跃进”时期的水利建设更是达到顶峰,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这一时期的水利建设出现了不一样的面貌,在“大干一冬春。基本根治海河”的思想指导下,河北省几十万民工顶严寒、冒烈日,在后勤物资保障匮乏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建成了十余座大型水库,上百座中型水库和不计其数的小型水库。虽然这些水库建设由于施工仓促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对该地区的防洪除涝、农业灌溉及城市供水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而这正是当时的农民工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水库工地上,由于粮食供应不足,机械设施的匮乏,很多民工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条件下,不仅要应付繁重的超负荷体力劳动,还要参加政治学习、接受思想教育等。在严苛的环境下,也出现了一系列基层民工逃跑、怠工、多占粮食的现象。面对水库建设工地上民工们的实际困难,各水库采取了自办工厂、超额配给粮食等手段试图缓解矛盾。通过水利管理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和基层民工的生活的展示,再现当时上级与下级的博弈过程,并从“自下而上”的视角展现了“大跃进”时期水库工地民工的生活状况,为了解民工的行为寻求规律,思考如何处理上级与民众、国家与基层社会的关系。

张晓明[2]2016年在《根治海河运动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根治海河运动是新中国建国之初的大型群众性治水运动,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对这一运动的研究起步较早,尤其是近几年也产生了一些成果;但是总体来说,根治海河运动的研究不完善,成果较为集中,有待深入,需要转换研究的角度,借鉴史学理论,突破地域限制,拓展研究的前景。

张学礼[3]2003年在《河北根治海河运动探析》文中认为根治海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治水运动。它对河北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对根治海河运动的成效与得失进行探讨和评析。 引言部分阐述了根治海河运动研究状况和本文的主旨。 正文分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在抗击1963年特大洪水过程中,根治海河决策的酝酿与形成。自古以来,海河流域的洪灾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963年特大洪水使河北经济损失巨大。根治海河成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艰巨任务,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一场群众性的治水运动由此全面展开。 第二部分,论述了根治海河工程的实施及其成就。文章分别从治理规划制定、领导与指挥机构、民工组织管理、工程成就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虽然根治海河工程遗留下不少问题,但是这项工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却是有目共睹的。 第叁部分,论述了根治海河运动的得与失。文章从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出发,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论述了根治海河运动的经验和教训。从总体上评判,根治海河对于根除海河水患,改变海河流域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根除海河水患的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杨学新[4]2013年在《河北省根治海河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北省根治海河运动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根治海河运动的成就介绍和经验、教训总结,以及对一些相关历史资料的初步整理;21世纪后,研究逐步走向深化,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宽,新资料的挖掘与利用时有出现。但总体来看,已有研究在内容、方法和资料挖掘利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积极转换视角,扩大学术视野,打破地域限制进行综合研究,以推动这一问题研究的发展与深入。

周辰[5]2016年在《新中国时期保定地区大清河水系治理研究(1949-1979)》文中研究指明大清河是海河的支流,途径流域大部分位于保定地区。历史上,大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治河手段的落后、政治环境的不稳定、管理机构的缺失是水灾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政府对大清河进行了力度空前的治理,水患得到根治,但是也衍生出了生态环境恶化等新问题。本文梳理了大清河治理过程中的巨大成就,也阐述了其不足之处,以期对以后的水利建设提供借鉴。大清河的治理是中国现代水利发展史的缩影,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群众的环境观念经历了恐惧自然、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过程。一方面,随着人类发展与技术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空前提高;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也引发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因此,人类在自身发展进程中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值得深思。

唐晔[6]2015年在《《根治海河运动口述史》、《根治海河运动编年史》出版》文中研究指明河北大学杨学新教授主编的"华北学·华北自然环境研究丛书"之《根治海河运动口述史》、《根治海河运动编年史》近日分别由人民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海河,中国第七大河,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系。全流域地跨京、津、冀、晋、鲁、豫、辽、蒙八省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覆盖了我国政治、文化、经济核心区域。历史上的海河泛滥频繁,为害甚巨,据学者统计1368年以来,海河流域共发生严重水灾近400次,尤其1963年海河流域特大洪水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洪涝灾害之一。涝灾之后毛泽东主席提出"一定要根治海河",拉开了一场长达20年的群众性水利建设运动序幕。"根治海河"工程既是新中国建立后最大水利工程运动之一,

郭红霄[7]2018年在《1963年海河水灾的灾害社会心理研究》文中指出1963年的海河水灾,可谓百年不遇。严重的自然灾害直接造成了邢台专区人们的心理变化。这些由灾害的发生而产生的社会心理,既有消极的,如灾民意识和失范心理;也有积极的,如适应心理、亲和心理和道德心理。而不同的心理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反映在行为上则表现为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灾民受消极的灾害心理的影响,在灾后出现人口外流、水利纠纷、干群矛盾等非理性行为,而在积极的灾害心理的引导下,“失序之中见有序”,出现一些有利于消除灾害后果的行为,如自力和互助行为。就灾害心理产生的原因而言,海河水灾的百年不遇性是其基本原因,防灾的水利设施不足以及灾后生存状况的低下也是制约灾害心理的重要因素。此外灾害心理的产生还有不容忽视的主观原因,灾民自身的防灾意识和经验不足、灾害谣传等造成灾害消极心理的滋长。国家和政府作为灾害救助的主要承担者,除了需要在物质上对灾民给予救助外,仍需要进行心理上的救助,即精神救灾。受时代所限,国家和政府在1963年海河水灾的灾后的精神救灾上,采取阶级教育、回忆对比、模范带动等方法,具有显而易见的政治性,但同时也是集体化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救灾特色。此后,根治海河运动的开展使邢台专区的人们全身心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之中,冲淡了1963年8月海河水灾所带来的悲痛。

郭丽娟[8]2006年在《河北省根治海河民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北省根治海河工程是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治水运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每年的冬春两季,来自河北省农民的“海河民工”参加根治海河工程,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根治海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参加根治海河也对这些“海河民工”的人生命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根治海河的民工群体进行初步研究与探讨。 前言部分阐述了参加根治海河工程的民工的研究状况和本文的主旨。 正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海河民工的动员和组织。文章分别从民工的动员和组织机制两方面进行论述,并论述了民工群体组织特点、来源及构成成分。 第二部分,论述了民工在根治海河工程中的劳动施工与管理。文章分别从民工的进场、劳动施工、退场叁方面进行了考察,探讨民工的劳动管理、创造发明等。 第叁部分,论述了民工的后勤保障。文章分别从民工的粮食补助、现金补助、医疗保障及对遗留伤病民工的处理进行论述,重点考证了施工现场的医疗救治和工程结束后遗留伤病号的处理,探讨还和民工的生活与社会保障状况。 第四部分,综述了在根治海河过程中对人力资源开发、组织和使用的经验教训。

邢建贺[9]2011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滹沱河整治与周边社会变迁》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后至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对全国主要的江河水系进行了力度空前的综合治理。本文对这一时期的海河水系重要支流滹沱河河北段的整治过程进行了详细考察。梳理了滹沱河整治过程中分阶段的水利建设运动,阐述了河流整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述了滹沱河综合整治后引起的周边社会变迁情况,以期能对地区性河流的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全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分为叁大部分。前言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原因和学术意义,对本论题的学术史进行了梳理和回顾,介绍了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档案史料等情况。第一部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滹沱河整治问题的缘起。首先介绍了河北省的水系概况,指出滹沱河在河北省河流中的重要地位;其次介绍了滹沱河的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情况,流域气候特征以及历史上的灾害情况;再次考察了新中国初期的治水理念,包括中央政府对水利建设的战略性规划,以及河北省按照中央政策制订的一系列河流治理规划。第二部分,详细梳理了滹沱河流域叁个阶段的整治工作:第一阶段,修复河道,恢复灌渠;第二阶段,在河流中上游兴建大型水库;第叁阶段,结合根治海河运动,对原有水利工程进行大力度的改建扩建,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第叁部分,分析了滹沱河整治后引起的周边社会变迁情况,包括水利工程的防灾减灾效果;河流整治对周边经济的促进作用;水库迁建引起的一系列的移民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分析了水库大坝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本文认为,新中国初期对于滹沱河的整治十分必要,也比较成功,基本解除了流域周边的水患,但是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尤其在移民以及生态环境方面,产生的消极影响至今存在且日趋严重。在今后的河流治理水利建设中,需要充分吸取其经验教训,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水平。

刘洪升[10]2010年在《根治海河取得成就原因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河海流域特大洪水后,在毛泽东"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下,河北省于1965年开展了规模宏大的根治海河运动,到1979年根治海河取得了巨大成就。文章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军事化的组织和管理、合理的出工政策、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及精心设计、科学施工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大跃进”时期河北省水库民工生活研究[D]. 蒋越. 河北大学. 2016

[2]. 根治海河运动研究综述[J]. 张晓明. 黑河学刊. 2016

[3]. 河北根治海河运动探析[D]. 张学礼. 河北师范大学. 2003

[4]. 河北省根治海河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杨学新.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3

[5]. 新中国时期保定地区大清河水系治理研究(1949-1979)[D]. 周辰. 河北大学. 2016

[6]. 《根治海河运动口述史》、《根治海河运动编年史》出版[J]. 唐晔.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5

[7]. 1963年海河水灾的灾害社会心理研究[D]. 郭红霄. 河北大学. 2018

[8]. 河北省根治海河民工研究[D]. 郭丽娟. 河北师范大学. 2006

[9]. 新中国成立初期滹沱河整治与周边社会变迁[D]. 邢建贺. 河北师范大学. 2011

[10]. 根治海河取得成就原因探析[J]. 刘洪升. 农业考古. 2010

标签:;  ;  ;  ;  

河北根治海河运动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