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康复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论文_潘康健,禤颖

针灸配合康复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论文_潘康健,禤颖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康复医学科 广西梧州 543001)

【摘要】脊髓损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损伤,会导致患者脊髓对应的神经节段出现感觉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病理征阳性和肌张力异常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脊髓损伤后患者容易出现膀胱功能障碍和直肠功能障碍,称之为二便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临床不断发展,针灸配合康复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针对针灸配合康复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针灸配合康复技术;脊髓损伤;二便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119-02

祖国医学认为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是由于脊髓损伤气血阻滞督脉、经行不畅,久而久之导致患者经络失养、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对于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采用西药治疗的效果不理想,近年来中医治疗手段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针灸是我国中华民族的瑰宝,将针灸和康复技术结合在一起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效果。

1.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的病因和治疗机理

脊髓损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暴力、跌倒、坠落和交通事业等造成,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祖国医学认为,脊髓损伤在中医范畴中属于“体精”,病变一般认为与机体的督脉有关。督脉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为阳脉之海,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一身的阳气,如果督脉受损,则会累及机体的膀胱、大肠和肾脏等,造成脏腑、膀胱和大肠的损伤[1]。督脉受损则会导致机体经气不利和阳气不步,由于气血不畅会导致患者的血瘀出现,血液不能到达肢体,从而使肢体麻木。由于阳气不足导致患者的排尿功能出现障碍,当患者的脊髓损伤累及患者的大肠时,阳虚不通畅,就会导致患者的大便功能出现障碍,当脊髓损伤累及患者的膀胱和大肠时,就会引发患者的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使患者出现排尿障碍和大便功能障碍,导致患者不能正常排便和排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使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肾主精,司生殖,因此脊髓损伤后还会导致患者的性功能出现障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与患者的体内淤血具有紧密的联系,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将患者体内聚集的淤血去除,就会导致患者督脉受到进一步损伤,使患者的病情更严重,脏腑之间的功能更加紊乱[2]。因此,对于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中医认为应该以疏通督脉、活血化瘀和温肾壮阳为治疗原则。

2.针灸配合康复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

2.1 针灸治疗

脊髓损伤的中医治疗原则为疏通督脉、活血化瘀和温肾壮阳,而针灸就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作用,可以扶正祛邪,因此在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性膀胱、神经痛和肠道功能紊乱,同时缓解患者的肌肉痉挛,使患者整体恢复。临床上对于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一般采用电针和艾灸这两种针灸方式治疗。

电针是一种常见的针灸治疗方式,是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加用神经电刺激的方式的一种治疗方式。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电针通过对人体的穴位刺激,能够维持中枢神经的生产和修复,从而使患者康复。对于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患者,在使用电针治疗的过程中,首先选择患者的肾俞穴、次髎穴和膀胱俞穴这3个穴位,针刺穴位得气之后,在针具上,采用和人体生物电非常相似的微电流对患者进行刺激,将电刺激和针刺激有效融合在一起,从而提高针刺的效果。很多研究都表明,对于神经营养因子NTFs,微弱的电刺激能够对其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修复患者受损的中枢神经,最终有效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对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上一般采用八髎穴治疗,八髎穴属于太阳膀胱经,通过对其进行针刺和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遗尿和小便不利等膀胱气化功能失调症状[3]。另外,督脉受损是导致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因此临床上还常常通过针刺督脉的方式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全身气血输布。艾灸是通过艾火将药力传递给患者的一种温热刺激,能够使药力通过肌肤的表层深入患者的经络,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温通经络[4]。

2.2 康复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在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康复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同时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同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的功能障碍尽快恢复。对于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患者,应该从三个阶段对患者的神经恢复进行指导,从而使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快速恢复。(1)治疗的第一阶段就是患者受伤之后的2~3周,主要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应该尽快指导患者自行翻身,加强患者肢体的被动活动。在这个阶段,通过膀胱留置导尿管定期监测患者的尿、便等项目,通过被动运动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第二阶段为受伤后的3周到3个月,这个阶段应该鼓励患者合理饮食,以促进患者的肠道蠕动。同时指导患者经常翻身,可以在外部器具的支持下练习坐轮椅,指导患者进行膀胱训练,同时还应该在床边进行一些功能训练,进行被动的肢体关节活动[5]。对于有便秘的患者,应该指导患者排便练习。(3)第三阶段为受伤后的3~6个月,在这个阶段,主要进行日常生活、日常工作等康复训练,以提升患者的正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步行练习、乘坐练习等。

3.结语

针灸是治疗脊髓损伤受二便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康复技术主要运用于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是指导患者正常生活、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手段,将针灸和康复技术配合使用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江红艳,陈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对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5,35(1):43-44.

[2]周斌,姚配勇,伍茜,等.芒针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小便障碍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14(1):28-29.

[3]刘鑫,范永春,谢瑞红,等.针灸治疗脊髓损伤致二便功能障碍83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0,34(9):710-711.

[4]李小龙.电针次髎为主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5]姜天鑫,李飞.针灸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5):1084-1087.

论文作者:潘康健,禤颖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针灸配合康复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论文_潘康健,禤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